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应用于髋关节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4-11-14

277700山东省兰陵县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

髋关节损伤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骨科疾病,以中老年患者较为常见,患者会出现关节软骨功能受损[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患者早期会出现关节间歇性疼痛,并且活动时关节功能会受到明显的阻碍,但其持续活动后及僵硬症状会得到一定的缓解,间隔一段时间后阻碍症状又会加重[2]。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患者会出现活动严重障碍情况,对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3]。以往常采用髋关节镜、关节置换和药物保守进行治疗。本研究旨在探究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应用于髋关节损伤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髋关节损伤患者40例,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作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6~59岁,平均(52.3±7.1)岁。试验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5~60岁,平均(53.1±8.2)岁。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髋关节损伤,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给予常规加压空心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处理,采用外展内旋位,并应用克式针对手术相关位置进行标记,沿皮肤将组织切开后进行钻孔,选择合适的空心螺钉后进行置入固定,随后将克氏针撤出后,对患者手术切口进行封闭。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②试验组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进行治疗,具体内容如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案,选择侧卧位。在髋关节外侧作一切口,并将皮肤组织切开,将髋关节进行充分暴露;作一Z字形切口将关节囊切开,剪断圆韧带后脱出股骨头,对股骨头以及髋臼窝进行全面观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关节软骨修复或骨骼恢复,确保复位无误后将关节囊以原切口缝合。

评价标准:①优: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到理想状况,日常活动基本不受影响,术后不存在相应并发症;②良:治疗后,日常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但在日常生活中偶感不适,不影响正常生活;③差: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有一定障碍,日常生活中存在强烈不适感,难以适应正常生活。比较两组术后关节松动、感染以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或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总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试验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

讨 论

对于髋关节损伤患者的治疗,临床上治疗方案较多,但由于患者个人因素和临床影响因素较多,所以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也各不相同,多数情况下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传统手术内固定方案虽然能够对髋关节的基本结构进行保留,但往往会受到视野的限制,不能完整暴露股骨头,所以进行治疗时难以完全清除病灶,患者存在复发症状。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已经成为现代髋关节损伤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案[4]。相较于传统内固定治疗,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能够避开手术后髋关节坏死的情况,并且有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也起到了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作用,减轻了髋关节疼痛状况,改善了生活质量[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状况对比(例)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髋关节脱位技术能够充分暴露髋关节,包括髋臼和股骨侧的所有关节面和非关节面,并且在手术过程中不会对股骨头的血流供应造成影响,这在充分暴露髋关节内部结构的同时,保护股骨头血流供应,使髋关节外科手术能够顺利重建股骨头的正常生理状态,清除关节内软骨的游离体,对于提升患者髋关节功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髋关节脱位技术还能够采用通过后外放入路的方式,使患者的外旋肌群得到最大保留,最大程度地避免患者手术中股骨头血液供应的损伤,有效改善了由于创伤过大而导致的一系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

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髋关节脱位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对于患者的康复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将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用于髋关节损伤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的优良率,有十分积极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