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9
102600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部,北京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是指腹压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主要是由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尿道支撑结构遭到破坏、盆底肌肉肌力受损等原因所致,具有较高发病率[1]。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高发人群主要为分娩后女性,且患者年龄越大,病情越重。相关研究表明,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和盆底肌训练对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2]。为进一步研究此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笔者对我院收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30例以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和盆底肌训练方式进行临床治疗。现报告如下。
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3~38 岁,平均(25.7±4.1)岁;顺产17例,剖宫产13例;初产妇11例,经产妇19例。观察组年龄25~41 岁,平均(26.3±3.7)岁;顺产18例,剖宫产12例;初产妇8例,经产妇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在分娩前已存在尿失禁症状;②曾有盆腔脏器脱垂疾病治疗经历;③合并有妊娠并发症;④曾有盆腔及尿道部位手术治疗史。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告知患者进行阴道及肛门部位肌力锻炼方法。患者在进行盆底肌训练时应先维持时长为3 s左右阴道及肛门部位收缩动作后,再使阴道及肛门部位逐渐放松。训练时长15~30 min/次,2~3 次/d,持续12 周左右。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加盆底肌训练:①进行治疗前对患者盆底肌部位进行Glazer评估,之后使用生物刺激反馈仪对患者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②协助患者在治疗床上取平卧位,后将治疗仪探头放置于患者阴道内,并根据患者盆底肌Glazer 评估结果对治疗仪频率进行合理调整。在对患者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过程中,应依据其身体可承受程度对治疗仪电刺激强度进行适当调整。③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频次为3次/周,持续12周左右。
观察指标: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治疗后患者尿失禁相关症状完全消失;②有效:尿失禁症状明显好转,且其在腹压状态下的尿失禁次数明显减少;③无效:尿失禁症状未发生任何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水平,盆底肌肌力评价标准:①无法感受到盆底肌肉收缩情况,则为0 级;②盆底肌肉存在轻微收缩感,但无法进行持续性收缩,则为Ⅰ级;③盆底肌肉存在明显收缩感,则为Ⅱ级;④盆底肌肉收缩力增大,可进行持续性收缩,则为Ⅲ级;⑤盆底肌肉收缩力明显增强,可进行长时间持续性收缩,则为Ⅳ级;⑥盆底肌肉收缩力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则为Ⅴ级。评价等级越高,表示患者盆底肌肌力水平越好。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水平比较(n)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1.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肌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肌力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盆底肌的支撑系统主要是由盆底肌肉组织群、筋膜、神经结构及韧带所组成,各组成部位之间相互支撑,并使机体的直肠、子宫、膀胱等器官均保持处于正确位置[3]。妊娠和分娩是造成产妇发生盆底肌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4]。产妇在妊娠过程中,随子宫内胎儿重量不断增加,患者盆底肌受到长时间慢性牵拉作用,从而对其盆底肌肉及结缔组织软组织造成一定程度损伤[5]。患者在分娩过程中,会使其肛提肌、产道肌肉、尿道括约肌等部位肌肉组织受损,进而导致患者出现阴道松弛、大小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症状表现[6]。若患者在出现盆底肌功能受损相关疾病症状后,未对其进行及时有效对症治疗,易导致其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该病会导致患者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均受到较大程度不良影响[7]。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盆底功能康复训练等治疗方式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盆底功能康复训练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盆底肌部位进行功能训练,从而使盆底肌肌力状态恢复至正常水平[8]。电刺激疗法主要是通过使用不同频率和强度电流对患者阴道部位神经组织进行有效电刺激,从而使尿道部位附近肌肉组织出现肌肉收缩情况,进而使患者盆底肌部位肌群功能得以增强[9]。生物反馈主要是通过生物反馈治疗仪将患者由肌肉收缩所产生的肌电活动情况转换为可视图像,进而有效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控制训练,从而使盆底肌肌力水平得到较好提高。相关研究表明,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和盆底肌功能训练方式进行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状态和质量[10]。
从本研究中得知,两组患者治疗前盆底肌肌力水平基本相同,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肌力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此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和盆底肌功能训练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治疗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和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盆底肌肌力水平,提高患者临床疗效,该治疗方法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