时间:2024-11-13
510145广州市荔湾区口腔医院
作为牙周病的临床治疗常见方法,正畸治疗对改善牙槽骨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作用。但需注意的是,对治疗后牙槽骨状态进行评价要求采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尽管以往如定量CT、双能X线吸收法或超声检查等方式可获取准确的骨密度测量结果,但仍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如重复性差、存在伪影问题等[1]。CBCT评价方法的优势在于精度较高,能反映组织细微结构。本研究将对牙周疾病正畸治疗中采用CBCT评价方法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
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牙周病患者35例,入组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经过常规检查确诊疾病类型;②患者无肿瘤疾病、颌骨囊肿、根尖阴影、牙根弯曲大以及牙体疾病等;③患者给予正畸治疗,无治疗禁忌证,为排齐整平治疗过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4~61岁,平均(43.5±4.0)岁。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方法:①图像收集处理:患者均给予同型号CBCT扫描检查,扫描主要集中于右牙尖与左牙尖范围、上下颌前牙区等,覆盖完整牙根。扫描相关参数控制,灰阶图像256级,保持层间距0.125,重建层厚0.5 mm,电流5 mA、电压80 kV,且需达到像素0.125 mm×0.125 mm,投照范围宽40 mm,高30 mm。具体操作中,通过三束激光完成定位,保持受检者面部中线、正中垂直光束一致,头位固定,且注意牙尖交错位维持,在2方向Scout定位下,将上下牙列清晰显示出来,获取图像结果。②图像结果分析:图像获取后,借助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iDexil完成图像处理,重建三维图像。在测量牙槽骨密度方面,做矢状向的确定,确保地平线、中切牙牙轴垂直,在此基础上对釉牙骨质界处横断位图像获取,做中切牙牙髓腔中心连接,保持连接线平行地平面,最后所获取的冠状面便是中切牙牙槽间隔图像。
观察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骨高度值利用CBCT进行检测,同时做组内骨高度、骨密度相关系数检查。
统计学处理:将数据结果录入WPS xls表格中,采用软件SPSS 21.0处理数据,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与牙槽骨密度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后骨密度值分别为(128.50±20.50)mm、(105.50±15.80)mm。治疗后骨密度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高度治疗前后分别为(9.70±1.50)mm、(9.65±1.45)mm,骨高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不同观察者选取不同测量时间作骨高度、骨密度相关系数一致性检验,相关系数检验值均>0.90,提示指标ICC值较高。
牙槽骨状态是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中需关注的主要内容,临床评价中采用的评价方法较多,如X线片检查,虽然获取的结果可用于临床分析,但有较多影响因素,如胶片质量、曝光条件等,图像结果为二维成像。若直接采用传统CT成像方法进行检查,需较大放射剂量,重建图像中往往有金属致密物伪影,导致CT临床应用被严重限制,特别在测量颌骨密度中,若骨骼区域范围较小,周围结构很可能影响最终检测结果[2]。对此情况,考虑在牙槽骨状态临床评价中选择CBCT方法,其优势在于从任一牙点,均可进行扫描,包括斜切、侧切与正切等,能够清晰的显示骨小梁细微结构,周围结构重叠带来的影响极小[3]。本研究结果中,CBCT评价结果显示,治疗前后骨密度值分别为(128.50±20.50)mm、(105.50±15.80)mm;治疗后骨密度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高度治疗前后分别为(9.70±1.50)mm、(9.65±1.45)mm,骨高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观察者选取不同测量时间,做骨高度、骨密度相关系数一致性检验,相关系数检验值均>0.90,提示指标ICC值较高。这些均能反映出CBCT评价取得的评价效果较好,可信度较高。
综上所述,牙周病患者行正畸治疗中采用CBCT方法对牙槽骨状态进行评估,可了解患者治疗情况,且评价方法可重复性、可行性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