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4
101300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口腔科
本文针对不同程度的白垩斑患牙应用渗透性树脂,比较其治疗前后的效果,为广大口腔医师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2014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行固定矫治患者28例,正畸治疗后,由于牙面脱水,此时牙釉质的颜色尚不稳定,不能用于判定最终颜色,一般1周后可恢复稳定状态。在本研究中,选择牙面颜色稳定后肉眼可见白垩斑患牙为研究对象。根据牙面粗糙程度分为A组(表面无粗糙者)62颗和B组(表面稍粗糙者)73颗,共计135颗。
方法:治疗前清洁患牙及邻牙,上橡皮障。在牙面涂布酸蚀剂2 min,冲洗,涂布渗透树脂干燥剂,30 s后吹干,涂布渗透树脂,3 min后光照固化,打磨抛光。注意治疗中防止酸制剂接触牙龈及邻牙,酸蚀后的釉质呈白垩色,如未呈现则需重复酸蚀,酸蚀后牙面禁止触摸,否则,需追加酸蚀10 s。清洁、吹干牙面后分别记录下术前、术后1个月、1年的牙位、白垩斑颜色、面积并拍照留存。
疗效评价标准:①有效:治疗后,患者的釉质表面白垩斑全部消失。②部分有效:治疗后,患者的釉质表面白垩斑较前明显减少,颜色变浅。③无效:治疗后,患者的釉质表面白垩斑未见明显变化。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1个月、1年后的效果比较不明显,疗效稳定;两组之间在治疗效果上A组稍优于B组,说明治疗效果与患牙的病损程度相关;但从总有效率(有效+部分有效)上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
随着材料学的发展,近年来无创渗透治疗引起了口腔医生的关注。
ICON渗透树脂作为介于再矿化治疗和充填治疗之间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其密度低,渗透性高,渗透速度快,通过微量祛除牙体组织,达到加固脱矿釉质、阻止进一步脱矿的目的[1]。树脂渗透技术是在病损内部形成阻碍酸性物质入侵的屏障,而不仅仅局限在病损的表面。它能够渗透入釉质下方的微孔内,通过树脂与脱矿区牙体组织结合,固化后形成的组织折射率1.52,与正常釉质的折射率的差异可以忽略,因而在外表颜色上能够达到遮盖白斑的效果。冯朝华等[2-4]分别在渗透性树脂改善白垩斑的美观问题、减少白垩斑的面积以及1年观察期内牙面颜色稳定等方面通过研究得到了证实。
从本试验中不难发现,无论从釉质白垩斑的颜色,还是面积上,渗透树脂对白斑样病损的遮盖效果均较好,且在1年观察期内效果稳定。当然,在本研究中,也有少数患者的白斑未被完全遮掩,考虑与釉质硬化层厚度及渗透树脂的渗透速率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注意和解决[5]。为了改善美观,除了祛除白垩斑,还应尽量改善牙面的粗糙度。本文仅就白垩斑的遮色方面做了比较说明,对牙面的粗糙度改善未做进一步分析。窦国文等[6]指出,渗透治疗后进行表面抛光可显著降低牙面粗糙度。渗透树脂经高度抛光后,颜色稳定,能提供美学效果,但只适应于病损脱矿程度较轻病例[7]。
渗透性树脂是低黏性树脂,用于治疗白垩斑,操作简便,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的满意度高。与微研磨相比,树脂渗透更加微创,能保留更多牙体组织,为临床治疗白垩斑提供了又一有效的方法。但是,本研究只是说明,树脂渗透技术在治疗白垩斑的短期效果较稳定,其长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表1 两组患牙在治疗后1个月的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患牙在治疗后1年的疗效比较[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