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时间:2024-11-19

李娟

doi:10.3 969/j .issn.1007- 614x.2018.5.76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针灸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护理组的抑郁与焦虑情绪改善程度、治愈耗时和Portmann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护理可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病症,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加快治疗速度。

关键词 针灸护理;周围性面瘫;护理效果

周围性面瘫是由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属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临床常见口歪眼斜,无法自主管理面部表情、面部肌肉抽搐等[1]。该疾病的发病年龄段比较广泛,既有年轻患者,也有老年患者。周围性面瘫对患者日常生活存在影响,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在该疾病的临床护理当中,常规护理方式虽有效果,但并不理想。在本次试验中,笔者选取30例患者实施针灸护理,研究针灸护理对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2月- 2017年5月收治周圍性面瘫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7~ 78岁,平均(52.4±2.6)岁;病程7~ 46 d,平均(24.6±1.7)d。护理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4~ 81岁,平均(61.7±2.4)岁;病程6~ 51d,平均(30.2±2.3)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方法:①对照组:该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加强维生素B的补充,辅导患者进行面部肌肉的训练等。②护理组: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护理方式。对患者面部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以患者头面部阳经穴作为取穴的主穴,主要包括地仓、鱼腰、印堂、四白、迎香、阳白、颧髎、承浆、下关、颊车等穴位[2],每次治疗30 min,1次/d,10 d为1个疗程,面瘫局部应当选择> 10个穴位进行针灸。针刺方式主要有透刺、浅刺和斜刺3种。此外,配合耳后和手部针灸进行治疗,每次针灸20 min,持续针灸护理30 d。针对不同病症患者,需要灵活调节针灸穴位,例如,对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在上眼睑行丝竹空透鱼腰、攒竹透鱼腰,以散寒通络,取承泣、四白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评价指标:采用焦虑(SAS)与抑郁(SDS)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与抑郁程度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与Portmann评分,Pofimann评分越高,表示治疗效果越明显[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焦虑与抑郁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焦虑与抑郁情况均有改善,但护理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两组治愈时间与Pofimann评分比较:对照组治愈耗时(20.25±2.62)d,护理组治愈耗时(11.05±1.25)d,护理组的治疗耗时远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ortmann评分均有良性改善,但护理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见表2。

讨论

周围性面瘫患者由于面部神经出现了非特异性炎症,因此出现口歪眼斜,且无法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这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扰,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对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传统上一般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不明显,很多患者在用药后并无法实现根治,而采用中医的针灸治疗与护理却具有良好的效果[4]。

综上所述,针灸护理可以帮助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病症,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加快治疗速度,推荐在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优先使用。

参考文献

[1]刘若冰.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3,1(25):185-186.

[2]徐朝美.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3(20):265-266.

[3]张丽君.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探索[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7(10):152-153.

[4]袁漪.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15):190-19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