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8
赵海敏 王焱
摘要 目的:探讨99mTc_MDP SPECT/CT融合显像对少发骨盆病灶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行99mTc_MDP全身骨扫描并行骨盆SPECT/CT扫描的患者108例,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SPECT/CT融合显像对骨盆放射性浓聚灶定位准确性100%。SPECT/CT融合显像的特异性及准确性均显著高于骨扫描(P<0.05)。结论:SPECT/CT融合显像提高了骨盆少发病灶诊断的特异性及准确率,帮助了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合理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MDP;SPECT/CT;融合显像;骨盆病灶
99m锝一亚甲基二膦磷酸盐(99mTc-MDP)SPECT/CT扫描实现了骨功能显像与解剖显像的同机融合,提高了对骨骼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本研究对资料完整的SPECT/CT有骨盆少发病灶的患者108例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9月-2013年11月收治行全身骨扫描并行骨盆SPECT/CT扫描患者108例,年龄31~ 84岁。入选标准:全身骨扫描僅发现骨盆处有难以确定性质的(≤3)放射性浓聚灶的患者。
检查方法:采用德国SymbiaT2型双探头SPECT/CT; MDP放化纯>95%。患者静脉注射99mTc-MDP后2~4h内饮水应达到500~1000mL,检查前排净尿液,在检查床上平躺15~20 min。先全身骨扫描,再以骨盆所示病变为中心行SPECT/CT断层扫描,最后利用工作站软件获得SPECT/CT图像的融合。
图像分析及诊断结果判定:所有图像均由2名具有核医学及CT影像阅片经验的医师阅片,讨论决定诊断意见。通过查阅住院病历或电话了解患者再次影像检查的最后诊断结果,随访时间4~24个月。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6.0软件,构成比(率)的比较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ROC曲线计算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采用95%的可信区间。
结果
患者的临床诊断分类:108例患者的临床诊断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患者有明确的恶性肿瘤病史,93例;另一类是没有明确的肿瘤病史,15例,但有腰腿痛的症状,怀疑有骨转移瘤。
SPECT/CT显像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SPECT/CT显像的定位准确率100%,2例患者是因尿潴留行骨盆SPECT/CT融合显像,其中l例患者骶骨可见溶骨性破坏伴软组织形成;5例患者SPECT/CT显示骨外软组织异常摄取99mTc-MDP,1例定位于右侧卵巢,l例定位于膀胱憩室;l例定位于右侧髂窝,术后病理为胃癌种植性转移灶;2例定位于右侧回盲部,6个月后随访的骨扫描放射性浓聚消失;尿液污染皮肤3例;余98例患者122个骨盆病灶主要分布在髂骨、骶骨,其次是坐骨和耻骨;骨良性病变:退行性变13个病灶,外伤骨折21个;骨转移瘤病灶93个,其中溶骨性78个,成骨性15个。随访98例患者122个骨盆病灶,转移瘤病灶86个,良性病灶36个,骨扫描中假阴性病灶6个,假阳性病灶18;SPECT/CT扫描中假阴性病灶3个;假阳性病灶7个。SPECT/CT融合显像的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骨扫描(X2=4.29,7.56;P均<0.05);SPECT/CT、同机CT断层及骨扫描3种检查方法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47、0.944、0.964,95%的可信区间分别是0.653~0.826、0.883~0.979、0.909~0.990。
讨论
首台SPECT/CT于1998年由美国GE公司推出,实现了SPECT代谢图像与CT解剖图像的同机融合,两者优势互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1]。国内外的研究显示了SPECT/CT扫描可以提高肿瘤患者骨显像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及准确性[2],特别是对于脊柱等单发病灶[3],未查阅到SPECT/CT对骨盆少发病灶鉴别诊断价值的文献报道。本研究显示行SPECT/CT扫描可以降低膀胱内的放射性对骨盆病灶的影响,且比其他技术简单易行[4]。本研究发现4例患者骨外软组织异常摄取MDP,1(25%)例为恶性病变,3(75%)例为良性病变,文献亦报告骨外软组织异常摄取MDP包括良、恶性病变,其常见机理为迁移性钙化[5]。本研究显示76%的转移瘤位于骶、髂骨,值得注意的是髋臼上方的髂骨早期转移瘤容易被误诊为良性病变。本研究中SPECT/CT诊断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89.7%、98.1%,明显高于全身骨扫描的诊断符合率且有统计学意义,PET/CT显像能发现较多的骨转移病灶,但因为价格较昂贵,临床上应用较少。
全身骨扫描能发现骨盆有少发MDP浓聚灶,提高骨盆病灶的诊断准确率,核医学医师应仔细询问病史、外伤史及放疗史等。国外有学者报道[6],骨转移瘤一般不发生在放疗过的部位,特别应注意骨转移瘤有时为恶性病变的首发症状。适当加做骨盆SPECT/CT断层显像,可大大提高病灶的定位准确性及诊断的特异性、准确性,帮助临床医生制定更合理的个体化治疗决策,避免过度治疗对患者造成的损伤。
参考文献
[1]张永学.核医学(八年制及七年制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8.
[2]Franc B,Myers R,Pounds T,et al.Clinicalutility of SPECT-(low-dose) CT versusSPECT alone in patients presenting for bonescintigraphy[J].Clin Nucl Med,2012,37:26-34.
[3]李伟,屈婉莹,李威,等.SPECT/CT骨显像鉴别诊断脊柱良恶性病变的价值[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2,22:343-345.
[4]Thientunyakit T,Taerakul T,ChaudakshetrinP,et al.A comparison of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half-time SPECT and multipla-nar pelvic bone scan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bladder artifacts[J].Nucl Med Commun,2013,34:233-239.
[5]Oppenheimer A,Onyedika C,Freeman I¨MDP uptake in 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and Krukenberg tumors from mucinous ade-nocarcinoma[J].Clin Nucl Med,201 1,36:235-236.
[6]Thanapprapasr D,Nartthanarung A,Likit-tanasombut P,et al.Bone metastasis in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over a lO-year period[J].Int J Gynecol Cancer,2010,20:373-37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