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4
臧殿敏 张荣花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收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试验组接受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产妇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试验组患者手术所需平均时长、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理想,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缩短预后周期。
关键词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子宫背带式缝合;产后出血
本文选取9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以从疗效方面判断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90例,年龄20~35岁,平均(27.0±1.5)岁。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35岁,平均(27.5±1.0)岁。试验组患者年龄20~34岁,平均(26.0±2.0)岁。经检验,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腰硬联合麻醉手术,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具体方法:①常规治疗方法:由助产士为患者按摩子宫,同时以纱布按压出血点来实现止血。在注射宫缩素后,静脉注射止血药,采用“8”字缝合的方式将出血部位缝合。最后,以传统术式进行动脉上行结扎,以纱条进行宫腔填塞。②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方法:由主治医师托起患者子宫,然后逐步将盆腔提起,以1-0可吸收线于患者子宫下缘1/3横切口右侧部位、距离2cm的下方位置垂直穿透宫腔下段进行加压缝合,经由对应的切口出针,将缝线下拉至子宫底部[1]。由内向外、自左向右进针,注意贯穿子宫后自左侧出针且注意出针水平;随后进行左半部缝合,自左侧下缘切口穿出。最后,将缝线拉紧并打结,缩小宫体至压缩状。注意在上述操作后,对出血位置进行加缝,以达到止血目的[2]。若缝合15min后患者子宫色泽红润并出现变硬收缩,且患者阴道流血逐渐减少至消失则可关腹。
疗效判定标准:从患者手术所需时长、产后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期产褥病发生率方面判定临床疗效。
统计学方法:以Excel 2003软件收集记录两组患者相关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所需平均时长、产后出血量平均值以及术后产褥病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讨论
在临床产科工作中,产后出血为危重分娩并发症,为孕产妇致残甚至死亡的主要诱因之一,目前尚且缺乏应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技术。宫腔填塞止血在临床产科有所应用,尽管显示出一定效果,但发展至今,填塞技术科学度及水平仍然有所不足,例如填塞不均匀等,容易引发迟发性出血、隐匿性出血等,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极大提升术后感染的风险[3]。此外,盆腔血管结扎止血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對于手术医生技术水平、医院医疗条件要求相对较高,尤其可能存在重建侧支循环过程中及之后的再出血风险。近年来,子宫背带式缝合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应对绝大多数产后出血(胎盘前置除外)的治疗术,能够通过降低盆腔动脉压,以机械施压来挤压子宫平滑肌,实现血流减缓效果;此外,机械施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子宫收缩压迫血窦,从而最终实现止血目的。目前,临床产科在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方面需要密切注意可吸收线缝合技巧,要尽可能保证子宫前后出针位水平且全层穿透,从而实现拉线施力的均匀。一旦拉线过紧,会影响子宫供血情况,而过松便可能对止血效果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患者提供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治疗有效性,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非常具有研究与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梁惠中.子宫捆绑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大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6):1352-1353.
[2]浩桂银.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9(9):112-113.
[3]陈文翠,张宝艳,马竹云,等.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1):90-9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