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苗药青香方联合苗药外敷方治疗慢性胃炎(糜烂型)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4-11-15

曾义菊

摘要 目的:探讨苗药青香方联合苗药外敷方治疗慢性胃炎(糜烂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糜烂型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苗药青香方联合苗药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者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苗药青香方联合苗药外敷方治疗慢性胃炎(糜烂型)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慢性胃炎;糜烂型;苗药青香方;苗药外敷方

慢性胃炎是临床最常见的胃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病范畴。据WHO统计,我国胃病患者约4亿人,发病率高达90%,特別是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生活节奏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慢性糜烂型胃炎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类型,起病急且重,易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从而出现呕血、黑便,甚至休克,其镜下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点状糜烂、大小不等的多发性溃疡。若不及时治疗,可演变发展为胃癌,直接威胁患者生命。黔东南地区是苗族聚集的地区,苗药资源丰富,有悠久的苗药运用治疗胃病的经验。我院充分发挥当地药物资源特色,采用苗药青香方联合苗药外敷方治疗慢性糜烂型胃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慢性糜烂型胃炎患者60例,均符合《中医内科学》中关于慢性糜烂型胃炎诊断标准[2]。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8~75岁,平均(36.4±3.5)岁;病程1~12年,平均(6.2±2.4)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依从性较好、表述能力较强者;③白愿接受苗药内服、外敷治疗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心肺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合并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③对苗药药物严重过敏者,不接受者。

方法:①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包括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应用抗Hp治疗。②观察组给予苗药内服外敷,并根据辨证进行加减。内服青香方组成:小青藤、蜘蛛香、陈皮各10g,徐长卿、虎杖、瓦楞子各15g,甘草6g等。辨证加减:寒胜者,加温中散寒的干姜、吴茱萸、乌药等;以胃热为主者加丹皮、黄连、桅子等;偏于虚证者加党参、黄芪等;夹滞加隔山消。所有药物煎煮前浸泡30~40min后煎煮40min,所煎药汤分3次服用,1剂/d。服药期间禁生冷、辛辣食物。外敷方组成:蜘蛛香、黄连、肉桂等,以中脘、神阙等为主要穴位。治疗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

疗效标准:采取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症状包含腹胀、腹痛、反酸、食欲缺乏、睡眠等,每项内容分3个等级,分别分值1~3分,分值越高说明症状越重)。①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胃镜示胃黏膜恢复正常。②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胃镜示胃黏膜病变积分减少2级以上。③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胃镜示胃黏膜病变积分减少1级。④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胃镜示胃黏膜病变无改变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为93.33%(P<0.05),见表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为6.67%(P<0.05),见表2。

讨论

苗医学对胃的认识属于“土界中肚架”范畴,认为胃为后天人体气血、水液和精微的生化之源,与中医学的“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生理观近似,并有“胃能纳百病好治,胃不能纳,神仙难医”之说。“无毒不致病,无乱不成疾,是苗医对慢性胃炎病因认识的高度总结,认为慢性胃炎病因无外乎“毒”和“乱”,毒有“冷、热、凤、湿”,可由纳食不节、劳逸失常、情绪不节、先天不足形成。乱的产生是诸多因素损伤人体正常机能的过程,使“搜媚若”(能量)、“各薄港搜”(供生物质)缺乏或运行发生紊乱,打破机体“玛汝务翠”(结构)的动态平衡而形成病患的过程。这与中医中关于慢性胃炎病因一致。苗医对慢性胃炎的认识虽然没有中医系统完整,但有类似之功[3,4]。

苗医认为慢性胃炎主要是“三界”“九架”“交环”功能失调所致,治疗以调整“搜媚若”、补充“各薄港搜”、改善“玛汝务翠”为主。《素问·六徽旨大论》日:“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生化息矣。”又云:“生死之机,升降而已。”“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充分发挥对水谷的消化、精微的吸收传输功能。因此,理气和胃通降是治疗的关键,佐以消积、清化湿热、疏肝健脾。本研究中青香方中小青藤、苗药蜘蛛香祛风除湿,调气止痛,利水消肿,消食化积;徐长卿利水消肿,活血解毒;虎杖祛风通络,清热利湿;陈皮通气健脾,燥湿化痰,解腻留香,降逆止呕;瓦楞子化痰,软坚,散瘀,消积。诸药合用,共奏气通、脾健、化湿、消积之效。外敷药中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肉桂散寒止痛,与苗药蜘蛛香合用外敷。内服外敷强化健脾化湿、通气消积之效。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说明苗药青香方联合苗药外敷方治疗糜烂型慢性胃炎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6):738-743.

[2]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3]杜江,张景梅.苗医基础[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

[4]王龙华,朱辰辰,王晓迪,等.慢性胃炎中医病机演变规律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1):2327-232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