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泄泻疗效观察

时间:2024-11-19

谢秋烨 潘俊文 杨宇

doi:10.3 969/j .issn.1007- 614x.2018.5.61

摘要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胆热脾寒型慢性结肠炎泄泻疗效。方法:患者56例经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配合穴位贴敷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其轻中重度症状治疗后的好转情况,评估疗效。结果: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胆热脾寒型慢性结肠炎泄泻总改善率达92.8%。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胆热脾寒型慢性结肠炎泄泻的疗效肯定。

关键词 慢性结肠炎;泄泻;穴位贴敷;柴胡桂枝干姜汤

消化系统常见慢性疾病之一的慢性结肠炎泄泻,其属于祖国医学“泄泻”范围,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甚或泻出如水样为主的病证。根据其病因病机,临床常见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劳倦伤脾等证型,由于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笔者还可见胆热脾寒的证型。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胆热脾寒型慢性结肠炎泄泻56例,对其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获得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胆热脾寒型慢性结肠炎泄泻患者56例,对其采用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16~ 65岁,平均47岁;病程3个月~10余年;入选病例标准均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证型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符合《实用内科学》第12版中慢性结肠炎腹泻诊断标准。中医胆热脾寒证诊断:①少阳胆府:本证见胸胁满微结,或胸闷咳嗽,或胸骨痛,口苦口干,心烦易惊,失眠,恶心、欲呕。②太阴脾寒证:大便溏泻或进食后喜温喜热、易腹泻、遇寒加重、食欲不振、四肢较冷。③舌质淡嫩或胖有齿痕,苔干腻或白腻。

治疗方法:①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柴胡12 g,黄芩10 g,桂枝10 g,肉桂5g,制附子10 g,干姜10 g,瓜萎根12 g,生牡蛎20 g(先煎),甘草10 g。服法:1剂/d,水煎早晚空腹温服,连服7d为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对疗效进行观察。治疗期间忌食油腻、生冷及辛辣之品。②穴位贴敷治疗:木香、小茴香、肉桂、吴茱萸、五倍子等分,打粉,分装,密封备用,用榨汁机将鲜姜榨汁,治疗时取药粉适量与适量生姜汁、凡士林调制成泥状,取6~8g药泥放在6 cm×6 cm透气胶贴中央储药池里,贴在相应穴位上。取穴神阙、中脘、脾俞、胃俞、大肠俞、上巨虚。1次,d,6 h/次,7d为1个疗程。穴位贴敷2个疗程观察疗效。

观察内容:观察主要症状(包括胸胁胀满、口干口苦、大便溏泻)等变化。

疗效判定标准:采用单一症状疗效判定标准对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进行观察[1]:①显效:症状完全消失,②有效: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积分下降≥2分;③进步:症状减轻,1分<积分度下降<2分:④无效:症状未见改善。显效、有效、进步均属于改善,对各主要症状的总改善率进行计算,并评价症状。

结果

显效37例,有效13例,进步2例,无效4例。

讨论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用治“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金匮要略》用本方“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张仲景本意是用来对伤寒发汗复下误治后,邪气入于少阳兼痰饮内结里虚寒之证的患者进行治疗。“复下之”伤中阳,大便当稀。刘渡舟先生,其作为伤寒大家曾用本方对下利腹胀进行治疗,提出“此证为胆热脾寒”之说[2]。脾虽是慢性结肠炎泄泻病位,但肝胆密切参与了疾病的发病过程,由于该病疗程较长、缠绵难愈,加之在临床上对其治疗常用苦寒攻下泄浊利湿法,以致脾胃受寒凉攻伐损伤而出现脾寒现象,使之少阳胆腑郁热脾阳亏损而见脾寒,上热下寒的倾向便出现了,表现为少阳胆热兼太阴脾寒之变局。柴胡桂枝干姜汤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经邪,清少阳胆腑之郁热;干姜温中散寒;桂枝温阳化气,古时桂枝、肉桂不分,故而桂枝、肉桂并用;桂枝配干姜,通阳化阴以畅三焦;制附子补火助阳,增强干姜桂枝溫里暧脾、助脾运化的作用,瓜萎根化痰热、散结聚;生牡蛎软坚散结,兼具重镇潜阳以免温阳暧脾而致火热上炎;干姜配甘草,辛甘化阳以温补脾阳,而甘草又有调和诸药保中护正的作用。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出自《理渝骈文》,作为中医治疗疾病一种古老外治方法的穴位贴敷,其依据是中医脏腑经络理论,原则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贴敷药物在特定腧穴,经腧穴令药物渗入人体,由经络血脉透达全身;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阴阳平衡,并通过药物对腧穴的局部刺激及经络传导,作为一种内病外治疗法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3]。选用木香、小茴香、肉桂、吴茱萸、五倍子组方行气、辛温、芳香、通络,此类药物有效成分易于透皮向体内渗透吸收,对穴位刺激性较强,有利于发挥药效和穴效作用。木香辛苦、性温,能行胃肠滞气,疏肝开郁,和胃健脾,且又芳香化湿。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经、肾经、脾经、胃经,有温肾暖肝、暖中下二焦、疏肝散寒止痛、理气和中、健胃的功效,肉桂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的功效,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助阳止泄的功效,作为收涩药的五倍子,是临床治疗腹泻的最常用药物,具有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敛肺降火的功效。明·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明确提出五倍子用于泄泻,临床也发现含五倍子的中药方止泻作用显著[4]。神阙穴首见于《外台秘要》。《道藏》对神阙穴名作如下解释:神者,变化之极也,故名之以“神”“阙”为中门,以示显贵。神阙穴属任脉经穴,与冲、督、肾、脾等经密切联系而统属全身经络,有“脐通百脉”一说。穴位贴敷治疗神阙穴有大壮元阳、健脾补肾等功效,可以增强脾运化和肾蒸腾之功,不仅促进脾升清和胃降浊,调节胃肠蠕动,更能大补元阳,使二阴开合有常,大肠传导正常。中脘为胃的募穴,也是八会穴的腑会,有升清降浊之能,配合大肠的下合穴上巨虚,大肠的募穴天枢可以升清降浊,调节肠道功能;脾俞、胃俞、大肠俞分别是脾、胃、大肠的背俞穴,穴位贴敷治疗之能调理脾、胃、大肠的功能,诸穴合用,功效倍增,有良好的健脾理中,升清止泻功效。

综观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清热与温阳并用,和解少阳,畅达三焦,温阳暧脾生津,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胆热脾寒型慢性结肠炎泄泻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更理局医政司.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S].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451.

[2]黄煌,杨大华.经方100首[M].南京:中国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83-85.

[3]刘广霞.穴位贴敷疗法[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

[4]杨帆,徐国龙,昂文平,等.五倍子散脐部治疗婴幼儿腹泻30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2002,23(2):34-3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