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预见性护理对小儿重症手足口病退热时间、肢体抖动康复时间的影响

时间:2024-11-15

牛迪 郑勇玲

摘要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影响。方法:收治重症手足口病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权两组恢复情况、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退热时间、肢体抖动康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缩短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退热时间。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预见性护理;护理效果

手足口病是指因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好发于<5岁的儿童[1]。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危急,患儿发病短时间内会出现肺水肿、脑膜炎等疾病,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且该疾病预后差,患儿在治愈后常留有后遗症[2,3]。因此,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控制患儿病情、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起积极作用。本研究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重症手足口病患儿90例,均符合WHO中关于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均经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排除先天性心脏疾病、代谢类疾病、精神疾病患儿。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5例。研究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10个月~6.5岁,平均(3.1±1.1)岁;平均病程(3.5±1.3)d。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1~7岁,平均(3.8±1.6)岁;平均病程(3.5±1.3)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遵循医嘱对患儿进行隔离,实施基础环境、生活护理,指导患儿合理用药。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病情监测:患儿入院后密切关注患儿临床症状、意识、情绪变化,有效识别转为重症手足病的危险因素,如患儿有恶心、呕吐、精神不振、高热、肢体抖动的情况时应立即告知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救治,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②环境护理:患儿确诊为手口足病时应及时对患儿进行隔离治疗,将患儿餐具、玩具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叮嘱清洁人员每天对病房用紫外线消毒2次,防止细菌滋生。开窗通气,病房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增加患儿舒适度。护理人员进入病房时应清洗双手、穿隔离衣、戴口罩,减少医院感染率。③高热护理:高热是该类患儿常见症状,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儿体温变化,指导家属如何及时识别患儿体温异常,及时测量体温,1次/h,减少患儿活动量,鼓励患儿多喝水,及时擦于患儿汗液,避免着凉加重患儿病情。可通过敷毛巾、酒精擦拭身体等物理方法进行降温,持续高热患儿可配合服用布洛芬悬凝液药剂。④皮肤及口腔护理:将碳酸氢钠溶液涂抹于患儿皮疹未破裂处,将抗生素软膏涂抹于患儿皮疹已破溃处。定期更换床单、被套及患儿衣物,勤擦拭患儿身体,勤剪指甲,避免患儿抓挠皮肤,防止皮肤感染,减轻患儿痛苦。对于口腔有疱疹、溃疡的患儿应定时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洁口腔,告知家属在患儿进食后应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⑤健康教育:可通过视频、图片、讲座等形式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家属手足口病发病症状、危害以及疾病發生的危险因素,引起家属对疾病的重视,减少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恢复情况(退热时间、肢体抖动康复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效果。

疗效评价标准:①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疱疹、溃疡愈合良好;②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疱疹、溃疡面积减少;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恶化。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0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退热时间、肢体抖动康复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8.33%0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手足口病发病率高,对患儿身心健康影响大,临床多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治疗中至关重要。预见性护理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对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采取有效护理防范措施,具有前瞻性、预见性,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帮助患儿尽早康复[4]。本研究对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密切监测患儿病情,根据患儿病程、症状、身体情况进行病情评估,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及时识别风险因素,预防患儿病情加重。将患儿进行隔离,为患儿提供干净、无菌及温度、湿度适宜的住院环境,增加患儿舒适度,减少交叉感染率。密切关注患儿体温变化,通过物理方法结合药物治疗帮助患儿恢复正常体温。对患儿进行专门皮肤、口腔护理,对患儿疱疹、溃疡处涂抹合适药物,定期为患儿更换衣物,保证皮肤、口腔清洁,减少疱疹、溃疡面积,减轻其痛苦。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家属对该疾病的知晓率,减少疾病危险因素,减少再次感染率[5]。本研究发现,研究组退热时间、肢体抖动康复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能减少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患儿退热时间、康复时间,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玲.重症早期预警的护理策略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7):203-204.

[2]卢长江.90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急救与护理要点初步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5):4834-4835.

[3]张华英.循证护理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3):2204.

[4]郭红霞,杜娟,陈石兰.特定主题护理法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3):3245-3248.

[5]方秀兰,李小霞,林燕.综合全面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溃疡愈合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6,10(4):473-47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