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调整肝素钠生理盐水不同速度对新生儿换血治疗影响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4-11-14

刘颖 林启珍 古玉芳 梁雪萍 韦丽凤

摘要 目的:探讨肝素钠生理盐水不同速度对新生儿换血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换血治疗新生患儿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放血通路采用传统的体外肝素化换血方法,试验组采用调整肝素钠生理盐水不同速度。对比两组堵管发生率、换血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平均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整肝素钠生理盐水不同速度用于新生儿ABO换血的治疗,能降低胆红素脑病、换血并发症和堵管发生率,缩短换血治疗时间,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换血方法。

关键词 调整肝素钠生理盐水不同速度;新生儿换血术;临床疗效

新生儿ABO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新生儿期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1-3],若处理不及时,对新生儿危害极大。2016年1月开始对新生儿换血疗法的出血端进行了调整肝素生理盐水不同速度监测方法的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换血治疗新生患儿80例,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指征,并征得患儿家属同意换血,换血指征均依据《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4],采用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体重2600~3500g;换血日龄1~6d,平均(2.1±0.3)d;试验组男23例,女17例;换血日龄1~7d,平均(3.2±0.6)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试验组(调整肝素钠生理盐水不同速度):建立外周动脉通路后接三通管,三通管一端连接倒置的输血管用于排废血,另一管连接肝素钠生理盐水端,实施微量注射泵控制药物注入速度,持续泵入药物浓度10U/mL,控制其药物走速5~30U/h,换血之前其走速时间5U/h,换血之后应当予以患者10U/mL速度进行持续推注,根据动脉放血血流情况逐渐调节至20~30U/h。②對照组:排血通路采用传统的体外肝素化换血方法,即用浓度10U/mL的肝素钠生理盐水溶液注入输血管使之内壁湿润,使输血器内凝血时间维持在40~60min,利于动脉血液排出。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换血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出凝血时间、血红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数值变化,以及换血治疗前后血钾、血钙、血糖值(所有检测用同1台检测机),计算换血总时间(计时从正式换血开始至置换的血液全部进入患儿体内)、堵管发生率(与血液凝固有关的)、输血反应发生率、血液引起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换血前后胆红素结果比较:两组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明显下降,换血后两组胆红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换血前后C-反应蛋白结果比较:两组换血后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换血后两组C-反应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换血前后APTT、HGB结果比较:两组换血后APTT均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换血后HGB均下降,且试验组HGB下降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两组换血效果比较:试验组平均换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过程中试验组的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两组换血前后血清电解质、血糖结果比较:两组换血后血钾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换血后的血钙较换血前降低(P<0.05),血糖比换血前明显升高(P<0.05)。

讨论

新生儿换血术是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减少换血并发症的关键在于维持出血路径的顺畅,减少治疗时堵管发生率,降低重新置管率显得尤其重要,由于换血过程中三通管及输血管易出现抗凝死腔,三通人输血管中血凝块是换血中常见输出管路堵塞的原因,本研究通过调整肝素钠生理盐水不同速度用于新生儿ABO溶血病换血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施肝素钠生理盐水溶液经换血旁路持续泵入治疗措施,在治疗过程当中,能够有效维持体内肝素钠浓度,使换血过程中血液一直处于抗凝状况,延长血液凝固时间,减少血液凝固发生。同时,实施此种方式治疗,减少患者感染发生率,由于肝素钠一直从管道流通,能够防止管道堵管现象发生[5],避免输出管路三通及输血管中血凝块堵塞现象的发生,冲管时肝素不用进入动脉血管,不会影响凝血功能,未发生不良事件。换血疗法能降低胆红素脑病发生率、换血并发症和堵管发生率,缩短换血治疗时间,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换血方法。本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翠莲,李杨芳,刘玲,等.换血治疗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400例[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4,25(1):30-32.

[2]黄西林,林丹,李小萍,等.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症折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8):903-905.

[3]卢燕君,黄巧凤.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风险及对策[J].中国校医,2011,25(4):305.

[4]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5]刘福慧,胡明娟,张绍基,等.Rh(D)阳性血换血治疗新生儿RhD溶血病的治疗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1):1594-159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