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西医结合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研究

时间:2024-11-19

831100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普外一科,新疆昌吉

目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指腹部手术术后早期(一般指术后2周)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其是由于腹腔内炎症或腹部手术创伤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透而形成的[1]。通过对腹部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46例进行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6月-2018年6月收治腹部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46例,术后2 周内出现腹胀、腹痛、肛门通气排便困难,X 线腹部平片可见气液平面及胀气肠袢,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18~68 岁;体重43~74 kg。缺血性结肠肠坏死4例,乙肝肝硬化合并肝癌2例,车祸外伤肠破裂6例,结肠恶性肿瘤并肠梗阻8例,乙肝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2例,粘连性肠梗阻10例,上消化道穿孔10例。

方法:调阅患者历史病历,收集治疗方案、住院天数,评价分组治疗效果。

治疗方法:⑴西医组采用治疗措施:①禁食水;②持续胃肠减压;③抗炎、抑酸、营养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④使用消化液抑制剂生长抑素。⑵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采用治疗措施:在西医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给予中医复方大承气汤1 剂,经胃管注入。给予针灸足三里、上下巨虚、三阴交、天枢5穴。

观察指标:两组均观察如下指标:肛门通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疗效判定标准:①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如腹痛、腹胀等,X 线腹部平片可见多个气液平面和胀气肠袢。②有效:X 线腹部平片可见少量气液平面及胀气肠袢,患者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减轻,但未消失。③治愈:患者治疗后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消失,同期排便,X 线腹部平片未见气液平面。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肛门通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外科急腹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中医认为肠梗阻是由于气机的正常运行被手术创伤和腹腔内炎症破坏,使腑气通行不畅,升降功能失调[2]。肠梗阻根据病因分为动力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血运障碍性肠梗阻。术后早期出现的肠梗阻一般为动力性肠梗阻,也称麻痹性肠梗阻。但有时也混杂有手术粘连的机械因素,腹腔炎症引起肠管水肿引发肠管微循环障碍的血运障碍因素。因此术后早期的肠梗阻往往是多种因素作用引发的结果。治疗如不及时,不但会影响患者术后早期恢复,也会因长期静脉营养增加患者住院费用。如术后肠道长时间蠕动不良,甚至会加重术后腹腔粘连,增加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风险。

对术后炎性肠梗阻西医主要通过禁食、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等方案进行治疗。而中医则可提高身体对于病菌的免疫能力,调整和增强患者的胃肠蠕动,并且中药可加速患者肠道运动功能恢复,从而阻止肠内容物积累于肠道,改善加速症状[3]。现代药物动力代谢研究结果显示[4],宽肠理气汤中的芒硝成分能刺激肠蠕动的增加,促进机体排便,大黄中的大黄素可改善患者肠道的收缩分泌功能,使得肠内容物容易排出,对治疗患者肠梗阻有较好的作用。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中西结合治疗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通气时间、恢复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都要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比较(±s,d)

表1 两组疗效比较(±s,d)

组别 n 肠鸣音恢复时间 肛门通气时间 恢复排便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西医组 22 3.36±0.9 4.64±1.2 4.4±1.1 6.1±1.0中西医结合组 24 2.75±0.7 3.92±1.0 3.7±0.7 5.5±0.7 t 2.53 2.27 2.45 2.34 P 0.015 0.028 0.018 0.024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疗效更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