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消眩止晕片对椎基底供血不足型眩晕的临床药效研究

时间:2024-11-17

武倩 刘正淑 孙荣

摘要 目的:探讨消眩止晕片和强力定眩片治疗椎基底供血不足型眩晕的疗效。方法:收治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不同程度眩晕患者242例,平均分为A、B两组。A组给予消眩止晕片治疗,B组给予强力定眩片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fP<0.05)。结论:消眩止晕片对中度以下的眩晕治疗效果较好,对后交通型脑缺血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强力定眩片。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消眩止晕片;临床药效

本研究拟与临床使用较多的强力定眩片对比,观察消眩止晕片在单药使用时对血管性眩晕的止眩效果和药物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收治自发眩晕、视物旋转患者242例,结合脑血管CT造影(CTA)或脑血管超声(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并诊断为血管源性眩晕,排除颅内占位、前庭系统器质性病变、颈椎病及精神病患者,且患者意识清楚,一般状态较好。其中男125例,女117例;年龄35~75岁;病程1~3年;其中伴发恶心、呕吐182例,耳鸣、耳聋78例,肢端麻木79例,合并高血压68例,高血脂92例。患者均有服用药物治疗眩晕的临床指征。按照“眩晕主症及次症轻重程度分级表”将治疗前的患者按轻(+)、中(++)、重度(+++)眩晕随机分配,A组121例(轻度41例,中度40例,重度40例),B组121例(轻度41例,中度40例,重度40例)。

方法:A组给予消眩止晕片5片肷,3次/d;B组给予强力定眩片6片/次,3次/d,均为单药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药物安全性评价:随访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患者在被观察期间均尽量避免长期服用其他药物,如不良反应明显立即停药。主观评价参照1993《中药新药治疗眩晕的临床指导原则》观察主症改善效果并评分。①痊愈(2分):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②缓解(1分):眩晕及伴随症状缓解但未消失;③无效(0分):眩晕及伴随症状无明显改善。结合副症对照两药单独使用的临床效果。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处理,观察正态分布规律,等级资料的统计采用X2檢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校正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基础影响因素影响,组间基础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对不同程度眩晕症状改善的有效率有差别,A组中度以下眩晕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较B组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两组药物治疗总疗效对比:结合患者合并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其他临床症状分析,A组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两组对眩晕患者药物治疗前后效果评价:消眩止晕片和强力定眩片对不同症状的治疗效果,心电图S-T段改变提示存在心肌供血不足,见表3。

不良反应例数统计:A组发生恶心、胃肠道不适的药物不良反应2例(1.65%),B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l例(0.8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停药后症状明显缓解,无其他后遗症状。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的常见病之一,好发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人群。椎基底动脉发育不良、动脉粥样硬化、骨质增生压迫通过椎间孔的椎动脉等因素导致血管狭窄、迂曲,血流量不足而出现脑缺血、缺氧,临床上出现眩晕、视物旋转,合并梅尼埃综合征时有耳鸣及听力下降等一系列症状,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液供应、降低血液黏稠度是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主要临床治疗方法[1,2]。

消眩止晕片的动物研究表明[3],该药能显著提高大脑在急性脑缺血情况下的功能维持时间和耐缺氧能力,且可减轻缺血型脑水肿的含水量和血管通透性。本试验对比强力定眩片的治疗效果,在分级研究中可见,消眩止晕片能改善不同程度的血管性眩晕,以轻、中度患者的效果最佳,自身纵向比较可见重度眩晕的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但效果较轻中度患者稍差。而药物总有效率结果提示消眩止晕片较强力定眩片对改善血管性眩晕及其合并的恶心、呕吐、耳鸣、耳聋更有效。消眩止晕片的药理机制研究表明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4],并增加动脉血管顺应性,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抑制炎症早期渗出并阻止血栓形成,其中的天麻成分对血管性眩晕的治疗效果较好[5,6],消眩止晕片长期服用可防治脑缺血损害,解除主动脉痉挛,血管通畅度增加保证了供血充足,有效减少血管性眩晕、镇静,缓解恶心、呕吐及微循环障碍,与强力定眩片比较,二者的天麻含量存在差异,这也是导致两种药物治疗效果差异的重要原因[7]。

消眩止晕片的中医药理在于除湿健脾,豁痰化瘀,对兼有血瘀、脑动脉硬化所致的眩晕有较好疗效。正符合解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对眩晕合并的其他症状统计分析表明,消眩止晕片主要改善脑血管供应,血供丰富且满足后循环需要时,合并的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均可得到缓解,因消眩止晕片中的火炭母、鸡矢藤、天麻等对化解梅尼埃病的局部血流瘀滞、淋巴回流受阻有一定作用。消眩止晕片经过口服用药,入血吸收后到达心脏,也能改善冠状动脉痉挛或狭窄所致的供血不足,缓解心肌缺血,原因在于消眩止晕片中的天麻成分可降低外周阻力,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8]。

综上所述,消眩止晕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血管性眩晕的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麻琳瑜.消眩止晕片联合西比灵治疗眩晕60例[J].中国药业,2012.21(10):73.

[2]郑延红,高从军.强力定眩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5(12):272-273.

[3]黄家政,陈万群,郑振源.消眩止晕片对实验动物脑缺血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02,12(2):105-108.

[4]黄家政,陈万群,郑振源.消眩止晕片的药理作用研究[J].四川省生理科学杂志,1999,21(4):32.

[5]竺江玲.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眩晕46例疗效观察[J]国际论坛,2011,26(4):25.

[6]胡盛松.HPLC法测定消眩止晕片中天麻素的含量[J].中医药导报,2008,14(6):110 -111.

[7]王汉平,杨志灵.HPLC法测定强力定眩片中天麻素的含量[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4):88.

[8]常维芳.强力定眩片治疗中枢性眩晕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 1,31(6):431-43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