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颈动脉支架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时间:2024-11-14

558000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贵州都匀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多发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颈动脉狭窄而引发的,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之中,颈动脉狭窄缺血性脑血管病所引发的概率达15%~20%,会促使患者脑组织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1-3]。颈动脉支架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重要措施,也是一种较为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而本文则就其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CT或者MRI确诊,同时患者也签署参与同意书。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5岁,平均(63.37±9.25)岁。将所有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方法:对照组治疗措施为单纯药物治疗,药物选择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剂量则分别控制为100 mg/d、75 mg/d,药物需持续服用3个月。试验组则是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实施颈动脉支架介入治疗,药物服用是在手术前3 d给予患者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而剂量则和对照组相同,然后使用血管造影的方式对患者动脉狭窄程度进行测量,同时使用恰当的球囊对患者进行扩张,最后,在透视基础下借助于支架将患者狭窄区域完全释放,并且重新造影观察支架膨胀与动脉扩张情况,以此完成手术。术后3 d依然还需给予患者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剂量则控制为100 mg/d、75 mg/d,在4周后结合患者实际进行剂量控制与减少,维持治疗3个月。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动脉收缩期峰流速(Vs)进行观察与记录,借助于TCD来进行观察。另外,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评分越高,患者神经状况也就越差;同时使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分数越低则表示患者认知功能越差。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动脉Vs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颈内动脉、颈总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V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上述动脉Vs数据相比较于对照组而言,明显得到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MMSE与MoCA评分对比: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认知功能数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试验组NIHSS、MMSE、MoCA评分数据相比较于对照组而言,优势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动脉Vs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动脉Vs对比(±s)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组别 时间 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 椎动脉 基底动脉对照组 治疗前 157.62±52.13 247.56±60.03 200.78±50.59 226.84±52.71治疗后 152.05±53.47 248.79±56.19 197.45±51.65 208.53±51.72试验组 治疗前 157.56±52.09 245.84±62.64 201.67±55.24 227.69±51.32治疗后 96.78±31.12# 111.78±33.85# 88.18±28.67# 98.34±32.14#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MMSE与MoCA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MMSE与MoCA评分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组别 时间 NIHSS评分 MMSE评分 MoCA评分对照组 治疗前 12.33±3.24 17.44±6.03 19.29±2.07治疗后 9.15±3.03 21.38±4.13 20.71±2.11试验组 治疗前 12.68±3.32 17.39±67.43 19.17±2.06治疗后 2.71±1.33# 24.29±2.36# 22.83±2.31#

讨 论

目前,在临床上我们经常能看见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而患有该疾病的患者,其会出现头晕、恶心、失语、癫痫等症状,而且患者情绪一旦激动或者费劲用力都有可能会出现突然发病,病死率以及死亡率十分高[4]。临床研究证实,这一疾病发生机制大多数原因都是因为患者颈动脉出现了重度狭窄,为此,对于这类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的改善患者脑供血,缓解患者脑缺血等症状,以此来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后遗症的发生。

颈动脉支架介入术在临床上经常被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相比较于其他治疗手段而言,这一治疗方式具有微创性、安全性,十分适合用于无法耐受手术、年龄较大的患者[5]。本研究调查显示,使用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后Vs明显的低于颈动脉支架介入治疗的试验组,组间颈内动脉、颈总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Vs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治疗后,试验组NIHSS、MMSE、MoCA评分数据相比较于对照组而言,优势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颈动脉支架介入治疗,相比较于单纯的药物治疗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Vs,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患者神经功能状况以及认知功能得到改善,最终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颈动脉支架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能够让患者血流恢复正常、预后得到改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