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分泌性中耳炎80例声导抗结果分析

时间:2024-11-19

陈琛 朱才新 齐悦彤 陈辉 张仪

doi:10.3 969/j.issn.1007-614x.2018.5.64

摘要 目的:讨论声导抗检查在分泌性中耳炎诊治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声导抗检查对临床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80例(103耳)进行测试。结果:鼓室导抗图B型84耳中,经鼓室穿刺证明有鼓室积液者81耳。提示鼓室导抗图对判断鼓室积液的确诊率96.4%。结论:声导抗检查有助于临床医师早发现、早期诊断分泌性中耳炎,是一项无创、安全、确诊率高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声导抗;鼓室积液

分泌性中耳炎(SOM)或渗出性中耳炎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以中耳(常含乳突腔)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其中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浆一黏液,而非血性或脑脊液。小儿发病率高于成人,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1]。声导抗测试可对第Ⅶ、Ⅷ对脑神经功能状态及中耳功能进行评估,不仅能对声能在中耳的传递状态进行测量,从而对中耳病变进行判断,还可对听功能疾患做出定性、定位诊断[2]。声导抗检查是一项无创、客观的检查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0例(103耳),将声导抗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0例(103耳)。年龄8~60岁,平均34岁;其中男46例,女34例;单耳57例,双耳23例。患者多诉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耳闭塞感、重听、听声音遥远、自听增强、耳鸣等。耳镜检查见鼓膜失去光泽,可为淡黄色或橙黄色,完整、内陷,活动度欠佳,鼓室内液平,鼓气时见气泡可在部分患者中出现。

方法:对患者采用丹麦OTOfle×100声导抗仪在隔音室内,按照常规检查方法,进行声导抗检查。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积液)的患者,不仅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还给予鼓膜穿刺术。

结果判断标准:按Liden/Jerger分类法:①A型:正常型。峰压点在±50 daPa范围内,声导抗值在正常范围,曲线平滑。说明中耳有正常含气腔,见于正常耳。鼓室内有小肿物,听骨链轻度固定也可出现此型。②Ad型:聲导纳增高型。振幅比正常高,具有正常的峰压点。这种类型可见于鼓膜萎缩性瘢痕或鼓膜松弛但中耳正常者、听骨链中断或听骨链固定并鼓膜松弛之耳。③As型:声导纳减低型。声导纳低于正常,振幅低有明显的峰,峰压点正常。见于听骨链固定,鼓室硬化症,鼓室腔少量液体。④B型:平坦型。改变耳道内气压时,声导抗无明显变化,曲线无峰、平坦。见于鼓膜穿孔,耵聍栓塞,探头口接触外耳道壁时,也见于鼓室巨大肿物,鼓室积液及鼓膜粘连。⑤C型:负压型。峰压点位于100 daPa及更大的负压处,可能为鼓膜松弛凹陷、咽鼓管功能不良及鼓室积液、粘连性中耳炎等,此时负压< -200 daPa。如同时合并声导纳增加,则振幅增高,称Cd型;如合并声导纳降低、振幅减小,称Cs型。⑥正压型:峰压点> +100 daPa.见于刚擤鼻后、升降机快速上升或啼哭时,急性中耳炎早期或消散期。但也有人认为无临床诊断意义。

结果

纯音听阈和声导抗检查结果临床考虑分泌性中耳炎者88耳,均给纯音听阈检查,结果听力下降82耳,混合性耳聋16耳(B型16耳),传导性聋66耳(B型65耳,C型1耳)。声导抗检查显示典型B型图84耳,其中有鼓室积液81耳,确诊率96.4%。C形图15耳,其中有鼓室积液6耳,确诊率400/0。As型图4例,其中有鼓室积液1例,确诊率25%。鼓室积液者均有听力下降。

镫骨肌耳声反射:103耳中,鼓室有积液者88耳,其中单耳52例,双耳18例。鼓室积液者,耳声反射均消失(同侧及对侧)。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其发病因素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因素、免疫变态反应有关。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非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作为对鼓室功能的客观听功能反映的检查方法声导抗测试,其可通过一系列鼓室导抗图特征性的改变来对疾病状态进行反映,从而进一步反映该疾病不同发展阶段。开始时中耳气体被吸收形成负压,这是由咽鼓管功能不良或堵塞而导致的,从而出现鼓膜内陷,鼓室压峰压点位移于负压侧,多表现为C型曲线。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鼓膜内陷更明显,峰压点更向负值偏向,鼓室渗液可由此引起。当出现积液时,声导抗会增高,这是由传音结构质量增高引起的,同时增高了鼓室劲度,声顺减弱或无变化,无论鼓膜还是听骨链活动均降低,而成为C型鼓室导抗图或无峰的B型鼓室导抗图。另外,极少数As型鼓室导抗图也会因此形成翻。部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早期听力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当鼓室积液时,声导抗会增加,这是由传音结构质量增加导致的,而中耳阻抗主要是对其劲度的反映,致减小或无变化的声顺,故此时会出现B型曲线。由于镫骨肌收缩是一种双侧反射性收缩,足够的声强、正常的传音结构和正常的反射弧是其完成的必备条件。因此中耳病理性改变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出现,这必然会使耳声发射发生受到影响。声导抗检查可反映中耳功能,尤其可反映鼓膜、听骨链对声音的传导情况,也可反映疾病早期中耳损害情况;而对于受试耳对相关测试频率的听敏度进行反映的是纯音测听气导听力图(语言频率听阈)[4]。声导抗另一项反映鼓室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便是镫骨肌反射。引出镫骨肌反射一般传导性耳聋可排除。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当积液积聚在鼓室时,部分或大部分镫骨肌反射无法引出,但积液消散期或疾病早期镫骨肌反射可不消失[5]。耳呜、听力下降、耳闷胀感等是SOM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大部分患者的首发症状是听力障碍。不同程度的鼓膜混浊、鼓膜内陷、光锥缩短或消失等改变可通过耳镜检查发现。液平和气泡,随头位变动的现象可在典型病例中出现。这和咽鼓管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耳通气和清除功能,鼓室渗出物聚集以维持鼓膜内外压力的平衡[6]。

本研究发现,通过声导抗检查对声反射、鼓室图、客观结果进行分析,对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积液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高,对人体无创伤,有助于提高该疾病的确诊率、减少误诊,为分泌性中耳炎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有助于进一步指导治疗。

参考文献

[1]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6.

[2]黄兆基,汪洁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64-765.

[3]严福波,何源萍,曾旭东,等.声导抗检查对分泌性中耳炎诊断的临床意义(附106例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4,12(5):343-344.

[4]钱宇虹,宋江顺,李苏卫.声导抗检查对分泌性中耳炎早期诊断的意义[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7,5(3):164.

[5]潘丽宁,冯小玲,吴小海.声导抗诊断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9):1463.

[6]黄德亮.粘连性中耳炎[J].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96,31(4):251-25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