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超声新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同步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4-11-16

王晨曦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新技术在慢性心衰心脏同步检测中的价值。方法:收治慢性心衰并窄QRS波患者39例(A组),慢性心衰并宽QRS波患者40例(B组)及正常体检者50例(C组)。3组观察对象均实施心脏同步检测及超声新技术。结果:C组与A、B两组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衰患者实施心脏同步检测中给予超声新技术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超声新技术;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同步检测

慢性心衰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临床中治疗慢性心衰主要包括心脏再移植、双心室起搏同步化疗、左室辅助泵等,疗效显著。其在心脏同步化治疗过程中对心脏同步运动的恢复具有促进修复意义,因此有效的同步检测评估尤为重要。为了分析超声新技术在慢性心衰心脏同步检测中的意义,针对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进行观察。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慢性心衰并窄QRS波患者39例fA组)、慢性心衰并宽QRS波患者40例(B组)及正常体检者50例(C组)。A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50~79岁,平均(63.25±3.46)岁。B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0~78岁,平均(63.23±3.39)岁;C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5~79岁,平均(63.63±3.79)岁。3组观察对象的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3组观察对象均实施心脏同步检测及超声新技术,超声诊断仪为飞利浦公司生产的IE33-1诊断仪,配套相关的探头及分析软件,将探头频率设置在5.5 MHz左右,使用超声新技术完成心脏同步检测操作,患者取侧卧位,静息时连接体表心电图,监测、计算患者心脏收缩非同步性指标。

观察指标:观察3组对象之间对比的超声心动图非同步指标之间的差异。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結果

3组超声心动图各项非同步指标的具体数据,见表1。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指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病症导致的心脏充盈及泵血功能损伤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得各组织及器官灌注不充足的后果,属于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体循环、肺循环淤血综合征现象。

临床中为了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要不断明确及完善治疗方案,有效的慢性心力衰竭同步心脏检测也变得较为重要,现阶段在心室收缩同步性的评价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方式为多普勒组织成像,多普勒组织成像能准确测量心肌不同位置峰值的收缩速度及峰值收缩速度缩影的时间、心电活动之间的关系,基于指标的变化获得相应的信息进行同步评价,但存在依赖性较强的局限性;斑点追踪显像技术主要是二维超声图像中的斑点追踪得到心肌应变率及组织速度,对患者心肌功能进行分析,对左室收缩不同步性具有较好的评价价值,但斑点追踪显像技术依靠高质量二维图像,要求具备较高的增益级别需高,保证图像采集的清晰且完整才能完成相应的评价,且要求受检者在检测过程中调节呼吸,受到主观因素影响较为严重;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进行心脏同步性检测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二维超声具有一定的弥补意义,能显示左室各个节段心动周期,还能对各个节段容积发生的变化规律进行相应的评价。

综上所述,超声新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同步检测中的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