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在断肢再植中的应用

时间:2024-11-17

杨浩

摘要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在断肢再植中的应用。方法:收治断肢再植手术患者20例为观察组,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手术治疗;收治断肢再植手术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皮瓣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在断肢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断肢再植;应用分析

肢体在经受断伤之后,血管以及软组织会出现缺损情况,在对创面进行清理之后,通过传统手术无法进行全面恢复,临床上在治疗处理该种症状时主要是通过截肢和短缩手段[1]。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在断肢再植中的应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断肢再植手术患者20例进行研究,对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断肢再植手术患者20例为观察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2-46岁,平均(33.2±2.1)岁;损伤部位为上臂10例,小腿下段6例,前臂4例。2012年12月-2014年11月收治断肢再植手术患者20例为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3-47岁,平均(33.6±2.3)岁;损伤部位为上臂9例,小腿下段7例,前臂4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人院后给予常规皮瓣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治疗。患者人院后,首先评估患者断肢体再植条件,纠正失血性休克症状。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之后再进行移植手术。在控制患者出血症状时,如果可以给予患者止血带,则需要在止血带控制下进行手术。离断平面比较高时,无法应用止血带,需要标记患者近端血管断端,并且需要借助于血管夹进行止血。在手术之前,需要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彻底清洗,之后需要将肢体近端和远端血管断端的损伤段进行修剪[2]。在手术期间尽量不对患者肢体进行短缩处理,在复位之后需要对骨折处进行固定,可以借助于外固定器和髓内钉。如果需要进行钢板内固定,则将螺钉放置在患者骨折两端,之后对神经以及伸屈群肌肉进行缝合,等到患者各项状态稳定之后,建立血液循环系统。对患者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进行常规设计。按照设计方案将皮瓣前外侧进行切开,需要在阔筋膜下将其分离到股外侧肌和股直肌,之后找到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穿支,确定穿支类型,并且沿着轴心线向远端和近端进行解剖[3]。对于不必要的血管需要进行结扎处理。在近端游离适当血管之后完全游离出皮瓣。对皮瓣血运进行30min观察,按照缺损区需要的血管长度进行移植。借助血管量规对血管外径进行预估,按照断端血管的外径选择血管吻合器,通过显微外科镊将血管断端穿过吻合器套环。将吻合口管壁和内膜向外翻转,之后按照三角形方式挂在套环针上,对血管两断端管壁进行检查,还应观察内膜层与套环针的吻合程度,将吻合器手柄按照顺时针进行扭转,合拢套环,之后顶出套环,这样就完成一次血管口吻合。对吻合口的泄露情况进行检查。在镜下对动脉进行手工吻合[4]。如果患者受伤区域出现神经缺损情况,可以将股前外侧皮神经与损伤神经进行吻合。还可以使用腓肠神经,按照缺损神经的粗细作为多股电缆状组合,与受损神经进行桥式吻合。在肢体再植之后或者完成皮瓣修复支护,切开远端骨筋膜室区。在完成手术之后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禁烟酒,输液维持,此外需要进行抗凝,抗痉挛以及抗感染治疗。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对比。治疗效果依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肢体功能评定标准,从肌力、关节活动度、外形、感觉及遗留症状等方面对断肢再植功能进行评分。①显效:骨折部位完善,評分≥80分;②有效:骨折部位愈合良好,评分在40-79分;③无效:骨折部位愈合较差,评分≤39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对照组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治疗期间,观察组中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10.0%;对照组中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3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肢体缺损性不完全离断伤患者,常常会损伤患者的重要血管,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软组织缺损情况,如果针对该类型患者采取传统的手术方式,将无法使患者全面恢复。长期以来,临床都是按照血管吻合的实际需求决定骨骼短缩情况。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可以按照肌肉缺损程度以及神经缺损程度适当短缩骨骼,之后再进行再植手术恢复肢体功能。现阶段,临床上都是借助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对创面进行覆盖,建立血液循环系统,并且使用微血管吻合器对血管进行吻合处理,该种方式操作比较简单[5]。在显微外科当中,显微血管吻合属于基础性技术,并且在带血管缔游离组织移植中具备关键作用,传统吻合血管的方式主要是借助针线进行缝合,该种方式对将患者血管内膜产生较大的损伤,并且在吻合操作方面存在较大的复杂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会对血管通畅情况等产生较大的影响,延长移植组织的缺血时间。微血管吻合器最早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并且在动物实验当中得到证实,血管吻合器能够全面替代手工缝合。在外科手术当中,血管吻合器是应用在游离皮瓣移植手术当中,并且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股前外侧皮瓣具有较多优点:首先,具有较长的血管蒂,长度>8 cm,能够有效吻合受区血管,并且血管管径比较粗大,能够全面保障吻合之后血管的通畅率,不会对重要血管产生影响。其次,由于供区部位隐藏,并且需要切去较大的面积,能够对大面积皮肤缺损情况进行修复,在切取皮瓣之后,不会对外形以及供区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植皮区域面积比较小。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手术治疗,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且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能够较好地对断肢再植中存在的软组织缺损创面进行覆盖,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促使患肢更好地康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伟风.基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的护理对断肢再植病人负性情感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2):216-218.

[2]李松岭.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患者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26(7):86.

[3]马腾,谭宇,孟庆伟.游离皮瓣移植术修复治疗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效果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14(6):29-30.

[4]王伟风.基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的护理对断肢再植病人负性情感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2):216-218.

[5]李小东,王培,谷锐,等.DSA联合双腔Fogarty导管在断肢再植术后动脉危象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7,38(20):3143-314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