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会计人生的定位、基础与发展

时间:2024-04-24

于玉林

【摘 要】 会计人生要有定位,定位起航才有目标。人生定位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干好一行,行行出状元。人生要夯实基础: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人生有所发展:探索改革与创新。坚持自律,自律修养提高自律水平,自律的同时还需要他律。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促进人的成长和社会进步。

【关键词】 会计; 会计人生; 会计人生定位; 会计人生基础; 会计人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4-0122-10

一、人生定位:干一行,爱一行

(一)会计人生要有定位:起航有目标

1.会计人生定位

人的一生,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美满幸福的人生。人生是“人的生存和生活”①。也有人说人生是人类渴望健康生存和享受生活的过程。

会计人生,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职业工作的过程。会计职业包括企事业会计实际工作、注册会计师工作、会计教育工作和会计科研工作等。有的会计人生只从事一种会计职业,有的从事多种会计职业工作。从事会计职业工作过程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终生从事会计教育工作或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如学校很多老师是终生从事会计教育工作;有的现在从事会计教育工作或从事会计实际工作,至于今后做什么工作还需要再等待、看时机。当人们步入会计这一行从事会计工作,一般都在盘算着怎样进行会计工作,对自己有什么要求。这实际上是自己要对自己从事的会计工作有一个定位。

定位,是“把事物放在适当的地位并作出某种评价”②。定位不仅是一个概念,而且是一种理论。定位理论最初是由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艾·里斯(Al Ries)与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提出来的。里斯和特劳特认为,“定位是你对未来的潜在顾客的心智所下的工夫,也就是把产品定位在你未来潜在顾客的心中”。20世纪70年代,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开创了营销史上著名的“定位理论”;80年代引入到企业战略,作为战略的核心,开创了竞争战略;进入21世纪,“定位理论”在国际上不断扩大影响,随着2002年成立特劳特中国公司,也极大地推动了定位理论在中国的传播。③ 在经济社会现实生活中,不只是对企业战略、经营、产品等要有定位,对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员也需要有定位,如会计人生定位。

会计人生定位是会计人员对所从事的会计职业,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根据主观条件和客观需要选择具体的会计职业,并通过会计工作实践能达到的地位。会计人员地位体现为各种具体目标。会计人生定位具有以下特点:主观性,是个体人生观和综合能力的反映;客观性,是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本行业建设的需要;目标性,是个体为之奋斗的理想(成果);相对性,随主客观条件的变化相应人生定位发生变化及行业或具体职业、职称、职务发生的变化。

会计人生有了正确的定位,就成为一生追求的目标,激发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个人的梦想和定位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2.会计人生定位的选择

人生定位是一个过程,幼儿和小学时期是对未来人生充满美好的启蒙阶段,中学时期是人生定位有大致倾向的阶段,大学时期是初步定位方向阶段。人生定位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现实、国家需要和个人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接受学校教育期间,人生定位方向选择按学科性质定位分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按国民经济行业定位如农业、制造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等行业,按职业定位如管理人员、研发人员、教师、设计师、财务会计人员、律师、编辑、医生、工程师等。在选定会计行业的前提下,还需要有进一步的定位。

会计定位选择有不同的类别。会计人生定位可以自主选择,选择的类别一般有:按职业性质,有会计教师、会计研究人员、企事业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按职称地位,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或会计员、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按教学类型,有教学科研型、以教学为主的教学科研型、以科研为主的科研教学型;按层次性,有主要学科、跨学科、专门化方向;按职务地位,有会计员、组长、科长、处长(部长)、总会计师(财务总监);按工作内容,有单项工作和综合工作、核算工作和管理工作、专业工作和跨专业工作;按时间,有终生定位和阶段性定位等。

会计定位选择的原则:会计定位是一件大事,不能凭一时热情或冲动,应冷静思考,科学判断,遵循以下会计定位原则:客观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需要,相应从事会计职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可行性,个体具有的综合素质及在某方面专业方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的水平,从事会计职业单位的运行条件;挑战性,挑战自我,向定位的目标奋勇前行,挑战对手,使对方与自己竞赛,挑战与机遇并存,可能存在风险,能承受风险,化险为夷,有能力采取相应的措施;前瞻性,展望未来发展的前景,个体素质提高的程度,发展的基础及其难点、热点、重点和前沿,客观条件的变化,与国际会计发展的关系,相应制定规划,确定发展目标与实施措施;坚持性,受到干扰能抗干扰而前进不是受干扰而停止,遇到困难能迎难而上不是知难而退,遭到失败能抱着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心态而不是失败成了结束之因,综合各种情况的发生能坚持前行。

会计定位的实际选择,由于会计人生定位的多元性可供定位选择,目标的层次性有总目标及其为实现总目标的具体目标或过程阶段目标,因而会计人员人生定位的选择应该慎之又慎,根据会计定位选择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选择相适应的人生定位及其目标。需要指出,会计人生定位目标,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大家关注的是对社会的贡献,有关名誉的大小和钱财的多少只是人生的伴生品,不是定位追求的目标,只追求名利,其害无穷。

(二)干一行,爱一行:快乐的人生

人生选择定位会计行业,就应该干会计这一行爱会计这一行。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爱会计这一行?在不同时期会有多种回答。早期,有人说,“我从小就喜欢会计,我爷爷就是老会计,在工厂管钱,谁也离不开他”;也有人说,“听别人讲,会计是企业管家人,厂长不在,会计当家,会计是二当家”。现代时期,有人说,“会计是企业的中枢神系统,健康运行,企业会兴旺发达,不良运行,会使企业停滞不前甚至衰败”;也有人说,“会计是企业现代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它运行得好差,影响或决定企业效益的高低”。这说明爱会计这一行是由于会计很重要。干会计这一行爱会计这一行,主要是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和会计教育工作者。

爱会计这一行缘于“会计是企业的神经系统”,是企业的主体部分,会计这个中枢神经系统(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接受企业各方面传入的信息,按照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整合加工后,成为集成的分门别类(财务会计指标体系)的财务会计信息,储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成为财务会计信息库,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方面使用,推动实施会计信息化。

基于会计是企业的神经系统(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会计核算信息传导功能和会计管理信息反射管理功能,使会计人干会计这一行爱会计这一行。爱会计这一行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有一个过程,在“干”中逐步加深对会计的认识。爱会计这一行,主要是会计有可爱之处:(1)会计是当家理财的管家人;(2)会计是精打细算的高手;(3)会计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勇士;(4)会计是守法执法的标兵;(5)会计是反腐防腐的战士;(6)会计是美容(平衡美,数字美,图表美)工作者;(7)会计是提供信息资源的信息库;(8)会计是出谋划策的参谋;(9)会计是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能人;(10)会计是维护合法权益的卫士。

会计教育工作者主要是会计老师,在对企事业会计工作有全面认识并热爱会计这一行的基础上,也会热爱会计教育这一行,为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高级会计人才而感到骄傲。

当会计人生遇到困难、挫折或失败时,会产生种种遐想,甚至会怀疑,还爱会计这一行吗?在这种困境下,会计人会勇敢地面对:人生十八湾,湾湾向前看,总结经验与教训,继续干好这一行并爱这一行。当会计人生取得一定成就受到表扬时,有人会在成就面前骄傲自满,保住荣誉,停滞不前,但头脑清醒的会计人,会在成绩面前找差距,比先进找不足,在工作中找潜力,继续前进,度过快乐幸福的会计人生。

(三)干一行,干好一行:行行出状元

在爱会计这一行的基础上,必须干好会计这一行,要干好会计这一行只有愿望不行,还需要下大功夫,刻苦认真地学会计这一行与专会计这一行。

1.学一行

学什么?会计工作与会计学的内容,涉及企事业经济活动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收回和分配的资金运动及其相关方面,与企事业单位内部和外部各方面发生各种关系,因而学习的内容很多,在学好会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与之相关的审计、统计、财政、税收、银行、保险、证券、会计法规及其相关法规,还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向谁学?向会计及其相关的知识载体、单位、个体、行为、活动等方面学习,诸如向书本学习,向报刊学习,向文件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先进的单位和个人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经验和教训学习,向挫折和失败学习等。学习的范围,包括国内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个方面。

怎样学?建立学习型会计组织,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提倡个人终身学习。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学习,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从一般学习到专题深入钻研,学理论与方法,学立场、观点与方法,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2.专一行

学会计一行需要专会计一行,在博学的基础上需要专深。会计博学专深内容包括:会计学科,其中会计原理(基础会计、会计基础、初级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高级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会计理论,其中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应用理论等;会计研究,其中科学研究基础知识、会计系统研究方法、会计实证研究方法等;会计制度体系,其中会计法规体系、会计规范性文件、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等;会计核算系统,其中会计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表、会计信息披露等;会计管理(价值管理),其中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利润管理、其他管理等;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其中会计核算体系、财务会计指标体系、财务管理(会计管理)体系等;会计写作,其中会计学术论文、会计工作总结、会计调查报告、会计专题研究等;会计活动,其中关注会计的重点、热点、难点、创新点和前沿等。专的标志:牢固地掌握基础理论、会计方法;系统地应用会计法规、会计准则;正确地处理会计实务和会计关系;熟练地操作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3.干好一行

学一行、专一行的目的,在于干好会计这一行。企事业会计工作干好的标志:当家理财,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守法执法,反腐防腐,尽职尽责,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出谋划策当好参谋,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合法权益,完成工作任务。

学校会计教学干好的标志:德育为先,在教学过程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能力为重,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高级会计人才。

4.行行出状元

在社会上,“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是指各行各业都可以出杰出人才,成为专家。三十六行是“肉肆行、宫粉行、成衣行、玉石行、球宝行、丝绸行、麻行、首饰行、纸行、海味行、鲜鱼行、文房用具行、茶行、竹木行、酒米行、铁器行、顾绣行、针线行、汤店行、药肆行、扎作行、仵作行、巫行、驿传行、陶土行、棺木行、皮革行、故旧行、酱料行、柴行、网罟行、花纱行、杂耍行、彩兴行、鼓乐行和花果行”④。干会计这一行,同样可以出杰出人才,成为会计专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六条规定:“对认真执行本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作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奖励。”财政部制定《全国先进财会工作集体和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2007年),据此,财政部和各省(市)直辖市地区、各部门,多次评选表彰不同层次的先进财会工作集体和先进会计工作者。例如,2007年财政部表彰了20名全国杰出会计工作者和25名全国优秀会计工作者,2009年财政部组织评选出2009年度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10位杰出总会计师。同时,各地区和部门也评出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先进会计工作者。这些先进会计工作者都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遵守财经纪律,会计基础工作扎实,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作出显著成绩的优秀会计工作者。

二、夯实基础:三维基础日积月累

会计人生定位干会计这一行,就要干好这一行,打铁还得自身硬,因而需要夯实会计基础,为干好这一行创造坚实的条件。会计基础从三个角度夯实,包括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

(一)会计实践基础

会计实践是会计人员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以相关的规范为指导,按照确定的目标,运用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工作的活动。会计实践的内容,按其性质包括会计工作实践、会计教学实践和会计研究实践。会计工作实践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为完成一定的任务,采用相应的方法,对会计事项进行核算和管理的实践;按其内容的性质,包括会计核算工作实践、会计管理工作实践和会计组织工作实践。会计教学实践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会计教学活动中,采用现代教学方法,教与学相互促进,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实践。会计教学是培养会计人才,完成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途经,会计教学实践按其实施地点分校内会计教学实践和校外会计教学实践;按其组织形式有会计课堂教学实践、会计实习教学实践、会计实验(会计实训)教学实践和社会调查教学实践等;按其学科性质有会计原理教学实践、财务会计教学实践、管理会计教学实践、成本会计教学实践和财务管理教学实践等。会计研究实践是会计研究人员运用一定研究方法,探讨会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过程的实践,在学校、实际工作单位和研究机构,开展会计科学研究都是必要的。

会计实践按其形式有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直接实践是自己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是对会计实践的自觉认识。会计人员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是丰富的,有的是按国家规范具体执行,有的是结合本单位特点贯彻实施,有的是结合创新精神实行,对这些实践活动一般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属于零星的、表面的、片面的东西。对客观存在的会计实践,使之上升为系统的、本质的、全面的自觉认识,需要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自觉地采用定期总结和不定期专题研究的方法去认识它,揭示客观事物的性质、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依据或措施和途径,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以形成自觉对会计实践的认识。间接实践不是自己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而是从报刊书籍中获得的他人的实践。会计实践对人的认识是重要的,但一个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都亲自实践,需要利用书籍、报刊、电子信息等媒体,通过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间接地去了解与认识会计实践。对间接会计实践同样需要进行理性认识。

处于工作状态的会计实践,是一种呈现外在现象的工作动态过程,给予人们一种感性认识,还不能成为干好会计一行的基础,因而需要截取一定时期的会计实践,使其积累零星、片面的经验,揭示其性质、基本特征、功能,系统化为一般经验,进而揭示其发展趋势和规律,系统化为一般理论,才能使其成为干好会计一行的基础。这是因为:(1)对会计工作实践而言,在对会计实践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会计理论),包含了会计需要实现的目标,会计具有的基本职能,组织会计核算的程序,实施会计管理过程的环节,处理会计关系的基本要求,规范会计行为的准则等。具有会计理论的基本功能,才能使会计实践成为干好会计工作的基础。(2)对会计教学实践而言,在对会计教学实践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会计理论),包含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教书育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双向交流互动,相互促进;教学内容理论结合实际,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教学方法多样化、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相长等。具有会计理论的基本功能,才能使会计教学实践成为干好会计教学的基础。(3)对会计研究实践而言,在对会计研究实践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会计理论)包含:揭示会计工作规律,完善会计理论与方法,更新会计理论与方法,发现先进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创立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移植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继承优秀的传统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借鉴国外有用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发展会计教育事业等。具有会计理论的基本功能,才能使会计研究实践成为干好会计研究的基础。

(二)会计理论基础

会计理论是会计主体在会计实践活动中借助一系列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和结构,对会计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系统而全面的并具有条理性和综合性的理性认识的知识体系。会计理论按其内容的作用划分为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应用理论和会计开发理论。

(1)会计基础理论是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运用其他科学知识,阐述会计领域会计运行规律的理论。会计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会计一般基础理论,如会计系统理论、会计本质理论、会计对象理论、会计职能理论等;会计核算基础理论,如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假设)理论、会计核算准则理论、会计信息理论、会计核算体系理论等;会计管理基础理论,如会计管理体制理论、会计管理系统理论、会计目标管理理论等。(2)会计应用理论是以会计基础理论为依据,运用其他科学知识,阐述会计基础理论在会计实践中创造性运用的技术基础性理论。会计应用理论的内容是会计基础理论的深化,是有关会计实践中某些问题的理论。会计应用理论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复式记账理论、会计科目或会计账户理论、资产核算理论、成本核算理论、利润核算理论、会计预测理论、会计决策理论、会计监督理论等。(3)会计开发理论是运用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及其他科学知识,阐述创造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理论。在会计领域运用高科技的条件下,如在会计工作的核算和管理方面的开发、在会计教育方面运用电子技术的理论,以便在会计工作中不断地使用新的核算与管理的计算机软件和其他新技术手段。此外,会计理论体系按内容的作用还可以分为会计核算理论、会计管理理论和会计体制理论。

会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是干好会计的理论基础,在会计各方面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促进会计更好地发展。会计理论是干好会计的理论基础是因为会计理论具有以下功能:(1)认识功能,依据会计理论认识客观会计事物。会计理论是理性认识的理论形态,以一定的会计理论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发展过程及其规律,解释会计事物的现象、特征、联系、运动和发展变化过程。(2)指导功能,依据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实际工作。理论是行动的向导,在一定理论指导下,依据会计理论具有的特征而提出各方面理论知识,组织会计实际工作。(3)预见功能,运用会计理论对未来和未知的会计事物作出预测。依据会计理论,根据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客观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从已知会计事物出发,考虑未来期间各种因素的可能变化,逻辑地推论未来期间会计事物可能出现的情况、特征、关系和发展趋势等在未来时期会计理论建设的状况和水平。(4)规范功能,运用会计理论质的规定性,以其是什么、为什么的理论为标准,规范会计人员在一定方面会计活动过程中的会计行为。(5)教育功能,运用会计理论进行会计教育。在会计教育中,通过设置各种会计专业课程,以会计理论知识形态进行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正确的认识。对待会计理论要:一学(是什么),二研(为什么),三用(怎样用)。

(三)会计方法基础

在会计工作、会计研究和会计教学中,为完成工作任务、研究任务和教学任务,相应地都要采用一定的方法。会计方法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为完成会计任务而采用的手段。会计方法按操作性分为会计方法论、会计一般方法和会计专门方法。

会计方法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会计方法的基础理论。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方法论,联系方法缘于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联系是客观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发展方法缘于世界是永恒的发展过程,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联系和发展基本环节的方法是原因和结果方法、必然性和偶然性方法、可能性和现实性方法、内容和形式方法、现象和本质方法等,联系和发展基本规律的方法是对立统一规律方法、质量互变规律方法、否定之否定规律方法等。

会计一般方法是在会计领域的会计工作、会计研究和会计教育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会计一般方法有会计观察方法、会计调查方法、会计实验方法、会计抽象方法、会计比较方法、会计分类方法、会计类比方法、会计归纳方法、会计演绎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综合方法、会计数学方法和会计系统方法等。

会计专门方法是在会计领域的会计工作、会计研究和会计教学中具有专门用途的方法。会计专门方法如会计工作的会计科目和账户设置方法、原始凭证填制方法、记账凭证编制方法、会计账簿登记方法、会计报表编制方法、财产清查方法、材料核算方法、成本计算方法、利润计算方法、经济批量法、量本利分析法等。

会计方法是完成会计工作任务的手段,是干好会计的方法基础。会计人员熟练地掌握和正确地运用会计方法,可以正确地进行会计核算,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信息;实施全面过程管理,加强价值管理和事务管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正确处理各方面会计关系,维护会计权益;提高会计科研水平,推进会计学科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

三、有所发展:探索改革与创新

会计人生干一行要干好一行,通过探索改革与创新,要有所发展。会计发展是永恒规律,改革与创新是会计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探索会计改革

会计改革是把会计事物中旧的有问题的,不合理的、落后的部分改成新的合理的、先进的部分,能适应客观会计环境和促进会计事物发展的过程。通过会计改革,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规范会计行为,保障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经济秩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改革是会计发展的重要规律,不是对原有会计的完全否定,而是对原有会计需要改革的内容进行的自我完善。

在会计工作中,存在着会计关系与会计力、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基本矛盾,对这两对基本矛盾是通过改革的自我完善予以解决的。会计关系与会计力矛盾中的会计关系是会计人员依附一定产权,按照自身职责,在会计工作中形成的会计主体与单位外部和内部各方面发生的经济社会关系。会计力是会计人员利用会计手段,处理会计事务的能力。会计力是一个系统,会计人员是会计力的主体,会计手段包括会计工具、会计规范等,会计事务是会计对象所体现的经济活动。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矛盾:会计理论是反映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方法、会计体制、会计市场、会计法规、会计教育、会计研究等方面的理论,会计实践是会计人员在各种会计工作中处理会计事务的实际活动。会计关系与会计力、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基本矛盾,表现在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这两对基本矛盾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是通过改革的自我完善予以解决,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会计模式,促使会计关系能提升会计力。会计理论能指导会计实践,以便会计事业得到更大的发展。会计改革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各种会计关系,提高会计力,更好地发挥会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会计改革的动因是由于原有的会计关系与会计力产生矛盾,会计关系影响了会计力的发挥,或会计力的提升需要改变会计关系。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产生矛盾,会计理论影响了会计实践的发展,或会计实践的发展需要有相适应的会计理论指导。其具体原因表现为会计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会计改革。

会计改革的总目标是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型会计模式,其构成要素包括:建立和健全开放型的会计核算体系、建立和健全知识型的会计管理体系、建立和健全主导型的会计规范体系、建立和健全调控型的会计组织体系、建立和健全综合型的会计人才体系。会计改革是问题导向,即以会计存在问题为改革的切入点,据以引导通过改革达到所确定目标的方向。会计改革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及其相关方面存在的问题。

会计改革的内容,按会计存在问题的性质主要包括:建立和健全现代会计体制、自主地建立和健全结构合理的会计制度体系、建立和健全开放性的会计核算体系、建立和健全知识型的会计管理体系、大力加强会计文化建设、重视生态环境会计建设、建立和健全会计人才体系、全面推行会计信息化建设、加快完善现代会计市场建设、深化会计教育综合改革等。

会计改革的途径,要依据会计改革建立中国特色会计模式的总目标,沿着会计改革问题导向,针对会计改革内容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选择会计改革的途径。改革途径不是对每个问题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改革,而是在会计的总体上探讨对问题改革采用的一般方法,针对存在问题的性质和内容,选择相应的改革方法(途径),会计改革的途径主要是创新。⑤

(二)探索会计创新

会计发展最重要的途径是创新,矛盾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通过创新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会计发展需要创新的动因,是客观事物发展的新需求与会计原有水平供给之间的矛盾。会计创新是会计人员及其相关人员在一定时空和环境条件下,以特定的方式和方法,在会计及其相关的实践过程中有效地解决会计领域各方面问题的创造性活动。会计的创造性活动,通俗地说,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是扬弃与发展的过程,发扬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抛弃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创造新的事物。会计创新的本质是发展,发展是创新的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创新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会计事业的发展。会计创新是有利于发展的,对理论、制度和技术等的发展都能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会计创新的内容与对会计的认识相关联。对会计的认识,要从国家宏观层面观察,会计不仅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的计量会计(如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会计等),也包括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的非计量会计(如会计哲学、会计伦理学和会计心理学等),因此,会计就是一般所说的“大会计”(包括计量会计和非计量会计两大部类)⑥。相应会计创新的内容也就是大会计所包括的范围。

会计(即大会计,下同)创新的内容,可以根据会计创新的需要,按照不同的标志划分。(1)按其构成要素的计量性包括:计量会计部类,如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等;定性(非计量)会计部类,如会计哲学、会计逻辑学、会计伦理学、会计行为学、会计心理学、会计文化学、会计法学、会计方法学、会计史学等。(2)按其构成要素的性质包括:会计工作、会计市场、会计研究、会计思想、会计教育等。(3)按其国家主导管理型会计模式构成要素包括:会计核算体系、会计管理体系、会计规范体系、会计组织体系、会计人才体系等。

会计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创新,但从主体性、重要性和基础性等原则出发,会计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工作创新、会计体制创新、会计规范创新、会计方法创新、会计理论创新和会计教育创新等。(1)会计工作创新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实践过程中对有关财务会计方面的内容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会计工作创新的内容主要有:会计定位、会计模式、会计职能、会计工作内容、会计程序、会计方法、会计工作现代化、会计信息化等。(2)会计体制创新是对会计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进行的创造性活动。(3)会计制度(广义)创新是对法规体系(会计法律、行政会计法规、地方会计法规、会计规章)、会计规范性文件和企业自制内部会计制度等进行的创造性活动。(4)会计理论创新是在继承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的创造性活动,主要有会计基础理论创新、会计学科创新和会计专题创新。(5)会计方法创新是为进行会计管理、实行会计核算、开展会计研究、进行会计教学、完成相应会计任务而采用的手段进行的创造性活动,重视会计技术创新。(6)会计教育创新是对会计教育的目标、内容、体系、方法、手段、规模、形式、水平、地位和条件等进行的创造性活动,重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会计创新需要会计人员解放思想,树立创新观念。创新的主体是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会计人员的思想是创新的主导,指引会计创新的方向。会计人员需要解放思想,才能打通会计创新的坦途。“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⑦ 同样,解放思想也是会计创新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陈旧观念、习惯势力、主观偏见和僵化教条的束缚,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破除迷信和盲目崇拜,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实践、勇于探索,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一致。用解放思想这一法宝来激发会计人员对会计发展的新认识,树立创新观念,以高昂的创新精神,通过创新去发展会计事业。

会计创新要有创新素质的会计人才。会计创新人才需要在具有全面素质的基础上达到的基本要求是:要具有坚定的事业心,要树立创新精神,要有专深面广的知识,要学习和掌握创新思维方式,要学习和掌握创新方法和创新技法,要具有各方面的能力,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等。

四、坚持自律:驾驭人生远航

(一)为什么要自律

在人生过程中,各种行为需要有一定约束,不能放荡不羁、为所欲为,对行为的约束有自律和他律,在他律的同时,需要强调自律。

会计自律是行为主体在一定条件下,按照行为标准,对自我会计行为进行约束的过程。这表明:行为主体是某种社会组的一个成员——会计人员;一定条件,是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管束自己;行为标准,是会计规范和个体认定的其他要求;自我行为,是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事务的行为;进行约束,是依据行为标准对自我行为的控制;自律过程,是对自我行为控制到完成所经过的程序。

对会计自律有人存在误解,认为自律是自己套在头上的“紧箍咒”,是自找麻烦、自寻苦恼,没有必要。实际上,会计自律是会计人员具有的一项优秀品质,是主观世界价值观与客观世界需要的统一,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体现。会计自律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自由,是对会计事业发展自信的表现,是调动自我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动力,是推进会计改革创新发展的基础,是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工具,是即时激励会计行为的一种能力,是实现没有压抑感、被动感、自卑感而自觉快乐工作的途径。会计自律不是对少数会计人员的要求,而是对所有会计人员都要求具有的一种品质。会计人员坚持自律,才能驾驭人生远航。

会计自律是按照一定行为标准有意识的会计行为。会计自律的行为标准主要包括:会计法规(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会计规范性文件,企事业自制会计规章制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与会计相关的法规、制度,基础理论和会计理论、会计方法等。

会计自律具有以下特点:自主性,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规范性,按照自律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即时性,伴随的工作过程即是自律过程;基础性,成为发展会计事业的基础;稳定性,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而形成的理性认识和智慧比较成熟和固化;相对性,自律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相应的发展变化,自律的主观性有一定局限性;轻快性,具有自律心态,在工作中消除被动、压抑和紧张情绪,轻松、舒展而快乐地工作。

(二)自律内容

1.基本性自律

(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3)坚持人生正确导向、定位和目标,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干一行、爱一行,干专一行、干好一行。

(5)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力行改革、创新。

(6)以人为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

(7)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实事求是。

(8)自觉学习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遵纪守法,规范行为,维护合法权益。

(9)团结互助,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10)坚持终生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2.会计工作自律

(1)爱岗敬业,热爱会计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执业谨慎,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诚实守信,信誉至上,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2)目标必达,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规划、国家法规和企业发展制定的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会计工作目标,应采取相应措施,充满信心地达到目标。

(3)严格核算,按照规定对企业、事业等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严格进行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精细管理,对反映经济活动的资金运动,实施全员、全过程的会计精细管理,强化会计监督,树立服务观念,加强会计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5)信息真实,按规定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信息,健全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信息真实、不泄露秘密,反对弄虚作假、虚报瞒报、欺上瞒下。

(6)清正廉洁,在会计工作过程中,遵纪守法、公私分明、不贪不占、一介不取、反对腐败、按行自抑,公务活动不接受馈赠和宴请,不用公款旅游,不为利益所诱惑。

(7)客观公正,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坚持标准,从实际出发,作风正派、光明磊落,不偏不倚、不损人利己、不意气用事、不以权谋私。

(8)社会责任,从社会全局出发,企业应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在生态环境保护、社会道德以及公共利益等方面,担当法律责任、经济责任、持续发展责任和道德责任。

(9)法治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据会计法规和相关法规处理会计事务和会计关系,维护合法会计权益。

(10)奋发图强,坚定信念,矢志不移,团结互助,和谐相处,振作精神,谦虚谨慎,崇尚科学,提高技能,辛勤劳动,办事热情,积极主动,以求强盛,持续发展。

3.会计教学自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⑧

(1)全面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会计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想信念、道德、爱国主义、改革创新、荣辱观、公民意识、优秀传统等方面的教育。

(3)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4)爱教敬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提高专业发展水平,诚心施教,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坚持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坚持师德为上,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的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人品学问方面做学生学习的榜样,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6)启发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问题式、创新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热爱专业。

(7)创新教材,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与时俱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确定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更新教材的体系和内容,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的经验、理论、方法进教材,提高教材质量,形成教材内容更新机制。

(8)专业特色,学校克服专业同质化倾向,在会计专业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方法、实验与实习、考试与毕业、科研、社会服务和教学管理等方面,通过改革创新,使其具有独特的模式,取得显著的成就并获得社会认可。

(9)廉洁从教,教师在从教过程中,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淡泊名利,自觉抵制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收受不义之财,不占贪财物,关爱学生,严谨笃学,为人师表。

(10)依法治教,按照教育法规的规定,依法办学,从严治校,认真履行教学和管理职责,尊重教师权利,保障学生受教育权,依法维护学校、学生、教师、校长和举办者的权益,不违法乱纪,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会计科研自律⑨

(1)研究任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应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己任,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敢于学术创新,努力创造先进文化,积极弘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破除科研神密感、畏难情绪、与己无关思想,联系客观需要和工作实际,从多方面选择科研课题,不断攀登科研高峰。

(3)创新研究,大力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加强会计基础和会计应用的创新研究,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在会计模式、会计理论、会计体系、会计学科、会计方法、会计技术、会计制度等方面的创新研究中作出新贡献。

(4)尊重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在学术活动中,必须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5)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提倡在党的领导下,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6)学术道德,坚持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抵制不端行为(剽窃、抄袭、篡改数据、伪造、虚假、谋私、私自署名、评审不公、泄密),尊重知识产权,合理使用他人作品,正确地开展学术评价和学术批评,诚实严谨地与他人合作,不得利用科研活动谋取私利等。⑩

(7)学术引文,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学术论著应合理使用引文。

(8)学术成果,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的学术成果,应注重学术质量,充分重视和借鉴已有的学术成果,学术成果文本应规范使用,学术成果不应重复发表,学术成果的署名应实事求是。

(9)科学评价,学术评价应坚持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学术评价应以学术价值或社会效益为基本标准,学术评价机构应坚持程序公正、标准合理,评审意见应措辞严谨、准确,被评价者不得干扰评价过程。

(10)正确批评,倡导学术批评,积极推进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自由讨论、相互交流与学术争鸣。学术批评以学术为中心,以文本为依据,以理服人。批评者应正当行使学术批评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被批评者有反批评的权利,但不得对批评者压制或报复。

(三)自律修养

自律的成效取决于个体的综合素质能达到自律的标准。提高综合素质达到自律的标准有一个过程,即需要通过修养。修养是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方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逐渐达到自律的标准或要求通过自律达到完善。

修养的目的,是提高自律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便提高自律的成效。自律修养有以下方法:

学习法,有计划地学习与自律标准相关的内容,如会计法规和相关其他法规,会计规范性文件和相关规范性文件,企事业自制会计规章制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其他相关职业道德规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会计理论和其他相关专业理论,与会计相关的经济业务知识等。通过学习自律修养,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强化自律意识,自觉坚持自律。

实践法,依据自律的实践,检验有关自律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是否发挥指导作用;对照自律内容,检验自律的成效性是否有利于推动事业的发展;检验以身作则是否奉公守法依法办事,是否洁身自好保持自己清白。通过检验自律修养,总结自律的经验和教训,揭示存在的问题和潜力,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问题法,在工作中处理会计事务、发生各种问题,如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挥霍浪费、违法乱纪、腐败、犯罪,受到批评、挫折、失败,出现需要改革和创新的新问题等是如何尽职尽责地采取相应措施解决,或还存在什么问题。通过问题的自律修养,从中接受经验、教训和启发,采取相应对策。

反省法,检查自己在自律过程中的思想言行得失。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1}意指每日多次检查自己。自律反省,要检查自律的指导思想、言论、行为和成效。自律反省可采取日常检查、月末小结和年终总结。通过反省自律修养,从中启迪心智,增强信心,坚定自律,养成习惯,持久自律;采取相应策略,健全规则,完善自律,提高自律能力和水平。

(四)自律与他律

自律不能代替他律,在自律的同时,还需要他律。他律是“由自身以外的力量强制约束。”{12}“广义来说,他律指非自愿地执行涵盖道德标准、法律体系(包括惩治和预防)和其他社会规范。狭义来说,他律为除本体外的行为个体或群体对本体的直接约束和控制。”{13}可以说,会计他律作为主体,在一定条件下,按照行为标准,对被作为客体会计行为进行强制性约束的过程。这表明:作为主体,是外在的群体或个体——某种组织机构或管理者;一定条件,是在现场有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管束;行为标准,是会计和相关的法规、规范性文件、政策、职业道德和其他规范;客体行为,是被作为客体即会计人员会计行为;强制约束,是依据行为标准对客体行为进行强制性的控制;他律过程,是对客体行为控制到完成所经过的程序。

他律具有以下特点:普遍性,作为主体是客观普遍存在的;强制性,对被作为客体进行强制性监督;规范性,按照他律标准规范被作为客体的行为;长期性,对被作为客体的行为进行长期的监督。

在坚持自律的条件下,尽管存在自律与他律的过程及其结果基本一致,但从总体而言,对被作为的客体还需要有他律。这是因为:自律的主体因其综合素质的差异,使其自律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极致并完全达到他律的要求;随着客观环境变化相应他律标准的变化,相关的自律标准不能及时地完全相应变化,使自律的成效出现差异而达不到他律的要求;自律主体因思想道德素质的差异,在面对名利、权钱、美色等的诱惑而有不同的影响,会发生自律成效的区别,与他律的要求相背离。一般说,在自律的同时还需要有他律。

自律与他律分别是一个系统,但其构成要素之间存在高度的契合度:两者的一致性,是监督的客体、目标、标准、内容等存在相同的一面;两者的差异性,是监督的主体、形式、方法等存在不同的一面。

自律与他律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自律是他律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有了自律的基础,使他律得以顺利实施,没有自律的基础,他律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他律是自律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来自他律的教育、监督、评价等外部的约束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自律和他律二者不可偏废,重在自律,贵在他律,充分发挥其作用。很多事实证明,一个高度自律的会计教育工作者或实际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个高度他律的遵守者,能在工作中为会计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15)[N].人民日报,2013-11-16.

[2] 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T/OL].财政部网,2011-09-15.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

[4] 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T/OL].百度网,2004-08-16.

[5] 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T/OL].百度网,2007-06-22.

[6] 于来虎,李志源.创新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7] 易纲.什么是创新之本[N].人民日报,2007-09-26.

[8] 本报评论员.论创新[N].光明日报,2005-10-27.

[9] [美]阿尔·里斯,杰克·特劳特.人生定位:特劳特教你营销自己[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0] 宋定国.人生价值[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