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外感发热疗效分析

时间:2024-11-19

蒋天秀 禄林 杨春梅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收治外感发热儿童80例,平分两组。常规组单纯使用西药对患儿治疗,试验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通过随访得知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常规组(8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对外感发热儿童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帮助患儿快速恢复。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儿童外感发热;疗效

在儿科门诊的接诊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就是儿童外感发热。患有此病的儿童主要表现为体温较高,且有烦躁不安症状的出现。一般情况下,会使用常规性西药对患儿进行治疗[1],但对于由于病毒性感冒所导致的外感发热没有良好的疗效。而近些年对中医的研究发现,将中西医治疗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在使儿童实现快速退热的基础上,有效巩固治疗效果,避免持续性、反复性的高热对儿童身体造成的损伤。本研究收治外感发热儿童80例,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外感发热的疗效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外感发热儿童80例,并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常规组各40例。所有患儿在入院之后均被诊断为外感发热。其中常规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 10岁,平均(3.9±1.2)岁;病程0.5~5 d,平均(2.3±0.3)d;体温普遍都>38℃。试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9岁,平均(4.3±1.5)岁;病程1~4d,平均为(2.5±0.2)d;患儿体温同样都>38℃。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常规组用西药对患儿进行治疗,首先进行抗病毒的治疗。要求患儿口服10 mg/(kg ·d)的利巴韦林,并连续服用3~5d。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抗生素治疗,可以口服头孢等抗生素治疗。此外,还要进行对症治疗。对于有高热反应的患儿要口服布洛芬混悬剂治疗,并依据患儿的实际年龄对剂量进行有效的调整。家属也可以使用冷敷或温水擦浴等方法,给患儿降温,从而使其体温能够控制在标准的范围之内。若患儿在就诊时有高热惊厥等症状的出现,门诊医师要使用止惊与镇静的药物,比如使用0.3~ 0.5 mg/kg的安定对患儿进行静脉缓慢推注(最大量10mg/次),或使用5~10 mg的苯巴比妥钠进行静脉推注或肌注。另外,如果在对患儿进行诊断时,发现患儿有合并咽痛症状,则给予利巴韦林喷剂3次/d进行治疗。还应该在日常的饮食过程中,谨遵医嘱为患儿有效地补充维生素C。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的结合治疗。中医治疗的方法则是给予疏风清热、辛凉解表,方选银翘散(免煎剂)加减:银花10 g,连翘10 g,荆芥10 g,薄荷5g,桔梗10 g,牛蒡子10g,淡豆豉10 g,芦根10 g,柴胡10 g,甘草6g。热甚者可加黄芩,咳嗽加浙贝,纳少加神曲。上述药物剂量随年龄而加减。1剂,d,3次/d,温开水冲服。

疗效判定标准: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记录。而其疗效的判断标准则分:显效、有效、无效。①显效:48 h内患儿的体温能够回复到正常范围内,并没有出现反复。②有效:患儿体温在48 h内得到明显的降低,并在持续服药后没有复发。③无效:患儿在48 h的时间内,其体温不但没有降低,却有反复性的持续性的高烧情况出现。总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数/总例数×l000/o。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8.0软件,对以上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关的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结果要使用(x±s)表示,并利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在P< 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见表1。

讨论

出现发热,往往是由于机体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了防御性的应激反应,儿科门诊最常见的就是儿童外感发热。小儿外感发热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且四季都是儿科门诊的主要病种[2]。尤以婴幼儿期最为多见,在儿科急性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其主要的病原体是某些病毒和细菌。婴幼儿患本病时症状大多较重,而年长儿则多较轻,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部刺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翻。通常儿童发病急且病情发展较快。又由于儿童自身的免疫能力与调节能力不良,如果其发热症状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就会使病情加重,并对患儿身体产生损害。

通常对于儿童的外感发热主要采用的都是西医治疗的方法,其能够使患儿快速的退热,从而缓解病情。但由于患儿极易出现反复的发热情况,所以在此基础上使用银翘散加减进行治疗,则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方中银花、连翘既能疏散在表之风热,又能清热解毒,薄荷、牛蒡子疏散上焦风热,柴胡轻清升散,疏邪透表,荆芥、淡豆豉解表散邪,甘草和桔梗利咽止痛,兼可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辛凉透表退热之功。本次研究中,患者在门诊治疗后,通过随访得知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常规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儿科门诊对外感发热儿童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因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帮助患儿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帅粉荣.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56例[J].中国医药导报,2007(25):90.

[2]刘旺蝶.中西医结合治疗外感发热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6):515.

[3]殷利平.热速清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5,36(10):1301-13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