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心理疏导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指标及焦虑情绪的影响

时间:2024-11-14

汤朝红等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指标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收治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结果:两组护理后NYHA分级、LVEF、NT-pro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3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焦虑情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促进疾病的恢复或缓解。有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和焦虑情绪,使药物治疗的获益最大。

关键词 心理疏导;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

据统计,大约65%的心力衰竭是由冠状动脉疾病引发的,随着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冠心病所导致的心力衰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因此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是目前医学研究热点问题及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目前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除了疾病本身外还面临养老等一系列家庭难题,如空巢、独居、失能等,长期的心理状况不能得到有效缓解。故而药物治疗联合针对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的心理干预在治疗中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本文收集我院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100例,分析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有效心理疏导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病史>3年,年龄>60岁。研究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69.36±8.54)岁。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70.42±9.14)岁。两组性别和年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通过患者的同意,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入选标准:①患者年龄60~90岁。②能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沟通。③经过心电图、心脏彩超、血管超声、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造影等确诊的冠心病。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瓣膜疾病、心包疾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4周内)、急性心肌炎、严重心律失常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②肺心病、急慢性肺栓塞引起的肺动脉高压、近0.5年内脑卒中者。③严重的肝功能不全(肝功能指标值>正常值2倍)、肾功能不全(Ccr>20%,Scr>3mg/dL或>265μmol/L)、血液系统等原发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合并严重并发症、甲亢、甲减等严重内分泌疾病。

治疗方法:两组基础药物治疗方案均相同,采用常规药物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B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拈抗剂(ARB)、地高辛治疗。研究组加用心理护理,具体内容:(1)成立心理护理:由护士长作为心理护理管理组长,选择病房年资高、护理经验丰富、技术能力突出的主管护士作为组员,共6名。(2)小组成员培训:①理论培训:首先让外院专家对小组成员进行《心理学》《护患沟通技巧》等相关培训学习。②制订护患沟通的细节及方法,对于护患沟通中薄弱环节,应加强管理,做到人人心中有数。③建立护士护理沟通考评及反馈制度,以促进护士护患沟通能力的提高。(3)建设沟通渠道:以微博、微信等形式,设立护患沟通的桥梁,主动深入面对面与患者交流等,及时解答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利于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和提高护士护理的满意度。(4)疾病教育:患者长期带病生存,加上疾病对身体造成的折磨,难免会出现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等不良情绪,护士要仔细向患者讲解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发病特点,告知患者只要根据医生医嘱就能逐步改善病情,同时通过耐心的指导及康复护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每天护理查房中,询问每天患者心理变化,对于病情好转者,给予正面鼓励,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抚患者的心理,给予患者手术操作者技术高、护士有精湛的专业技能的心理暗示。对于病情出现波动者,护士要让患者树立长期战胜疾病的信念,心理状态从弱势转为强势,开导患者抛去思想担忧。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护理前后NYHA分级、LVEF、NT-proBNP及护理后3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焦虑情绪。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护理前后NYHA分级、LVEF、NT-proBNP比较:两组护理前NYHA分级、LVEF、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NYHA分级、LVEF、NT-pro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

两组护理后3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焦虑情绪:两组护理后3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焦虑情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我院系老年护理医院,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较多,且大都是老年人,老年心衰患者体力耐受能力明显下降,且反复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及长期大量应用药物,使许多患者产生多种不良情绪,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管紧张素(Ang)Ⅱ激活、儿茶酚胺过多释放等使心脏的前、后负荷增加,左室功能进一步下降。并能参与心肌重塑的病理生理过程,进而加重心功能不全。

目前众多研究指出,心衰与多种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恐怖、强迫、疑病等)密切相关,精神因素是心衰的诱因之一。如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长期带病生存,疾病状态得不到有效缓解,这就会造成心理负担加重,影响疾病康复。本研究中针对上述原因,给予研究组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疏导,结果发现研究组通过护理后,在NYHA分级、LVEF、NT-proBNP、心血管事件及生活质量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通过药物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老年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相关临床指标,使治疗的获益最大。同样有学者收集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结果发现患者在接受有效干预后,心理不良情绪得到缓解,住院时间缩短,降低病死率和再入院率。还有学者指出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急性心肌梗死、肾性心衰、急性肺动脉栓塞等不良疾病的发生率。

因此,给予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促进疾病的恢复或缓解,有助于改善他们的临床症状和焦虑情绪,使药物治疗的获益最大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