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4
王涛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脊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恢复时间。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疗效;安全性
脊柱位于身体背部正中,向上连接颅骨,向下延伸到达尾骨尖。脊柱具有支撑躯干、负荷重力、缓冲震荡、保护脊髓及体内脏器的功能。直接或间接的外部作用力可引起脊柱骨折,多见于车祸或坠落伤等。脊柱可分为椎骨、骶骨以及尾骨,而椎骨又分为颈椎、胸椎以及腰椎,当发生脊柱骨折时按部位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骨折等,其中由于胸腰椎特殊的生理结构,即位于生理弯曲交汇处,容易发生骨折,最为常见。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了一条纵行的椎管,含有脊髓,因此脊柱骨折时多伴有脊髓损伤,严重者可致截瘫甚至危及生命,给患者自身以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并加重了其经济负担。本次研究中,我们运用常规手术进行内固定同时联合中医针灸以及汤药治疗,以观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1~70岁,平均(35.28±5.46)岁;受伤部位:颈椎骨折3例,胸椎骨折6例,腰椎骨折11例;病因:交通事故伤8例,高空坠落伤9例,重物砸伤3例;脊髓损伤严重程度(ASIA)分级:3例A级,4例B级,6例C级,7例D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受伤部位、病因以及脊髓损伤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治疗,即根据CT或MRI显示骨折情况以及脊髓受压部位、程度从而施行西医手术方案,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内固定,解除脊髓压迫情况。观察组患者则在西医手术治疗的同时加以中医针灸联合使用,取穴大椎、中极、膀胱俞、命门、肾俞、华佗夹脊穴,以及阳光、环跳、承山等穴位,每次针灸6~8个,1次/d,每次持续20min。除此之外,辅以活血止痛汤、复元活血汤以及舒经活络药物进行治疗。
观察指标:根据ASIA评估标准分别对两组患者感觉和运动进行评分,在身体两侧皮肤检查有无针刺感觉,0~2分,总分112分;对身体各部位关键肌进行检查评分,0~5分评价,总分100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障碍以及不适感。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感觉运动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讨论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逐步成为出行所必备的交通工具。但是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频出,交通事故发生率不断上升,而交通事故伤也是造成脊柱骨折以至脊髓损伤的重要因素。脊柱骨折造成脊髓压迫从而可引起脊髓损伤,脊髓损伤可导致相应范围内感觉运动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截瘫甚至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为患者自身以及家庭带来了痛苦不便,加重了经济负担。西医认为其治疗关键在于纠正脊柱骨折并将其复位以解除脊髓压迫,达到治疗目的,多采用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但手术治疗却无法恢复受损的脊髓功能,作用有限。而中医则认为骨折所致脊髓受损从而引起经络受损、经脉瘀滞。对于患者进行针灸辅以汤药治疗可达到通经活络、舒经活血的目的,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元功能的恢复。
本试验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运动感觉评分无明显差别,但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运动、感觉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过程中患者并未出现任何不适以及过敏等不良反应。这一结果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且更为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对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来说,西医手术内固定治疗加以中医针灸汤药治疗在临床上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相比于单纯西医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明顯,且治疗安全性也大大提高。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标本兼治,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损伤后整体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其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能力的恢复,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家庭负担。中西医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对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