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72例分析

时间:2024-11-17

虞和忠

摘要 目的:探討胃食管反流病的误诊原因及防范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胃食管反流病误诊患者72例的病例资料。结果:经胃镜检查、质子泵抑制药试验,明确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给予改善生活方式、质子泵抑制药联用促进胃肠动力药治疗,72例患者治疗有效率91.67%。结论:部分胃食管反流病的以非典型食管症状和(或)食管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建议临床医生应该细致地采集病史、体格检查,通过胃镜等相关检查或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试验,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防范措施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或呼吸道所致的症状和并发症[1]。烧心和反流是该病的典型食管症状,但临床上许多病例并无上述典型食管症状,而以不典型症状,如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胸骨后异物感等为表现,甚至仅以食管外症状,如咽干、咽痛、慢性咳嗽、哮喘等症状为主,包括首发症状,容易导致漏诊或误诊。本文对2012年7月-2017年6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发现误诊的72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7月-2017年6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发现误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72例,男38例,女34例,平均年龄52.4岁。一直在基层医疗机构(镇、乡卫生院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58例,先后就诊于基层医疗机构、县级医院24例。其中35例患者因反复出现咽干、咽痛、咽部异物感及堵塞感、声音嘶哑、吞咽不适等症状,误诊为慢性咽喉炎;12例患者因胸痛症状,误诊为心绞痛;18例患者表现为干咳、喘息、气短等症状,外院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7例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在外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上述病例均在原就诊医疗机构,按所误诊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或病情反复。误诊时间6~52个月,平均16个月。

方法:72例均常规进行口腔、咽部检查,其中52可见咽部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表现;所有72例病例均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其中8例患者心电图示轻度ST-T波改变;7例反复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患者建议到上级医院行胸部CT检查,提示肺纹理增粗;18例误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到上级医院行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均阴性。72例均行胃镜检查,其中44例有食管黏膜糜烂、破损等反流性食管炎表现,其中26例伴胃黏膜糜烂;28例胃镜下无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2周,症状明显改善,结果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①改变生活方式:包括低脂肪饮食、少吃玉米等粗糙食物,晚餐不宜过饱,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浙江地区习惯食用的糯米类制品,如粽子、年糕、麻糍等,建议少吃),睡前3h内不再进食。避免饮浓茶、咖啡,戒除烟酒。尽量避免使用抗胆碱能药、钙离子拮抗剂、地西泮等使食管下括约肌张力降低的药物。对肥胖者建议晚餐后th进行有氧运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并减轻体重,以达到有效的胃排空,减轻胃食管反流。避免腹压增高因素,如用力提重物、下蹲、便秘等。②药物治疗:给予口服奥美拉唑20 mg/次,2次/d或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 mg/d,联用促胃动力药莫沙必利5 mg肷,3次/d,或多潘立酮10 mg/次,3次/d,初始疗程8周。

结果

初始疗程结束后,通过门诊回访或电话随访,有66例患者症状好转或完全消失。但进一步随访发现其中23例停药后症状复发,继续维持治疗,采用按需治疗方案,即出现症状时使用上述药物治疗,待症状消失l周后予以停药。有6例患者症状未见好转,总有效率91.67%。

讨论

误诊原因分析:①由于许多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乡卫生院医疗设施未健全,未开展胃镜、X线、肺功能等检查,诊断疾病往往依据医生个人的主观经验,如果未进行全面、认真、细致的查体,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知识与临床经验不足,或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带有片面性,仅仅局限于食管内典型症状,当患者只是表现为食管内非典型症状或食管外症状时,如果未能将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加以考虑,就有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②胃食管反流病的表现常不典型:许多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因慢性咳嗽、哮喘而常常首诊于呼吸科,或因咽干、咽痛等症状,首诊于耳鼻咽喉科;也有部分患者因胸痛症状,首诊于心血管内科。尽管第8版本科《诊断学》教材中所列咳嗽病因中的第5个病因为“其他因素所致的慢性咳嗽”中包含“胃食管反流病所致咳嗽”。如果由于医生的惯性思维,不全面、细致地采集病史、认真地思考,未做相关的检查,也易导致漏诊或误诊。③一些临床医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临床思辨习惯,本组病例大多误诊时间较长,治疗效果差,医生未能及时根据症状的变化,提出推翻原先诊断的观点和理由,被表面现象所误导,没有找到实质性的依据做出明确的诊断,导致误诊、误治时间长。

预防误诊策略:为了防范胃食管反流病的误诊,建议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长期咽干、咽痛、慢性咳嗽、哮喘或胸痛的患者,如果不能明确具体的原因、症状难控制、常规的治疗方法效果不理想时,应考虑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将胃食管反流病列入鉴别诊断。通过详细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辅助检查,对每一个拟诊的疾病,都要列出支持点与不支持点,把支持点最强和不支持点最弱的疾病作为第一诊断。如按目前诊断的治疗方案效果不明显,应及时做出原因分析,可予胃镜检查等明确或排除诊断。如果在不适宜做胃镜检查或内镜结果阴性的情况下,为避免误诊、误治,可给予PPI试验联合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进胃肠动力药治疗l~2周,如效果明显,亦可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尤其是表现为食管外症状为主者,容易导致误诊。建议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全科医生(常常作为首诊医生)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实践,掌握胃食管反流病的机制、临床特点、诊疗技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刘又宁.普通内科学高级教程[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影像出版社,2017:256.

[2]赵玉沛,吕毅.消化系统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16:8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