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9
邵幸昌
摘要 目的:探讨肌性斜颈患儿应用推拿治疗的同时配合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肌性斜颈患儿57例,均接受推拿治疗同时配合护理干预。结果:痊愈率87.72%,好转率96.49%,不同年龄段患儿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3个月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结论:肌性斜颈患儿应用推拿治疗,同时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治愈率,早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晚期治疗。
关键词 推拿;小儿肌性斜颈;效果
作为临床上具有较高发生率的新生儿先天性疾病,小儿肌性斜颈的主要原因为患儿由于胸锁乳突肌存在先天性挛缩而出现变短现象引发的斜颈畸形,不但损害小儿的健康,还会对其外表造成影响,及早采取治疗措施对于提高治愈率、改善病情作用重大。
资料与方法
2017年4-9月收治肌性斜颈患儿57例。所选患儿病情均经临床确诊。男39例,女18例;患儿年龄1个月~ 1.6岁;29例右侧患病,28例左侧患病;31例1~3个月患儿,17例4~6个月患儿,9例>6个月患儿。眼行斜颈、神经麻痹性斜颈和骨性斜颈患儿均不纳入此次研究。
治疗方法:①热敷:于患儿包块部位放置热毛巾,热敷持续30 min。②按摩:首先对患儿头部进行固定操作,利用示、中指和拇指将包块捏住,自患儿头部顺胸锁乳突肌向下进行揉捏,动作需反复进行,在手指揉捏下使包块发生移动,患儿皮肤娇嫩,必须避免对皮肤造成摩擦,持续揉捏,时间15 min,手法先轻后重,循序渐进。③牵拉、转动:对患儿肩部和头部行固定操作,自患侧向健侧进行推拿,使患儿头部倾斜向健侧,对患侧胸锁乳突肌进行牵拉,持续30~ 50次,旋转患儿头部使之面向患侧,持续旋转10~ 20次,注意旋转角度不可过大,避免伤害患儿。持续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持续1个月[1]。
护理方法:①一般护理:密切观察患儿各项生理指标,主要包括脉搏、体温、血压、呼吸等。对患儿进行喂食时应防止发生呛咳,若发现患儿存在神经损伤、颈动脉窦刺激损伤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立即告知临床医生[2]。②睡姿指导:患儿睡眠时利用枕头等固定其头部姿势,或者可行头部牵引,即将软枕垫于患儿肩背部位,使患儿体位得到固定,然后将其头部略微抬高并转向患侧。套牵引线,确保患儿身体与牵引线纵轴方向保持一致,为避免发生皮肤擦伤现象可在患儿下颌部位垫一毛巾,可利用适当重量的重物配合牵引。持续牵引1周,每天持续8~ 10 h,从而使患儿头型逐步得到纠正翻。③健康指导:家庭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配合纠正患儿姿势,喂奶或者抱孩子时需要保持体位与患侧相同,家长还可以利用玩具、灯光等使患儿注意力得到吸引,从而引导其头部转向患侧以获得拉伸颈部肌肉的效果。患儿卧床时家长可帮助患儿将头部向患侧旋转,同时按摩其患侧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④家长指导:患儿身体尚未完全发育,因而具有较弱的组织器官耐受力,会导致患儿家长对推拿治疗产生疑问或者担忧。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向患儿家长讲解病情以及治疗相关内容,及时解答患者疑问,使家长充分了解和掌握推拿治疗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治疗配合度,加快患儿康复速度。根据家长的疑虑,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相关病理知识的讲解,简要阐述相关治疗方法,使其了解推拿治疗的预期效果,增强家长的配合度和治疗信心并使其依从性得到提高。指导家长加强对病理、生理特征的认识,同时使家长掌握日常康复训练的要领,具体如下:保持患儿坐位姿势,确保患儿头部固定后,将患儿头部向健侧旋转,于患儿肩部与耳垂相接近时则停止旋转,然后将患儿头部旋转回原来位置,上述动作重复进行10~ 20次;或者双手固定患儿头部并使其头部向下方转动至患儿肩部与下颌相贴近即可,上述动作同样重复10~ 20次。也可以同样动作向左右方向旋转,旋转过程中必须采用轻柔动作,防止患儿颈部肌肉神经受暴力损伤[4]。
疗效评价标准:①无效:胸锁乳突肌未见明显变化,颈部无法正常运动,可见显著的面部不对称现象;②好转:患儿胸锁乳突肌结块可见明显变化,颈部无法正常运动,但受限范围较小,有轻微面部不对称现象;③痊愈:患儿胸锁乳突肌结块消失,颈部可正常运动,面部对称。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共计50例患儿痊愈康复,痊愈率87.72%;5例患儿病情好转,好转率8.77%,不同年龄段患儿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婴幼儿为罹患肌性斜颈的主要人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若临床医生存在操作不当的现象,也可能引发胸锁乳突肌畸形挛缩[5]。
中医研究认为肌性斜颈属于标实本虚的病症,主要引发原因为后天血气运行不畅以及患者自身先天禀赋不足。血气运行不畅则容易造成血瘀气虚,长期淤积不畅则会造成结块的產生。该病常见的治疗方法为药物局部注射、超声物理疗法、手术治疗和手法治疗等[6]。由于<1岁的患儿具有很高的组织可塑性,因而通常采用手法治疗即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而≥1岁的患儿由于胸锁乳突肌随患几年龄增长而导致纤维化越发严重,病情随着时间迁延,容易引发斜视以及颈椎畸形等合并症,会导致治疗难度不断加大,一旦病情加重,则需要应用手术治疗、药物局部注射以及超声物理疗法等治疗方式。
推拿治疗的主要理论基础在于通经散结、活血通络。此次研究结果充分表明对肌性斜颈患儿应用推拿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具有很高的临床治愈率,而且治愈成功后患儿并未出现功能受限现象。此外,由结果可知,肌性斜颈患儿一旦发现病情需要立即进行治疗,年龄越小则治愈成功率越高,其中以1~3个月的患儿治疗效果最为理想。
理想的治疗效果除了手法的正确应用外还需要护理工作的密切配合,从而保证治疗以及后续功能恢复的顺利进行。对患侧胸锁乳突肌进行推拿按摩能够促进热能产生,从而加快血液循环并使局部组织的血管营养得到增加,同时还能够促进纤维组织加速分解,从而推动肌群修复。指压对于炎性反应的消除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并加快肌化组织的剥离速度。帮助患儿进行颈部旋转,能够最大限度地拉伸胸锁乳突肌,坚持锻炼则可以防止出现肌肉萎缩现象,促进肌肉活动功能以及伸展性的恢复。
手法治疗要想取得优异的治疗效果,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家长必须发挥自己在患儿日常训练以及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对肌性斜颈病症有充分的认识,同时了解和掌握日常训练对于康复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自觉参与度和配合度。由护理人员对患儿家属进行家庭健康指导并告知家长按时给患儿进行颈部功能训练,加快纤维化组织的吸收,推动胸锁乳突肌功能快速恢复。调整患儿睡姿则可以防止机化粘连现象加重,加快颈部机能恢复。
参考文献
[1]胡心京.按摩治疗不同时期小儿斜颈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3):89-90.
[2]崔立津.按摩对不同时期小儿斜颈的疗效比较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3):580-581.
[3]王军.按摩治疗小儿斜颈32例的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3):37-38.
[4]胡心京按摩治疗不同时期小儿斜颈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3):89-90.
[5]王翠平.推拿治疗小儿肌型斜颈3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9):766-767.
[6]霍翠蓉.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推拿治疗及护理[J]母婴世界,2016,8(15):158-15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