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9
叶燕妮
doi:10.3969/j .issn.1007-614x.2018.3.97
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的用途及其价值。方法:收治采用两种静脉置管的患者102例,其中采用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CVC)84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18例。从成功率、感染率、舒适度等方面对这两种置管方式进行评价。结果:102例患者共出现感染6例,发生率2.94%;从机械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来说,①经锁骨下cvc:患者84例发生的并发症依次为导管滑脱1例(1.23%),误刺锁骨下动脉1例(1.23%),导管异位(误入颈内或颈总或颈前静脉)2例(2.38%),同侧颈肩部或耳后酸胀不适或伴疼痛3例(3.57%);②PICC:患者18例发生的并发症依次为局部疼痛2例(11.11%),局部肿胀1例(5.56%),导管外移和导管阻塞各1例(5.56%)。结论:在肿瘤内科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置管,可较好地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清除各类风险隐患,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肿瘤内科;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接受临床治疗的肿瘤患者102例,男70例,女32例;年龄28~ 75岁,平均(50.64±5.3)岁;肿瘤病种为肺癌34例,结直肠癌26例,胃癌20例,乳腺癌15例,卵巢癌7例。
方法:置管途徑及方式由医生推荐,结合患者的意愿选择锁骨下CVC、PICC,其操作方法均符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肿瘤学分册》,仅经锁骨下CVC做了部分改进。上述两种方式均使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PICC由护士进行,其操作方法符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所用导管为PICC专用导管。导管留置时间:限住院期间使用1N 120 d,中位时间8d;出院带回使用13~ 180 d,中位时间30 d。除按护理操作规范外,安排固定人员每日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局部和全身异常情况,并根据观察结果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置管途径:①经锁骨下CVC:共穿刺84例,置管成功80例,其中右侧76例(95.OO%),左侧4例(5.OO%);置入单腔导管72例(90.OO%),双腔导管8例(10.00%);②PICC:共穿刺18例,置管成功17例,均为肘正中静脉,其中左上肢9例(52.94%),右上肢6例(35.29%)。
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102例患者共出现感染6例,发生率2.94%,其中局部感染比例最高。两种置管方式的感染情况,见表1。
机械性并发症发生情况:①经锁骨下CVC: 84例患者发生的并发症依次为导管滑脱1例(1.23%),误刺锁骨下动脉1例(1.23%),导管异位(误入颈内或颈总或颈前静脉)2例(2.38%),同侧颈肩部或耳后酸胀不适或伴疼痛3例(3.57%);②PICC: 18例患者发生的并发症依次为局部疼痛2例(11.11%),局部肿胀1例(5.56%),导管外移和导管阻塞各1例(5.56%)。
讨论
经锁骨下CVC在肿瘤内科的用途主要有如下方面:①凡外周静脉条件差、难以顺利给药时,可确保给药途径畅通,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防止化疗药渗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1]。②可避免由于低剂量、频繁或持续输注化疗药反复穿刺及外周静脉的刺激,同时使肢体活动不受限。③肿瘤晚期患者需行静脉营养支持疗法,以避免长期反复穿刺及对外周静脉的刺激,确保各种营养液输注畅通,且肢体活动自如,不影响生活质量[2]。④输注高渗性和高黏稠度药物者,可避免对外周静脉的刺激及确保静脉通路通畅,也便于改善滴速[3]。⑤癌症患者合并肠梗阻时建议采用,既可确保由于禁食、胃肠减压所需多种营养支持性和治疗性药物输注畅通,又可满足奥曲肽CIV连接微量注射泵所必需。
由于反复通过外周静脉进行化疗给药很容易使肿瘤患者引发静脉炎症,进而破环静脉环境造成化疗药物渗出情况,导致周围组织发生局部坏死。而中心静脉置管措施则借助其稳定、高效、安全等技术特点使其在肿瘤内科临床治疗中变得愈加被广泛应用。
随着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的广泛应用,对其并发症的防控变得尤为重要。机械性并发症的防控要点:严格掌握适应证并排除禁忌证;提高操作技能技巧,减少反复穿刺次数;摆正体位,定准最佳穿刺点;把握好穿刺方向、角度及深度,可逐次适度调整;酌情使用控张器,特别是皮下组织较紧导管难以送入时应予使用,但限于扩张皮下及肌肉组织,不应扩及靶血管,反之可不必使用;除伴上腔静脉综合征者外,尽量不选用股静脉置管。
感染性并发症的防控要点:净化操作室,紫外线消毒1~2次/d;规范无菌操作,提高穿刺水平,尽量缩短操作暴露时间;选择最佳消毒液,以葡萄糖酸氯为最优选择;选择合适的敷料,除了已经并发感染外,以透明敷贴为优;及时拔管,尽量缩短留置时间;重视并细化术后护理,术后专人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防控以7-9月份的局部感染为重点;对可疑血液感染及时拔管并送培养,但无需等待培养结果,及早经验性给予抗感染等干预,避免延误治疗而致严重后果。
总而言之,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适用于肿瘤内科患者在化疗给药时选择实施,其能够降低置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延长置管时间且更有效地提高置管的成功率。通过以上探讨,本次研究结果可为肿瘤内科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化疗给药途径。
参考文献
[1] 陈建梅.改良无芯穿针插管鞘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在肿癌患者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5,37(15):2392-2393.
[2]黄翠红,陈秀梅,黄翠娟,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6,37(3):472-473.
[3]郭玲,秦英,王国蓉,等.成人中心静脉置管腔内心电图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724-72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