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6
穆鸿雁 覃雪英 韦水兴
摘要 目的:分析河池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采血不足量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无偿献血者77 280人次采血不足量的相关因素。结果:采血不足量发生率0.26%,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献血次数、献血季节、献血地点的采血不足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采血工作人员采血技术的培训、优化献血服务工作、普及献血知识、预防献血者的献血不良反应可减少因采血不足量而导致的血液资源浪费。
关键词 无偿献血;不足量;分析;对策
血液是临床救治患者的一种特殊而又宝贵的资源,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物质能够取代人的血液。由于不足量血液中抗凝剂含量高,红细胞低于国家标准,极易造成血液報废。如何提高血液质量、减少采血不足量而导致的血液报废是我站一直持续改进的方向。本研究就本站采血不足量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献血者不同性别、献血次数、献血季节、献血地点等因素与采血不足量之间的关系,便于在血液采集过程中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 -2017年本中心血站无偿献血77 280人次,所有献血者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年龄18~55岁,献血量200~400 mL。
方法:采血不足量的判定按照《全血与成分血质量要求》,采集的血容量在标准量的10%以内为正常血量,低于标准量的10%为不足量血。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015-2017年河池市无偿献血77 280人次,发生采血不足量198人,发生率0.260/0,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l。
造成采血不足量的主要原因为血流不畅(62.6%)、献血不良反应(28.3%)及其他因素(9.1%),见表2。
不同性别、献血次数、献血季节、献血地点的采血不足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献血量的采血不足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血不足量的发生常见于血流不畅和献血反应。献血过程中出现血流不畅与部分献血者自身静脉条件差或采血护士穿刺技术不够熟练等因素有关。献血反应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多见于初次献血者,因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诸多影响因素中发现女性采血不足量发生率高于男性,其原因可能是女性静脉血管普遍较男性细小,血流相对缓慢,特别是血流缓慢和穿刺疼痛时主动要求终止献血的情况较多;采血不足量发生率的高低也有一定的季节性,以冬春两季为主,这可能与气温低血管收缩有一定关系。流动献血车采血不足量发生率高于固定献血屋,与相关文献基本一致。献血车内空间相对狭窄,特别是献血者人数较多时,会导致通风不良、嘈杂,容易产生烦躁、焦虑的心理而导致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固定献血屋环境舒适、设备齐全,发生献血反应较少,可见献血环境对不足量血的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还发现首次献血发生采血不足量的献血者比再次献血的比例较低。
2015-2017年河池市献血者采血不足量198例,采血不足量的发生率0.26%,与国内相关文献的报道基本一致。采血不足量的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可能存在以下原因:①本站对相关献血知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断加大,献血者对献血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逐渐提高。②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使采血护士静脉穿刺技术水平得以有效提升。③通过增加软、硬件的投入,使采血场所环境的不断优化和采血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为了降低献血者采血不足量的发生率,我们在献血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①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和推广,使献血者对无偿献血重大意义及献血整个过程有正确的认识,针对容易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首次献血者,工作人员要多采用鼓励、支持性的语言,以获其信任,引导献血者谈论开心愉悦的话题,分散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以预防不必要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避免出现献血不足量。②通过对护士尤其是新参加工作的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血液采集技术培训,选择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一对一言传身教,提高护士静脉穿刺的技术水平,全面提升采血人员的业务素质,提供优质服务水平,提升献血者的信心和积极性。③营造舒适、温馨的献血环境及适宜的温度、整洁的场所、良好的通风、轻松的音乐、宽敞明亮的献血屋或采血车,保证良好的采血秩序,最大程度缓解献血者紧张、恐惧等不利于采血的负面情绪,促进无偿献血群体队伍的稳定和扩大,增强献血者再次献血的热情和信心。④完善献血后的回访工作,献血后根据献血者留下的联系方式,对所有献血者进行短信回访,对首次献血者或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进行电话回访,力争做到使每一名无偿献血者满意。
综上所述,在无偿献血过程中提高护士的穿刺技术,加强对献血者的服务和沟通,改善献血的工作环境,能有效减少采血不足量的发生,从而减少血液的报废,更好地节约血液资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