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0
阮科
430000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急诊科,湖北 武汉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危急重症,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导致局部冠脉狭窄并堵塞,引发的急性心肌缺血坏死。本病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高。诱发本病的外因较多,劳累、情绪激动、生活不规律、大量吸烟酗酒等均可诱发,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胸骨后疼痛,可伴有心律失常、低血压、心源性休克等,严重者猝死[1]。本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尽快恢复心肌血液再灌注,促进堵塞血管的再通。抗血小板聚集是本病的基础治疗之一,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均是常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本研究分析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6 例,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经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确诊;排除有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禁忌、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观察组男35例,女28 例;年龄41~78 岁,平均(62.4±10.3)岁;发病时间1~6 h。对照组男36例,女27例;年龄40~79岁,平均(62.9±10.8)岁;发病时间1~5 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持续低流量吸氧、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服用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药物等。①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起始剂量300 mg/d,3 d 后减量至100 mg/d。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氯吡格雷,起始剂量300 mg/d,2 d后减量至75 mg/d[2]。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检测血小板各指标,包括血小板聚集率、最大血小板聚集时间、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检测心功能各指标,包括左室收缩末容积(ESVI)、左室舒张末容积(EDVI)、左室射血分数(LVEF)。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心电图ST-T 移至等位线。②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心电图ST-T 下移0.05~0.2 mV。③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心电图ST-T下移不明显[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各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各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各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各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各指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最大血小板聚集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各指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EDVI、LVEF 明显高于对照组,ESVI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病死率高,中老年人是主要的发病人群。其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硬化斑块破裂激活血小板形成血栓,导致局部冠脉管腔堵塞,同时血小板的激活可促进冠脉收缩、损伤血管内皮,进一步促进心功能的恶化[4]。
药物治疗是本病常用治疗手段,抗血小板治疗是治疗的基础手段之一。阿司匹林属于环氧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阻碍血栓烷A2的形成,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但临床大量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容易产生耐药,部分患者在用药后仍存在心肌梗死现象,即使加大药量也不能有效改善梗死,甚至出现明显不良反应[5]。氯吡格雷属于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止血小板糖蛋白Ⅱb 或Ⅲa 结合钙依赖性纤维蛋白原受体,以及阻止细胞膜二磷酸腺苷受体,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目的;并且可激活血小板内腺苷酸环化酶活性,抑制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结合,切断血小板活化途径,抑制血小板聚集;还能抑制炎性介质表达,减轻血管内皮损伤[6]。因此,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使用可发挥较强的协同增效作用,更好地抑制血小板聚集,达到双重抗血小板效果,对抗血栓形成,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确切,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堵塞冠脉的再通,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提高心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