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7
王英
摘要 目的:探究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全程观察与分析。方法:收治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0例。了解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患病原因,选用全身应用抗生素、激素,局部应用减充血剂滴鼻、咽鼓管吹张等常规治疗方法,并对部分功能合作的患儿实施鼓室穿刺抽液处理。结果:治疗3周后,30例没有出现明显病因的患儿通过实施常规治疗后痊愈26例,有所好转4例;20例出现明显病因的患儿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病因治疗12例,痊愈10例,有所好转2例;没有进行病因治疗的患儿8例中痊愈4例,有所好转3例,治疗无效1例。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窦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病症导致清洁廓清功能异常、咽鼓管堵塞相关,通过对患儿进行病因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质量,降低病症复发率。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儿童病症;病因分析;疗效观察
分泌性中耳炎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鼓室积液、听力下降,主要发病人群为儿童,是儿童听力损伤中的一种常见疾病,是儿童致聋的主要原因之一。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0例,针对患儿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療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做出如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50例,男28例,女22例;单耳患病44例,双耳患病6例;年龄3-15岁,平均年龄8.4岁;病程20d-2.5年;首次患病30例,反复发作20例。发病初期患儿50例均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现象,出现耳堵塞感、耳闷、听力下降28例,伴有张口呼吸、夜间打鼾现象18例,其余4例患儿没有明显症状。耳镜检查结果为患儿的鼓膜呈现淡红色充血、管锥缩短、内陷、变形或者完全消失等现象4例,46例患儿的鼓膜呈现琥珀色或者是淡黄色,部分出现气泡或者是液平面现象。出现慢性扁桃体炎或者是腺样体肥大12例,慢性鼻窦炎8例。纯音测听检查结果为耳听力正常4例,耳传导性耳聋40例,耳感音性耳聋8例,耳混合性耳聋4例。>7岁30例,对其进行纯音测听检查,平均气骨差21dB,平均听阈34dBHL。声导抗检查结果:鼓室导抗图A型4耳,B型46耳,C型6耳。
治疗方法:对28例出现慢性扁桃体炎、无腺样体肥大、慢性副鼻窦炎的患儿进行全身抗生素治疗5-7d,地塞米松治疗3-5d,<5岁患儿用量2.5mg/d,5~10岁用量5mg/d,>10岁用量10mg/d。用含量1%的麻黄素进行滴鼻,2周后如果症状没有明显减轻,需要对其进行咽鼓管吹张治疗,14例年龄较大的患儿通过用抗生素、激素治疗后,中耳腔液依然较多,能够配合治疗者实施鼓室穿刺抽液资料,其中患儿穿刺抽液1次8例,患儿穿刺抽液2次6例。治疗1周后患儿的症状没有完全消除,需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在治疗过程中有20例病因明显且反复发作的患儿,腺样体被刮出除12例,慢性扁桃体炎实施等离子消融治疗12例或者是扁桃体摘除治疗8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8例中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治疗4例,其余8例没有进行任何的病因治疗,仅用常规治疗。
结果
治疗3周后,30例没有出现明显病因的患儿通过实施常规治疗后痊愈26例(86.67%),有所好转4例(13.33%); 20例出现明显病因的患儿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病因治疗12例,痊愈10例(83.33%),有所好转2例(16.67%);没有进行病因治疗的8例患儿中,痊愈4例(50%),有所好转3例(37.5%),治疗无效1例(12.5%)。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发病人群为儿童。儿童咽鼓管解剖结构与生理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咽鼓管咽口处极易堵塞,使中耳腔与咽鼓管之间出现引流障碍,若咽鼓管功能出现障碍,中耳腔氧分压和中耳气体交换将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将上升,增加黏液腺体的分泌物,出现耳渗液,引发分泌性耳炎[1]。
通过试验分析,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是导致鼻咽部黏膜感染、水肿、咽鼓管阻塞的主要原因,其中腺样体肥大表现最为突出,当腺样体增大时,增生组织会对咽鼓管产生机械性压迫,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具有直接影响。本次试验通过对20例反复发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均发现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现象;30例不明病因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并将治疗结果与经病因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病因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未经病因治疗的有效率。
对儿童实施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时,除常规治疗工作之外,还需要对患儿的病因进行综合性分析,根据患儿病症原因,对患儿实施综合性治疗。任何单一治疗方法均无法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尤其是对出现反复发作的患儿实施单一治疗方法,很难对病症的复发进行抑制,只有对患儿发病原因进行系统分析,从中寻找病症原因,进行对症下药,方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2,3]。
本研究显示,从中得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是分泌性中耳炎产生的主要原因,对患儿实施病因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达到预防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的目的。除此之外,患儿家属应灵活掌握咽鼓管间按吹张技术,方便患儿家属能够在家中对患儿进行经常性治疗,增加治疗次数,锻炼患儿咽鼓管的启闭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儿能够尽早恢复健康[4]。由此可见,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实施病因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宝珠.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50例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7,38(9):109-111.
[2]温莉.益气宣窍方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114-115.
[3]邹德勇,黄蓉妮.鼓膜置管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5,37(10):931-932.
[4]尹学金,王选胜.综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296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1):62-6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