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4-11-16

尹家辉

摘要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骨折复位;外固定器;下肢复杂性骨折

下肢复杂性骨折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多发的一种疾病。导致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被重物砸伤、从高空坠落或者是车祸等,一般情况下治疗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很容易导致患者残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软组织缺损或者是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如果骨折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出现感染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40例,采取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男17例,女3例;年龄18~45岁,平均(29.3±13.9)岁。观察组男18例,女2例;年龄19~46岁,平均(28.1±12.8)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诊断标准:本次选择的患者都符合下肢复杂性骨折的诊断,并且都经过CT或者是MRI证实。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采用钢板固定治疗:即在患者的骨折处放入钢板进行固定治疗。②观察组采取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对其进行清创处理,再进行手法复位;闭合性骨折的患者,先进行MRI检查,查看需要固定的位置后,在患者的骨折处插入两个固定针,在放置固定针的时候要和肢体保持平行,放置好支架,再进行MRI检查,注意观察患者的骨折对位情况以及对线等,固定装置。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

疗效判断标准:①优:表示治疗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没有出现畸形疼痛等症状;②良:表示治疗后患者的骨折功能复位、关节活动轻微受限;③差:表示治疗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活动较差,骨折对位差,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总有效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10.0%;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发生率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下肢复杂性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以往临床上主要是采取手法复位进行治疗,然后在骨折的地方使用石膏进行固定,这种方法虽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能使患者的骨折完全愈合,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影响预后。骨折复位外固定是现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进入患者的骨骼,与钢针和骨进行连接,形成比较稳定的空间系统,利用固定器,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牵引、加压等处理,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且该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方便,患者还可以进行功能恢复等锻炼,稳定性较好,不会对患者的骨折部位以及其他组织的血液供應造成影响。其次,骨折外固定器可以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处理,并且同时进行固定,效果显著,固定针的稳定性相对较好,不会松动,安全性更高,对于减少不良反应或者是并发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下肢复杂性骨折的患者,采取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不但治疗后的效果较为显著,还有利于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值得在治疗过程中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