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子宫下段的超声特征分析

时间:2024-11-15

张少贵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子宫下段的超声特征。方法:收治超声检查孕产妇284例,将74例初产妇作为对照A组,70例顺产后再次妊娠的孕产妇作为对照B组,14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3组孕产妇子宫下段的超声特征。结果:3组妊娠35周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小于孕20~2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孕20-25周和孕35周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小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超声检查显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肌层较薄、肌层边界不清。

关键词 剖宫产;再次妊娠;子宫下段;超声特征

剖宫产是当今产科领域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术,是解决难产及各种产科合并证、挽救母婴生命的一种有效手段。产妇进行剖宫产的比例逐年升高,而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和分娩时出现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不利于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安全[1]。超声检查是妇产科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式,可对子宫及胎儿的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临床价值较大[2]。本研究收治接受超声检查的孕产妇284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子宫下段的超声特征,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接受超声检查的孕产妇284例,其中74例初产妇作为对照A组,70例顺产后再次妊娠孕产妇作为对照B组,14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产妇作为观察组。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孕产妇均无子宫或胎儿畸形、羊水过多或过少、胎盘植入、子宫肌瘤或者前置胎盘情况,且无重大脏器及系统的严重疾病,同时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A组孕妇年龄24~38歲,平均(27.92±3.21)岁;孕周19~25周,平均(24.28±1.23)周;对照B组孕妇年龄22~37岁,平均(26.92±3.52)岁;孕周19~25周,平均(23.52±1.31)周;观察组孕妇年龄23~36岁,平均(26.01±2.99)岁;孕周21~25周,平均(24.01±1.31)周。所有研究对象均追踪至35~37孕周,并再次测量子宫下段肌层厚度。3组孕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使用GE LOGIQ E9彩色多苷勒超声诊断仪,根据操作标准对3组孕产妇进行经腹超声检查,检查前让孕产妇膀胱适度充盈,用频率2.5~5.0MHz探头进行,为保证检查结果准确,进行了多次数、多切面的子宫扫描,观察是否有子宫肌层变薄甚至消失等状况,保存肌层纵切面最薄处的超声图像,对低回声位置的厚度进行多次测量后取最小值。

临床观察指标:分析观察组孕妇子宫下段超声特征,计算并记录3组孕产妇孕20~25周以及孕35周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超声检查子宫下段显示,瘢痕位置有低回声、局部显著变薄、肌层边界模糊、回声增强等改变,且观察组产妇中3例肌层消失,所有观察组产妇分娩时再次选用了剖宫产,3例产妇在手术中出现子宫先兆破裂的情况。

观察组、对照A组及对照B组妊娠35周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分别为(1.72±0.81)mm、(2.85±0.78)mm、(2.17±0.74)mm,孕20~25周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分别为(3.54±1.24)mm、(6.05±1.48)mm、(4.47±1.52)mm,观察组、对照A组及对照B组妊娠35周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小于孕20~2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72,P=0.000<0.05 ;t=6.492,P=0.000<0.05;t=7.948,P=0.000<0.05)。观察组孕妇孕20~25周和孕35周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小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近年来,剖宫产在产科产妇分娩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其中很多选择剖宫产的产妇并没有必要的行剖宫产的医学指征。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很多孕产妇是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情况,而相关研究表明,与初产妇及顺产后再次妊娠的产妇相比,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有更高的胎盘前置、粘连、子宫破裂及产后出血的概率,分娩风险较高[3]。超声检测作为产科产前检查的一种基本手段,对评估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子宫状态有重要作用[4]。本研究对14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产妇进行子宫下段超声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瘢痕位置有低回声、局部显著变薄、肌层边界模糊、回声增强等改变;分析观察组及初产妇对照A组、顺产后再次妊娠的对照B组的子宫下段基层厚度情况发现:观察组、对照A组及对照B组妊娠35周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小于孕20~2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孕20~25周和孕35周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小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中观察组产妇中3例肌层消失;观察组产妇分娩时再次进行剖宫产,3例产妇在手术中出现子宫先兆破裂的情况,表明子宫下段超声检查能评价其肌层厚度及瘢痕部分情况,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评估子宫破裂及分娩风险有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子宫下段超声检查显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的肌层较薄、肌层边界不清,可推断分娩的潜在风险,有助于分娩方式的选择,对保证母子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新彦,李洪霞,冀涛不同程度瘢痕子宫对再次妊娠子宫下段厚度及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7,23(4):814-816.

[2]汪平,李文佼,唐黎晶.再次剖宫产子宫下段厚度的术前超声检查价值及其高危因素分析[J].上海医学12016,39(9):532-535.

[3]聂敦利,张雷.剖宫产产妇再次妊娠子宫下段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6):1288-1289.

[4]周露璐.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中晚孕期超声观察子宫下段的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1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