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7
周为 张平 龙吟
摘要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干预中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3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心理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体一团体一家属干预模式进行干预。结果:试验组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知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的精神病评定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个体一团体一家属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供患者所需要的社会支持感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恢复。
关键词 社会支持;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精神症状
资料与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38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在保证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年龄19~48岁,平均(32.4土7.6)岁;所有患者均不患有其他器质性疾病或脑部疾病,患者能够配合调查和完成干预程序。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支持,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聆听患者需求,对患者给予心理上的支持。试验组在常规心理支持的基础上,运用社会支持干预。①个体支持:首先由医疗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状况,在患者精神状态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分派不同的且能够满足患者病情要求的医疗人员,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患者心中的忧虑和不良情绪。在了解到患者的想法后,医疗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个人支持,如果患者受到的社会歧视严重,医疗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了解到并不是所有人都歧视患者,改善患者的思维方式,使患者意识到社会的关爱;咨询过程中,患者如果有其他问题,医疗人员应当及时对患者进行解答,使患者不再对未知充满恐惧,积极配合治疗;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个体支持的效果。②团体支持:在治疗过程中,将病情较为相似的患者分为同一个小组,练习患者的社交能力,使患者能够在沟通、交流之间得到关注;由于病患之间都有一定的共鸣,所以将患者作为小组进行自我团体支持具有良好的效果。院方在对患者进行团体支持时,可以在交流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干预。如果患者在交流过程中情绪波动较大,可以由医疗人员对其进行干预,使谈话主题保持乐观和积极,从而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態,进而配合治疗,达到团体支持的效果。③家属支持:由医疗人员对患者家属进行简单的健康知识教育,引导家属对患者在精神以及物质等各个方面予以支持,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帮助,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提高患者的归属感和被关注感;同时医疗人员还应当指导家属如何应对紧急情况,例如患者突发病症等情形;并告知患者家属如何帮助患者自理个人生活,鼓励患者家属与患者进行社会活动或社区活动,提高患者的社会交流度,从而达到家属支持的效果。
评价标准:完成后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生活质量量表(SF)、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患者的病情变化。 统计学方法:本组所有资料均采用软件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方法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0)表示,用X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试验组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试验组的精神病评定得分低于对照组,说明试验组患者症状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l和表2。
讨论
社会支持是指家庭、亲友、同事、社会团体等的支持。研究结果显示[4],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减轻具有不良心理状态和心理应激的反应强度以及持续时间,从而提高受支持人员的心理状态,最终起到预防以及减轻疾病的效果[5]。部分研究结果显示,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有效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并且增加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3]。从目前来看,现代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为伴有社会功能残疾的慢性患者,虽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缓解患者的病症,但药物治疗只是康复措施的一项主要内容,不能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技能,所以需要对患者予以必要的社会支持。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包括对患者心理以及躯体进行综合治疗。所以保证患者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情绪,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社会支持系统与患者的精神疾病发生有密切关系,并且会影响到发病后的发展以及预后恢复。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障碍,难以完成独立的生活和工作,导致其生存质量低下,并且得不到社会支持,所以就会导致精神分裂症愈加严重。
而应用个体一团体一家属的预后支持方式,能够从各个方面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感。个体支持,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了解,使医护人员能够了解患者的需求,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及其治疗有效性。而团体支持能够帮助患者学习如何交流、如何沟通,增进患者之间的交流,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除此之外,患者在交流过程中,还能学习到相关的疾病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更加了解,学会自控,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家属支持能够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并使家属了解患者的需求,使家属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针对性地给予患者相应的关爱,增加患者在家庭中所获得的客观支持度,保证患者的康复[4]。
在患者出院后,可以鼓励患者适当的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5],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增加患者的社会往来,在活动地过程中获得价值和快乐,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应用个体一团体一家属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预后支持,能够提供患者所需要的社会支持感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恢复,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竹华,李秀英,王媛,等.首发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9):821-824.
[2]陈琼妮,刘莉,张丹,等.社会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1):185-187.
[3]陈汝兰,苏保育,杨宇,等.住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4):300-302.
[4]陈树乔,周逸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0):6-8.
[5]王卫君,许菊青,叶爱明,等.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2):30-3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