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DSCT评价AMI患者急诊PCI术后支架通畅性和左心室功能的价值

时间:2024-11-15

齐家学 郭华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双源CT(DSC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支架的通畅性、进行左室心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PCI治疗的AMI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于PCI术后12个月给予DSCT、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观察再狭窄发生率和左室心功能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DSCT检测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每搏输出量(S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CT对AMI患者PCI后支架的通畅性、左室心功能进行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双源CT;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通畅性;左室心功能

对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及时而准确地随访患者术后的病情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冠状动脉支架的通畅性以及左室相关收缩或者射血功能是临床医生最关注的。部分学者认为,32层或者16层等多层CT由于扫描速度的限制,其扫描图像结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双源CT(Dsct)的出现提高了扫描速度,目前已成为非侵入性冠状动脉检查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重在分析双源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能否准确地反映患者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通畅性以及左室相关功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接受PCI手术治疗的AMI患者57例,其中男33例,女24例;年龄46~82岁,平均(65.7±6.4)岁;合并高血压33例,糖尿病22例,高脂血症19例;吸烟史24例。57例患者共植入支架69枚,其中左前降支33枚,左回旋支18枚,右冠状动脉18枚;其中直径≥3mm50枚,直径<3mm19枚。

纳入标准:本研究纳入病例均为术后每2个月到门诊接受复诊的患者。

排除标准:既往具有PCI手术病史患者,冠状动脉严重狭窄、严重心律不齐的患者;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周围血管疾病及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DSCT检查及图像处理:患者取仰卧位,先作胸部屏气定位成像,进行心脏定位扫描,扫描范围为气管分叉下至心脏膈面,采用注射器以5.0m/s的速度经由肘静脉注射非电离子对比剂,剂量50mL,并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扫描参数:准直0.6mm,重建间隔0.5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400mA,旋转时间0.33s,扫描时间8s。扫描完成后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重建完成后将图像传输至匹配的图像工作站,分析冠狀动脉有无狭窄,并分析左室相关功能参数。采用DSCT、超声心动图对患者的左室心功能进行评价

观察指标:主要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每搏输出量(S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

DSCT、冠状动脉造影(CAG)对57例患者的再狭窄检出情况比较:57例患者于术后12个月进行CAG复查,结果发现4例患者出现再狭窄,再狭窄率为7.02%;DSCT正确诊断再狭窄患者3例,误诊2例,诊断再狭窄的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96.23%,漏诊率为25%,误诊率为37.74%,诊断一致性Kappa值0.638(P<0.001),见表1。

DSCT、CAG对69枚植入支架的再狭窄检出情况比较:69枚植入支架于术后12个月进行CAG复查,结果发现6枚支架出现再狭窄,再狭窄率为8.70%;DSCT正确诊断再狭窄支架4枚,误诊4枚,诊断再狭窄的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为93.65%,漏诊率为33.33%,误诊率为6.35%,诊断一致性Kappa值0.524(P<0.001),见表2。

DSCT、超声心动图对57例患者术后12个月的左室心功能检出指标比较结果:术后12个月DSCT检测患者的EDV、SV、ESV、LVEF与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CAG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评估冠状血管狭窄及相关治疗效果的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性检查,且部分学者认为其在诊断或者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的同时存在一定的不良心血管结局事件的发生可能。而临床上对于PCI术后患者,及时而准确地反映患者治疗术后相关冠状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或者血流的通畅程度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既往相关研究发现,16层或者32层相关计算机断层造影检查能显示部分冠状动脉血管内斑块或者其他部分组成成分,然而其扫描速度较慢,显著影响了CT扫描图像的质量。本研究通过引进双源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提高了CT图像扫描速度,改进了图像扫描质量,为AMI患者PCI治疗术后冠状动脉血管的狭窄评估提供了新的方式。本临床研究重在分析DSCT对AMI患者PCI后支架的通畅性、左室心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

DSCT采用了两套相隔90°的图像采集系统,当旋转90°时,相关图像采集结果可达180°,同时其时间分辨率是旋转时间的1/4,空间分辨率可到0.4mm×0.4mm×0.4mm,在相同的噪声条件下,其辐射剂量更小,图像更清晰。笔者通过分析本临床研究相关数据后发现,与CAG相比,DSCT的相关诊断学指标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为93.65%,提示其灵敏度较低,部分患者无法通过DSCT检出血管狭窄,同时存在一定的漏诊率,误诊率可达6.35%,综合评估其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价值可见其诊断一致性Kappa值0.65,提示DSCT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罗光华等学者也注意到,虽然DSCT的灵敏度不理想,但其阴性预测值可达95%,而对于相关漏诊病例的分析可见多数为体形肥胖或者不能配合CT医师完成呼吸控制的患者。对于69枚植入支架于术后12个月进行CAG复查,相关诊断学指标同样呈现出了较为相似的结论,提示了DSCT在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评估价值。辛仲宏等学者进一步分析后认为,当支架直径>3mm,DSCT的评价价值更为可靠而理想。笔者发现DSCT与心脏超声同样具有较为可靠的临床参考价值,提示DSCT也可应用于AMI患者PCI术后的心脏功能评估。

综上所述,DSCT可较好地评价AMI急诊PCI后冠状动脉支架的通畅性及左心室功能,对于此类患者,DSCT可作为PCI后首选检查方法,能一次性评价左心室功能及支架通畅性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