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针刺结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弱型妊娠剧吐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4-11-20

李岚 张翼 贺冰 陈恒

摘要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脾胃虚弱型妊娠剧吐的效果。方法:收治脾胃虚弱证妊娠剧吐患者52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针药结合组。空白对照组采用常规补液和纠酸治疗,针药结合组在空白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及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针药结合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脾胃虚弱型妊娠剧吐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 针刺;中药;妊娠剧吐;脾胃虚弱

妊娠剧吐指发生在妊娠早期的一组症候群,以严重恶心、呕吐、头晕厌食、食入即吐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者可囚脱水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等,甚至可能出现不可逆性肝肾功能损伤、胎儿生长迟缓等,严重危害母婴健康。为保证母体安全,医师可能建议其终止妊娠。目前妊娠剧吐的临床发病率为0.3%~2.O%[1-3],近年来中医治疗妊娠剧吐的研究逐渐增多,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囚妊娠剧吐住院治疗经中医辨病辨证分型为脾胃虚弱证患者52例,进行分组治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脾胃虚弱证妊娠剧吐患者52例,患者每天呕吐次数≥10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或白色涎水样物。在详细告知治疗方案并了解患者的意愿前提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针药结合组。其中空白对照组25例,年龄(28.58±4.18)岁,孕周(7.67±1.37)周,孕次(3.83±2.29)次;针药结合组27例,年龄(29.17±3.72)岁,孕周(7.92±1.59)周,孕次(3.75±1.66)次。两组患者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十二·五”規划教材第3版[4]:发生于妊娠早期,以严重的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伴有孕妇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其诊断依据至少应包括每天呕吐>3次,尿酮体阳性,体重较孕前减轻>5%。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十三·五”规划教材第4版[5]: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即吐者。③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十三·五”规划教材第4版[5]:妊娠早期,恶心、呕吐,甚则食入即吐;脘腹胀闷,不思饮食,头晕体倦,怠惰思睡;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

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②中医诊断符合脾胃两虚证;③孕周<12周;④患者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病例排除标准:①不符合本病的西医诊断标准者;②经检查证实为滋养细胞疾病、异位妊娠者;③合并有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稽留流产者;④合并有肝肾功能损失、心脑血管疾病、严重代谢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未经治疗或未控制者。

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补液、纠酸治疗,饮食调整为禁食或流质饮食,起初每天补液剂量≥3000mL,记录24 h尿量≥1000 mL。空白对照组不另予以治疗。针药结合组使用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0g,木香5g,砂仁6g,法半夏5g,生姜Sg,橘皮10 g,竹茹10 g,麦冬10 g,山药10 g,甘草5g。以上药物均由医院中药房统一采购,常规水煎煮2次,取药液400 mL,1剂/d,1~2口/次,少量多次,代茶温服。选用脾经、胃经穴位进行治疗:主穴取双侧足三里、内关,配穴取脾俞、胃俞、中脘,针刺得气不留针不行手法。治疗10 d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①患者呕吐缓解f每日呕吐次数<3次)的时间;②临床实验室数据中尿酮体、电解质转阴的时间;③持续输液时间(患者处于禁食或流质饮食状态,每天输液量≥3000 mL);④随访病症复发率。

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医证候诊断疗效标准(2006年版):①治愈:呕吐停止,诸症消除,停药后无反复;②有效:呕吐等减轻,或呕吐诸症消除,但停药后又见反复;③无效:呕吐诸症均未见改善。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通过治疗,针药结合组在呕吐缓解的时间、临床试验数据结果转阴(尿酮体、电解质检查)所需的时间都远远短于空白对照组所需要的时间,且临床输液时间缩短,患者尽快恢复进食。针药结合组有效率85.1%,空白对照组有效率48.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结合组的疗效优于空白对照组,见表1和表2。

在对两组症状明显缓解的患者进行随访的过程中发现,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复发,但针药结合组患者再次复发时临床症状较轻,且大多数患者愿意再次接受针刺结合中药治疗;空白对照组的患者复发率高,临床症状较重且伴有电解质、尿酮体异常,在对空白对照组随访的患者中有10例愿意尝试其他不同的治疗方案以缓解临床症状,见表3。

讨论

本病在中医古籍中记载首见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诸病源候论·妊娠恶阻候》则首次提出“恶阻”病名,后世医家又称为“妊娠呕吐”“子病”“阻病”等。西医对于妊娠剧吐的发病机制不明,部分学者认为妊娠剧吐与孕妇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迷走神经异常兴奋等因素相关[6],西医治疗以禁食、禁水、补液、营养支持等方法,但患者囚长时间输液出现情绪波动,甚至因输液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感,难以坚持治疗,且症状易反复。中医认为脾胃虚弱型妊娠剧吐患者多因素体虚弱,孕后气血下聚冲任以养胎,而冲脉气盛,夹胃气上逆,胃失和降,故致此病,治宜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味。香砂六君子汤由四君子加味而来,经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可以调整脾胃功能,缓解胃胀、胃痛,促进胃肠蠕动,降低内脏高敏感以及保护和修复胃黏膜等功效,对妊娠剧吐治疗效果确切[7-10]。作为中医传统治疗手法的针刺治疗囚其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在临床上广为应用。李怡等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各大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12月发表的以针刺疗法为主治疗妊娠恶阻的临床研究文献[11],对纳入的11项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和质量评估,并对针刺治疗妊娠恶阻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显示:针刺治疗妊娠恶阻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针刺治疗在改善尿酮体水平、减少住院时间、降低终止妊娠率及复发率方面均优于西医对照组。针刺选穴以足三里及内关作为主穴,其中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合穴,中医古籍记载“肚腹三里留”,多用于治疗胃痛、腹胀、呕吐等胃肠病证和虚劳诸证,是临床上治疗胃肠病选取的主穴之一。现代研究也表明,针刺足三里穴可刺激胃泌素分泌,调节胃酸,促进胃内消化吸收[12]。针刺内关穴能够激发中焦之气,使得上逆之气平降,起到和胃止呕的作用。脾俞及胃俞均为背俞穴,背俞穴适用于治疗相应的脏腑病证及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脾俞善于治疗脾胃疾患如腹胀、呕吐、纳呆等;胃俞主治胃疾,多食善饥,身体消瘦。中脘属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胀。

本临床研究采用针刺及香砂六君子汤加味结合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脾胃虚弱,故服药采取徐徐图之的方式,嘱患者少量多次以药代茶饮,无需加重胃的负担,但又尽可能使药液充分吸收。且中医体质辨证为虚,亦处于妊娠期,不宜刺激过度以免导致流产发生,故针刺后不留针不行手法,得气即可。经研究证实:针刺与中药结合能有效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所需的时间,加快电解质恢复平衡、尿酮体转阴,缩短患者禁食时间及静脉补液周期,值得临床运用。

参考文献

[1]宋薇薇.张世妹,尚涛,等.妊娠剧吐208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3(41):128-129.

[2]朱永祺,贺小进.曹云霞,等.妊娠剧吐治疗新进展[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50(3):403-406.

[3]何啸兰,钟刚,贺漪,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胃动素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0):872-874.

[4]沈铿,马丁.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5]谈勇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6]韩洁,陈永立,高慧,等.妊娠剧吐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及治疗延迟的相关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8):2684-2685.

[7]钟燕华.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療效分析[J].四川中医,2016,34(6):151-152.

[8]王学武,杨爱萍.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J]河北中医,2016,38(6):830-834

[9]冯淑艳.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妊娠恶阻脾胃虚弱型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坛坛,2014,12(3):147-148.

[10]吕美君,贾连群,王志丹,等.香砂六君子汤的文献分析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7):1620-1623

[11]李怡,王轶蓉,李春日,等国内针剌治疗妊娠恶阻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9(19):150-152.

[12]莫涵誽,王佩伦,张婧怡,等.不同深度针刺“足三里”穴对慢性胃炎大鼠消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7,9(12):2147-215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