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内部控制有效性、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

时间:2024-04-24

朱德胜 张菲菲

【摘 要】 文章以2010—2013年度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共取得4 703个观测值,基于股权制衡度的视角分析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以及作为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内部控制环境要素的股权制衡度对两者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内部控制越有效,公司绩效越好;股权制衡度越高,内部控制越有效;股权制衡度越高,公司绩效越好。

【关键词】 内部控制有效性; 公司绩效; 股权制衡度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2-0094-07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如何提升公司绩效作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不完善和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合理是导致公司绩效低下的重要原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林银行、安然事件和上海医药内控门等事件的发生,暴露了一个共同的弊端:内部控制紊乱导致公司破产。顿巧玲(2011)在研究中提到,结构完整、内容合理的内部控制能够得到贯彻执行并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这样可以确保财务报告可信性和法律规章的遵循。

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占基础地位,直接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在股权结构中,股权制衡是指公司要增设更多股东,增加其持股比例,能够对第一大股东形成制约,共同分享公司控制权(顾问、许纪校,2014)。然而,在我国,“一股独大”的现象普遍突出,一方面,使大股东有权利对公司的管理层实施监督,既满足了大股东对公司的管理欲望,也有效地解决了分散股权下管理层的代理问题;另一方面,可能产生第二代代理问题,即大股东利用对公司的控制权,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专家们逐渐把研究股权结构的重点转向了股权制衡度,用制衡股东约束大股东私有行为成为提升公司业绩的重中之重。

目前,学术界的研究集中于公司能否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来提升公司绩效,但是股权制衡度是否会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的正向关系,学者们还尚未对这些展开充分研究。本文主要选取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共取得4 703个观测值,基于股权制衡度的视角,重点研究了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一方面希望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扩展,另一方面对提升公司的绩效提供一些新的建议和思路。

二、文献回顾

(一)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

近年来,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大多数的成果表明: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例如:Ashbaugh H.(2006)研究发现,如果存在较低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公司的权益成本会增加,公司的业绩反而会下降;阎达五(2004)认为,可以将内部控制作为公司价值增值的途径,进而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查剑秋(2008)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会对企业价值产生有利的促进作用。

然而还有少数学者认为,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正如郑石桥等(2009)所研究的那样,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并不存在明确的关系。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股权制衡度

学术界对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丰硕,但是将股权制衡度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同时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不多。专家们一致认为股权制衡度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有正面影响作用。因此,为了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上市公司有必要引入股权制衡机制,强化内部控制有效性,从而维护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李颖琦、余俊利,2012)。孔玉生等(2014)认为,在公司治理环境中,适当引入股权制衡机制是完善内部控制,提高公司绩效的有效手段。徐慧晔、王士伟(2014)通过研究发现,相对控股股东适当分散了第一大股东的控制权,缩小了大小股东的控制权差异,为提升内部控制奠定了基础。

(三)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

学术界对股权制衡度的研究成果虽然很多,但是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其中,一种结论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即“某些参与人拥有其他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王化成、蒋顺才(2002)认为信息不对称理论产生两种结果,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指公司在与外部投资者交流时扭曲财务事实,以牺牲外部投资者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利益。因此,如果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太高,极有可能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损害中小股东甚至公司整体利益。郝晓雁、任配莘和淮莹莹(2013)通过研究发现,将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且股权形成相互制衡的状态时,有利于提升公司业绩。陈德萍、陈永圣(2011)发现,保持一定的股权集中度,同时引入股权相互制衡的治理机制,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从而提高公司绩效。王新霞、刘志勇、孙婷(2011)以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为背景,研究公司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改革,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

然而,有些学者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认为如果股权过于分散,那么势必会增加更多的股东,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代理成本的增加,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Sacristan-Navarro(2011)在研究家族企业时,发现家族控制权会降低公司绩效。朱滔(2007)认为,股权制衡的作用取决于控制股东的最终所有权状态,一方面,当现金流权和控制权高度分离时,股权制衡能够更好地限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另一方面,在分离程度较低的环境中,股权制衡反而降低公司绩效。赵景文和于增彪(2005)通过研究进一步论证,股权制衡不一定能够提高公司绩效。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股权制衡度的视角,将股权制衡度作为调节变量,并将股权制衡度按照50%的比例划分为较高的股权制衡度和较低的股权制衡度,在这两种情况下,分别观察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为探究如何提升公司绩效提供更多的借鉴。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内部控制是对公司职员的行为和公司运转流程的监管。公司的管理者制定了公司的准则和章程,对职员行为及公司操作流程提供了明确的说明书,通过职员的遵守可以确保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进行,从而提升公司的业绩。另外,有效的内部控制对确保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担保,也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财务报表分析的真实性,更有利于帮助公司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升公司绩效。

李志斌、尤雯(2013)对COSO报告提出的三大内部控制目标拓展研究中,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溢出效应,即内部控制可以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证经营合规合法和改善经营绩效,同时有助于满足外部投资者的利益诉求。张川、沈洪波、高新梓(2009)认为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和实行有助于提高公司运营效果。钟玮、杨天化(2009)发现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数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袁晓波(2014)认为,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公司绩效越好。鉴于此,本文提出假设1:

H1: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股权制衡度

公司治理作为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发挥有着重要作用,而股权制衡度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在分散大股东持股比例上也起着重要作用。总体而言,较高的股权制衡度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发挥有重大作用。同时,引入股权制衡机制,可以强化内部控制有效性,限制控股股东“掏空”公司的行为,从而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正如孔玉生等所研究的那样,在公司治理环境下,适当引入股权制衡机制是改善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提出假设2:

H2:股权制衡度越高,内部控制越有效。

(三)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

股权制衡度在公司治理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研究,笔者发现股权制衡有两面性:一方面,公司股权过于集中,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有可能利用职务之便去满足自己的私欲,侵害其余股东和管理者的权益,而制衡股东的存在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股权制衡的存在可能导致股权过于分散,股东对管理层和其余股东没有绝对控制权,无法对公司的决策和政策提供建议;同时,由于股东数量增加,在经济决策时,股东之间易产生分歧,甚至会出现“只关心股息红利,不关心公司未来发展”的现象,继而影响公司绩效。

根据不完全契约理论,面对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公司治理者很可能遇到原来契约中没有约定的事项,制定补充契约就变为重中之重。如果内部控制是不完全契约,那么公司的治理机制可以作为补充契约的一种。总之,在公司治理中,股权制衡度较高,可以防止“一股独大”、“中小股东只关心股息红利,不关心公司绩效”的现象发生。鉴于此,提出假设3:

H3:股权制衡度越高,公司绩效越好。

四、研究设计

(一)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

本文被解释变量有两个,一个被解释变量存在于模型一和模型三中,用来衡量公司绩效。本文选用Tobin'sQ作为公司绩效的衡量指标,即Tobin'sQ=市场价值/期末总资产。

另一个被解释变量存在于模型二中,用来衡量内部控制有效性,用ICEI来表示,具体见下文。

2.解释变量

(1)内部控制有效性

目前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度量可归为以下四类:(1)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审计,是否披露了内部控制相关信息;(2)问卷调查法;(3)综合内外两方面进行衡量;(4)基于内部控制目标的评价方法。本文认为,第一种方法过于绝对化,评价一个公司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不能简单地认为公司是否披露内控相关信息,因为存在企业为了吸引投资者和债权人,采取隐瞒内部控制缺陷的现象;第二种方法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上,专家们仍未形成统一意见,而且问卷是否能够全部收回也无法作出绝对保证,如果没有全部收回,也会造成结论的不准确性;第三种方法比较好,结合公司内外两方面进行衡量,但是衡量的标准仍未统一;本文选用第四种方法,采用内控目标来判断内控有效性,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和资产安全目标,并按照这些目标对内控有效性进行界定。

因此,笔者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目标指数进行细分(表1)。战略目标反映了一个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需要达到的目标和水平,本文采用营业毛利率这一指标来衡量;经营目标反映了公司经营效果,用总资产周转率来衡量;公司的报告目标是用来判断一个公司财务报告及相关内容是否真实可靠,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来判断,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取值为1,否则为0;公司的合法合规目标是反映一个公司是否遵纪守法,其实现程度可以用违法违规处罚和审计费用与总资产的比值来判断,如果没有违法违规行为,取值为1,否则为0;资产安全目标是公司信息化建设基础性工作之一,直接关系到整个公司的安全和稳健,用净资产增长率这个指标来衡量。

因为这五个目标数值差距比较大,为了让数据具备可比性,笔者对这五个目标的数据作(0,1)标准化处理,即数值越接近于1内部控制越有效,越趋于0内部控制越无效,然后按照算数平均法计算出内部控制的目标指数。

(2)股权制衡度

股权制衡度用来衡量大股东和剩余股东的互相牵制力,这种牵制力有很多衡量方法。例如:La Porta et al.(1999)采用临界值的方法,认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没有达到20%,则股权制衡度效果较好。而Comes和Novaes(2001)进一步研究认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超过20%且存在持股比例超过10%的股东,此时公司股权制衡度效果较好。笔者用Z指数来衡量股权制衡度,即第二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从理论上讲,Z指数越大,说明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差异越小,股权制衡的程度越高,并认为Z指数大于50%,则股权制衡度较高;Z指数低于50%,则股权制衡度较低。

3.控制变量

(1)公司规模

通过研究公司绩效的文献,发现大部分学者都将公司规模作为影响公司绩效的因素之一。本文选用资产总额来衡量公司规模,为了方便计算,将资产总额取对数。

(2)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资产总计/所有者权益=1/(1-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越大表明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占全部资产的比重越小,企业负债的程度越高,企业财务风险越大。

(3)营业收入增长率

营业收入增长率是评价企业成长性的重要指标,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总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

(4)总资产净利润率

总资产净利润率是用来衡量企业资产盈利能力的指标之一。总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余额×100%。

具体的变量及符号,见表2。

(二)样本选取

本文最初选择了制造业5 155个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以下途径的删除,共得到4 703个样本公司。

(1)剔除ST、*ST公司。

(2)剔除2010—2013年连续四年相关指标数据不全的公司。

(3)剔除有异常值的公司。因为有些公司的个别数据跟其他公司差别太大,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将其剔除。

(三)模型构建

1.模型一

Tobin'sQ = ?坠0 + ?坠1ICEI + ?坠2SIZE + ?坠3EM + ?坠4ORGR +

?坠5ROA+?着

2.模型二

ICEI = ?茁0 + ?茁1ZIndex + ?茁2SIZE + ?茁3EM + ?茁4ORGR +

?茁5ROA+?着

3.模型三

Tobin'sQ = ?茁0 + ?茁1ICEI + ?茁2ZIndex + ?茁3SIZE + ?茁4EM +

?茁5ORGR+?茁6ROA+?着

五、实证研究过程与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表3介绍了全样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中数据可知,共有4 703个样本。公司绩效的最大值为10.8527,最小值为0.2837,相差10.569,波动较大,可能与我国近几年的经济波动性有关;公司绩效的标准差为1.1342,数值较高,也验证了经济的波动性。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均值为56%,说明样本公司的内控评价得分都比较高,但是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还是相差了56%,说明全样本的内控有效程度还是有一定差异的。股权制衡度的最小值为0.1653,最大值为0.9991,差别很大,但是从均值来看,股权制衡度保持在33.85%上,说明第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占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重比较小,制造业全样本公司的股权制衡度略差,标准差为27.62%,也验证了股权制衡度的差异性。公司规模的均值维持在21.6477上,最大值为26.6466,最小值为18.3838,差别不大,说明全样本公司的公司规模差别不大。权益乘数的均值是1.9523,最大值为14.6569,最小值为-6.9861,说明样本公司的负债程度还是差别挺大的,标准差为1.1671,也验证了负债程度的差异性。营业收入增长率最大值为11.4938,最小值为-0.9494,差异较大,但是标准差维持在0.5562上,说明全样本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整体维持在一定水平上。总资产净利润率的最大值为2.8101,最小值为-1.2915,差别不大。

(二)相关性分析

表4展示了主要变量的相关系数,可以发现,ICEI和托宾Q呈显著正相关,也间接验证了假设1。

(三)回归分析

1.模型一的实证检验

通过表5的回归结果,可以知道:

(1)ICEI的回归系数为正,其Sig值为0.000,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说明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即内部控制越有效,公司绩效越好,符合假设1。

(2)该模型的R2为14.8%,调整R2为14.7%,拟合情况较好。

2.模型二的实证检验

笔者将所有样本分为两类,即股权制衡度高于50%的样本和股权制衡度低于50%的样本,并对这两组样本分别进行回归,表6反映了回归的结果。详情如下:在股权制衡度高于50%时,Z指数的回归系数为正,其Sig值为0.046,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检验,说明股权制衡度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有显著正向作用,符合假设2;在股权制衡度低于50%时,Z指数的回归系数为负,但不显著。

笔者将模型二分为两组,制衡度高于50%的样本公司,R2为12.8%高于制衡度低于50%的样本公司;调整R2为12.4%,也高于制衡度低于50%的样本公司,说明股权制衡度高于50%的样本公司拟合程度更好。

之所以出现上述结果,在股权制衡度高于50%时,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有着强烈的制约作用,股东之间形成相互制衡,既可以防止第一大股东对公司利益的“掏空”计划,也进一步完善了内部控制;在股权制衡度低于50%时,“一股独大”的现象突出,第一大股东的利益与企业的公司绩效息息相关,在这种“利益协同效应”的驱使下,第一大股东会降低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害,因此,第一大股东为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而去制定更有效的内部控制,提升公司绩效;在股权制衡处在不高不低的情况,增设股东反而增加公司的代理成本,造成资源浪费,阻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发挥。

3.模型三的实证检验

从表7中可以发现:在制衡度高于50%时,Z指数的回归系数为正,其Sig值为0.045,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检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且其Sig值为0.003,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说明在制衡度高于50%时,内部控制有效性、股权制衡度分别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内部控制越有效,公司绩效越好;股权制衡度越高,公司绩效越好,符合原假设1和假设3。在股权制衡度低于50%时,Z指数的回归系数为负,其Sig值为0.000,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回归系数为正且其Sig值为0.000,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结果证明,股权制衡度低于50%时,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符合原假设1,股权制衡度却与公司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根据模型二得出的实证结论,股权制衡度低的情况下,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股权制衡度呈现负相关关系,因此在股权制衡度低于50%时,由于制衡股东不能起到很强的制衡作用,必须依靠更有效的内部控制来提升公司业绩。通过比较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回归系数,也可以发现,股权制衡度低于50%时,内控有效性的回归结果更显著,这也间接证明了实证结果的可靠性。

模型三中,笔者将股权制衡度以50%分为两组,制衡度高于50%的样本公司其R2为15.2%,调整R2为14.8%;制衡度低于50%的样本公司R2为15.9%,调整R2为15.7%,拟合程度都很好。

之所以出现上述结果,是因为在股权制衡度高于50%时,股东之间相互制衡的作用加强,大股东与制衡股东可以相互监督,使得公司内部更加民主化,既防止了第一大股东利用手中权力窃取管理层或中小股东的利益,也使得内部控制得到有效发挥,帮助公司提升了绩效。但是在股权制衡度低于50%时,第一大股东是绝对控股股东,只有提升公司绩效,才能更好地满足自身利益,因此第一大股东更有责任和义务提升公司绩效;在股权制衡处在50%左右的情况下,制衡股东没有发挥其制衡作用,反而因为股东数量的增加加大了代理成本,造成资源浪费,还有可能因为股权纷争而阻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发挥,影响了公司绩效的提升。

六、结论和启示

(一)结论

本文选择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共取得4 703个观测值,并将这4 703个观测值按照股权制衡度50%为基准分为两大类,分别检验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股权制衡度高于50%时,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和内部控制有效性分别呈显著正向作用;股权制衡度低于50%时,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呈反向作用。本文通过对全样本和分样本进行回归研究,一方面是为了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角度为提升公司绩效提供丰富的经验证据;另一方面是将内部控制的四个目标进行(0,1)标准化处理,使得数据之间具备可比性。

(二)启示

近年来,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建立和实施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的工作重点,甚至有些投资者也将内部控制的披露作为是否投资的首要关注点。股权制衡度是内部控制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原则,可以有效影响内部控制的发挥,因此加强股权制衡度也成了反映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标准。但是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机制的建立还不完善,学者们采取的评价方式也不一致,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差异,可能会影响实证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我国必须要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细则,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公司绩效。●

【参考文献】

[1] 顿巧玲.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评价研究[J].财会通讯,2011(6):110-111.

[2] 顾问,许纪校.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来自垄断性与竞争性行业的经验证据[J].会计之友,2014(6):59-60.

[3] ASHBAUGH H,COLLINS D W,LAFOND R.The eff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firms' credit rat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6):203-221.

[4] 阎达五.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2):27-32.

[5] 查剑秋,张秋生,安志蓉.内部控制对收益法企业价值评估的影响[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6):38-42.

[6] 郑石桥,徐国强,邓柯,等.内部控制结构类型、影响因素及效果研究[J].审计研究,2009(1):34-37.

[7] 李颖琦,余俊利.股权制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基于2008-2010年酿酒类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12(2):50-56.

[8] 孔玉生,刘成刚,陆希希.股权制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4(15):103-107.

[9] 徐慧晔,王士伟.股权制衡使公司内部控制更有效吗:基于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案例的思考[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7-39.

[10] 王化成,蒋顺才.信息不对称与注册会计师的诚信建设[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4):12-13.

[11] 郝晓雁,任配莘,淮莹莹.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财务治理效应研究[J].经济问题,2013(6):109-115.

[12] 陈德萍,陈永圣.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11(1):38-43.

[13] 王新霞,刘志勇,孙婷.股权分置改革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变迁的影响机理及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1(2):63-72.

[14] SACRISTAN-NAVARRO M. Family ownership and control,the presence of other large shareholders,and firm performance: further evidence [J].Family Business Review,2011(6):71-93.

[15] 朱滔.大股东控制、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J].管理科学,2007(5):20-21.

[16] 赵景文,于增彪.股权制衡与公司经营业绩[J].会计研究,2005(12):33-37.

[17] 李志斌,尤雯.内部控制的基本效应与溢出效应:内涵挖掘视角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5):47-49.

[18] 张川,沈洪波,高新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师评价与企业绩效[J].审计研究,2009(6):79-86.

[19] 钟玮,杨天化.资本结构、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银行类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5):93-100.

[20] 袁晓波.管理层激励、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494-498.

[21] LA PORTA R,LOPEZ-DE-SILANES R,SHLEIFER A, et. al.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9(3):3-27.

[22] GOMES A, NOVAES W. Sharing of control as a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R].Working paper,2001.

[23] 毛骏,王前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会计之友,2015(18):25-2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