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效果

时间:2024-11-20

121000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辽宁锦州

临床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结直肠癌[1],发病率高且有逐年攀升趋势,患者需承受较大精神压力、心理压力。以往常用治疗方式为开腹手术,但因术后恢复速度缓慢,创伤性大,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微创技术逐步发展,腹腔镜手术已在结直肠癌疾病诊治中取得一定地位和认可。现纳入80例结直肠癌患者,分组重点讨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优势,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11月收治结直肠癌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5~68岁,平均(55.8±1.1)岁;肿瘤位置:横结肠10例,降结肠15例,乙状结肠9例,直肠上段6例。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4~69岁,平均(55.9±1.2)岁;肿瘤位置:横结肠9例,降结肠14例,乙状结肠10例,直肠上段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满足《NCCN结直肠癌诊治指南》中结直肠癌判定标准[2];②ASA分级为Ⅰ~Ⅲ级;③患者与家属均自愿接受此次诊治。

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②合并其他内科疾病;③肝肾功能、呼吸系统、心血管、内分泌系统、神经肌肉等疾病;④酗酒;⑤中途脱落研究。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全麻。①研究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头高脚低,取截石位。用影像学协助探查病灶位置,确定穿刺部位,控制腹压为10~12 mmHg,四孔法手术路径,术中,观察病灶有无转移,再切除病灶,同时清除附近淋巴组织和脂肪。腹腔镜协助下,将离断区域血管做结扎处理,游离结直肠(先肠管内侧,后肠管外侧),术后关闭切口,建立气腹,用生理盐水冲洗,置入引流,确认无出血后,则做关腹处理。②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术前做胃肠道准备,开腹切除肿瘤、吻合肠管、清扫淋巴、冲洗腹腔等。

观察指标:记录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并发症(切口脂肪液化、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输尿管损伤等)、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3.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手术状况比较:研究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

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性恶性肿瘤是结直肠癌,目前暂不清楚致病原因,主要认为与肠道慢性炎性反应、肠道息肉、遗传因素、低纤维饮食、高肉食、高脂等有关。疾病早期症状无典型性,病灶逐步增大,病灶异物性分泌物增多。患者在咳嗽或排气时,腹内压会逐步增高,病灶分泌物会从肛门流出[2]。因病灶持续增大,患者粪便性质变化和排便次数增加,主要表现为质量减轻、食欲不振、里急后重、排便次数增多、便血等症状。现临床治疗主要给予手术切除,并辅以中医中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方式,但术后肠梗阻发生率高,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较大困扰性。

因腹腔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受异物刺激,让其生成大量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此类因子让肠管出现粘连,进而引发肠梗阻[3]。给予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时,术中会破坏肠黏膜屏障,细菌快速繁殖,白细胞堆积,加重肠梗阻症状。所以,一旦发生肠梗阻,需及时给予相应诊治措施。术前做好肠道准备,尽量降低术中腹腔污染,术中做好无菌原则,术后冲洗腹腔,尽量清除坏死组织和炎性介质,降低暴露肠管时间[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有利于改善疾病预后。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术后恢复速度快,创伤性小,视野更为清晰,可准确观察到腹腔器官结构和形态,可确保手术更为精细、准确地进行,进而避免术中损伤器。大量研究证实[5],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比开腹手术治疗,疗效更为突出。本研究中因样本量小,未探讨到治疗安全性,若条件成熟,可进一步讨论此点。综上,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疾病预后良好,创伤性小,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低。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状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状况比较(±s)

组别 n 住院时间(d) 肛门排气时间(d)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研究组 40 10.32±2.16 3.22±0.57 328.47±126.54 130.24±46.21对照组 40 15.24±3.22 4.85±1.11 172.45±74.21 188.57±45.26 t 8.025 2 8.261 7 6.726 5 5.703 4 P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