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4
李欣 牛丽华(通讯作者)
100051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其为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1]。遗传、环境等因素均与本病有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多尿、多饮、疲乏、消瘦等。多数糖尿病存在血脂异常的情况,且因其高血糖体质,可导致血小板活性增加,增高大血管事件风险[2]。因此对糖尿病患者降糖的同时,应积极改善血脂,有效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出现。本研究将阿托伐他汀钙与阿司匹林联合用于社区糖尿病治疗中,评价其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社区糖尿病患者70例,以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35例。A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3~76岁,平均(63.48±3.51)岁;病程2~14年,平均(8.31±1.39)年。B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52~77岁,平均(63.51±3.49)岁;病程2~15年,平均(8.32±1.4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丢失者;精神疾病者;合并肝肾器官疾病者;中途退出研究者;肿瘤者;合并严重感染者;对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者。
方法:①B组行常规降糖治疗,嘱患者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定期对血糖水平进行监测,根据其血糖、胰岛素功能给予降糖药口服,或注射胰岛素。持续治疗6个月。②A组在B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口服,剂量20 mg/次,1次/d,给予阿司匹林口服,100 mg/次,1次/d。持续治疗6个月。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差异。血糖检测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检测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分析:两组治疗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HbAlc、FPG、2 hFPG血糖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各项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低于B组,HDL-C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糖尿病在临床十分常见,为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若患者长时间处于高血糖水平,可引发各种组织、血管、神经等病变,大血管病为其常见的并发症。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位置相对较复杂,病情进展较快,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成分相对更高[3]。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降糖治疗的同时,需积极给予抗血栓、调脂治疗,有效预防大血管病变。
阿司匹林为临床常用抗血栓药物,其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中应用价值较高。糖尿病防治指南提出,对糖尿病患者应将阿司匹林作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1级措施,其临床效果已被证实[4]。阿司匹林可增强机体内胰岛素释放,还可增强降糖药效,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阿托伐他汀钙为临床一线调脂药,其降血脂效果显著。太鸿梅研究表示[5],阿托伐他汀钙用于糖尿病治疗中可有效发挥保护血管的作用,可降低机体IMT,作用机制和阿托伐他汀钙抗氧化、抗炎等作用相关。阿托伐他汀钙可有效促进机体内皮细胞NO合成,提升血清pon3,对内皮细胞微粒进行抑制[6]。李斌[7]研究表示,将阿托伐他汀钙与阿司匹林联合同于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可延缓大血管病变,减少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提升生活质量。本研究,A组患者治疗后,其血脂、血糖水平均显著改善。提示阿托伐他汀钙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有较高的价值。
综上所述,应用阿托伐他汀钙与阿司匹林联合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调节血脂、血糖水平,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值得应用。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s)
组别 n HbA1c(%) FPG(mmol/L) 2 hFP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组 36 11.52±1.96 7.23±1.35 10.57±2.16 6.53±1.18 16.95±3.41 10.32±1.69 B组 35 11.49±1.94 8.92±1.71 10.59±2.19 8.46±1.59 16.91±3.38 13.05±2.17 t 0.064 4.589 0.038 5.767 0.049 5.872 P 0.949 0.000 0.969 0.000 0.961 0.000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注:与B组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TG TC LDL-C HDL-C A组 36 治疗前 6.09±0.24 2.12±0.17 3.23±0.34 0.88±0.12治疗后 4.29±0.16# 1.52±0.11# 2.01±0.27# 1.23±0.17#B组 35 治疗前 6.08±0.25 2.13±0.18 3.24±0.33 0.87±0.11治疗后 5.61±0.27 1.89±0.16 3.63±0.37 0.91±0.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