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腰间盘突出症X线与CT扫描结果对照比较分析

时间:2024-11-13

210012岱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

腰间盘突出症具有发病率高、治愈率低及致残率高等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近年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进步,临床针对腰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由传统X线平片扫描转变成了CT定位扫描,该扫描检查方式有效提高了腰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减少了临床漏诊误诊现象的发生。为此,本次上级医院将X线与CT扫描在腰间盘突出症检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做了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详情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腰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男55例,女43例;年龄35~65岁,平均(50.0±3.2)岁,病程1~5年,平均(3.0±0.2)年。

纳入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经过检查证实符合腰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存在腰痛伴坐骨神经痛、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乏力、肢体感觉异常、腰骶部局限性压痛及棘突或棘突旁较为明显的患者,出现腰部活动障碍及跟膝腱反射减弱的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并且语言及智力功能良好的患者,患者及家属通过对本次扫描检查全过程进行了解后,经过协商患者自愿签署本次扫描检查知情书,所有符合标准的患者均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排除标准:存在语言和精神障碍患者,患有恶性肿瘤及严重(心、脑、肝、肾)等脏器疾病的患者,不能积极配合完成本次检查协议的患者。

方法:对所有患者术前分别采取X线与CT扫描进行检查,检查采用CT(日本岛津,16排螺旋CT)和X线平片,X线平片检查:患者均经X线正侧位拍片,随后进行CT扫描检查。患者采取仰卧屈膝位,对患者的L1~S1椎间盘椎间隙薄层进行扫描,重点观察患者L3~S1段,在扫描过程中均至少要扫描三个层面,层厚5 mm、层距4 mm,最大倾斜角20°,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扫描检查[2]。

观察标准: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资深医生对所有患者检查图像结果进行阅片分析,并将两种扫描检查结果诊断腰间盘突出症的准确率、患者腰间盘突出部位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核实。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9.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X线与CT扫描结果诊断准确率对比:手术结果显示,98例患者均为腰间盘突出症,通过核对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93.9%,显著优于X线检查诊断准确率的56.1%;两种扫描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X线与CT扫描腰间盘突出部位的对比:检查结果显示,CT扫描诊断的98例患者腰间盘突出部位比较符合手术结果,其数据结果显著优于X线检查,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该病是由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化,导致纤维环及髓核突出,最终压迫神经根引起的疾病[3]。临床以往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采用X线平片进行检查诊断,但由于X线平片分辨率较低,无法清晰显示腰椎侧弯和生理曲度发生变化情况,因此易出现误诊及漏诊现象发生,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患者病情加重[4]。而近年随着临床影像学的广泛应用,临床针对腰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采用了CT定位扫描,该扫描检查方式可有效提高腰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减少临床漏诊误诊现象发生。CT定位扫描可将腰椎间盘的形态及椎管内的相关结构清晰显现,从而可清晰观察患者椎间盘变性征象、锥体及小关节增生、椎间盘韧带肥厚钙化等情况,同时CT扫描还可准确测量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程度。使临床诊断腰间盘突出症的准确率得到明显提高。本次研究结果表明,CT扫描在腰间盘突出症检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表1 X线与CT扫描结果诊断准确率对比情况[n(%)]

表2 X线与CT扫描腰间盘突出部位与手术结果对比详情[n(%)]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