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8
吕文琼
摘要 目的:探讨20%甘露醇加地塞米松治疗持续性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持续性高热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20%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f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体温更低,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20%甘露醇加地塞米松治疗持续性高热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持续性高热;20%甘露醇;地塞米松
持续性高热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急性感染所致[1],在急诊科较为常见。持续性高热与多个学科的多种疾病存在关联性,且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加使得人们的体质变弱,出现持续性高热的概率增加。持续性高热具有发病期长、病情控制难度大且容易反复发作等特征,患者的痛苦较大。2013年3月15日-2017年3月16日收治持续性高热患者102例,旨在探究20%甘露醇加地塞米松应用在该病治疗中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3月15日-2017年3月16日收治持续性高热患者102例,以计算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30例;年龄2~48岁,平均(15.51土6.83)岁;其中2—5岁10例,6~10岁12例,11~20岁14例,> 20岁15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2~50岁,平均(20.62±6.89)岁;其中2-5岁9例,6~lO岁11例,11N 20岁13例,>20岁18例。两组各项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予以本组患者抗生素和补液治疗,再予以对乙酰氨基酚口服,进行物理降温等对症治疗。②观察组采用200/0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本组患者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ml/kg和地塞米松注射液20mg,在5~15min内滴完,每隔8h或12h静脉滴注1次。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持续性高热患者的退热情况;②统计治疗前后两组持续性高热患者的体温情况;③统计两组持续性高热患者的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在治疗后24h内退热;②有效:在治疗后48h内退热;③无效:在治疗48h后仍存在发热情况。计算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作为两组临床总有效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临床疗效: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体温情况:观察组治疗前的体温(39.25土0.15)℃,治疗后体温(37.12±0.25)℃。对照组治疗前的体温(39.32±0.17)℃,治疗后体温(38.57±0.42)℃。两组治疗前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降温幅度明显更大(P<0.05)。
退热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退热时间(17.85±4.96)h,住院时间(3.42±1.25)d。对照组退热时间(25.64±5.51)h,住院时间(4.96±1.38)d。组间对比,观察组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t=7.50、5.91,P=O.Ol、0.01)。
讨论
持续性高热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真菌、细菌、病毒等)和非感染性(手术后)[2],且在临床中前者较为多见。在临床上应寻找引起持续性高热的病因,并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针对长期高热原因不明的患者,需谨慎选择特异性强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最小的退热药物[3,4]。
临床上治疗持续性高热的方法包括药物降温、物理降温、温水擦拭、退热贴等,其中物理降温和温水擦拭虽然在短时间能够扩张患者皮肤的血管,使热量散发,但在体温降低后可能出现体温反复升高情况,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另外退热贴有助于散热,但不适合应用在较小的幼儿中。
本次研究中采用的20%甘露醇具有较好的利尿作用、降颅压作用,能够起到暂时退热和解除中枢性高热的功效。另外20%甘露醇能够使因高热所致的脑水肿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消除恶性循环和继发性发热,还能够使自由基、部分内源性致热源在短时间内清除,降低患者的体温,有助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甘露醇联合应用在持续性高热患者的治療中,能够降低颅内压和缓解脑水肿症状,有效调节患者的体温中枢,全身性脱水作用显著,能够使患者全身散热及出汗[6],进而起到较好的降温效果。20%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案同常规治疗相比,具有价格低、使用便捷、安全有效等优势,能够弥补常规治疗中反复出现高热的情况,有助于热程的缩短。
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持续性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治疗后体温情况、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P<0.05),说明20%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总而言之,地塞米松联合20%甘露醇治疗持续性高热患者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能够缩短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王少松.基于厥证理论治疗持续性发热2例[J].中医杂志,2014,55(21):1888-1890.
[2]陈其林.当归补血汤治疗骨科手术后非感染性持续发热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3,45(11):54-55.
[3]陈龙,王文华,朱胜强.静滴低温液体治疗中枢性高热与脑保护的临床研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6):38-38.
[4]刘文利.赖氨匹林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27):145-146.
[5]何阳阳.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处理TACE术后发热的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6):63-64.
[6]黄应希.小剂量甘露醇在小儿高热中的运用[J].宜春学院学报,2014,36(9):66-6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