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抗生素那些事儿

时间:2024-11-29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能口服的不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的不静脉注射。西方国家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输液是仅对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后给药方式”;但在中国,输液却成了一种就医风气

不过,随着输液带来的严重后果逐渐突显,人们逐渐认识到输液是一种高危的治疗手段。自2014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进一步对输液进行规范管理,并逐渐向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看齐。

美国没有“退烧针”

在美国,挂吊瓶就等于做了一个小手术,只有不到5%的患者会被挂吊瓶。

美国严守“可口服不注射,可注射不输液”的原则 美国医生对用药十分谨慎,一般不随便给患者输液,除非遇到不得已的情况,这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输液比较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二是交叉感染;三是为了减少患者在用药时的疼痛;四足避免患者产生抗药性。其中,第四点是考虑得最多的。

体温>38.5℃高热不退或严重缺水时才考虑输液 美国没有“退烧针”,一股提倡非药物疗法,如休息、加强营养。很多美国人得知中国人感冒发热动辄就要输液之后表示相当惊讶,因为当他们感冒时,医生只是说多休息、多喝水、而一般当患者的体温<38.5℃时,仅服用药物或者使用冰袋物理退热;当体温>38.5℃高热不退或者患者严重脱水导致体液电解质紊乱时,静脉输液退热才是不得已的选择。此时医生安排患行输液,但这种输液的同的在于打开静脉通道,而不是立即在吊瓶中加入抗生素等药物。

患者绝对遵从医嘱 对于中国有些感冒发热的患者只是为了“好得快”而要求输液的现象,在美同是不会出现的。在美国,医生很受人尊敬,患者一般都是“绝对遵从医嘱”的,因此不会出脱患者要求医生怎么做的情况。

美国实施“医药分家” 据介绍,美国采取“医药分家”的制度。医院附设一个小药房,但小药房只负责给住院部提供药品。门诊患者一般都是拿着医生开的处方,自己到药店买药。医生开药时“对症下药”,如果病情需要抗生素,一般只开低端的抗生素,不会一下子就给患者开出高端抗生素。

“吊瓶森林”是如何形成的?

国外不常见到患者挤满输液大厅的景象,而中周的输液大厅却是人满为患。那么,中国的“吊瓶森林”是如何形成的呢?

中国患者对医生的期待很高,很多患者来到医院,就是希望得到更快、更迅速的疗效。因此,医生为了快速治好患者的疾病,常选择最快的给药方式,那就是输液。

美国输一次液至少要100美元,也就是至少600元人民币;而在中国,输一次液却只需要几十块钱,加上现在的门诊报销制度,算下来,在中国输液确实花钱比美国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挂吊瓶”在中国市场的“繁荣”。

中美很大的区别是,在美国,患者都是去看固定的医生,也就是美国人所谓的家庭医生;而在中国,每次去医院都是看不同的医生,医生担心自己的患者下次不会再来,因此就容易开出大处方,包括输液。

改变“吊瓶森林”之路已开启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39万,因药物的不良反应住院的患者高达250万。足以可见,输液是高危险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对输液监管的相关政策,感冒头痛、发热去医院门诊输液,这种司空见惯的看病模式将逐渐终结

2014年8月,安徽卫计委重磅公布了“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其中包括许多常见病、多发病,一些外科、妇科炎症以及小儿的疾病,都明确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输液

江苏等省份也相继出台新规,要求自2016年7月1日起,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而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2016年底前,二线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经过多月的实践证明,因输液产生的不良反应明显下降。足以可见,取消门诊患者静脉输液在维护患者健康、优化医疗资源、推进分级诊疗、预防药品不良反应、降低抗生素危害等诸方面,都将产生深远而持久的积极影响。目前遏制过度输液在我国依然是一个难题,改变将是漫长的破冰之旅,希望社会对此问题有更多关注,从而更好地推动改变“吊瓶大同”的进程。当然,也不能一味地一刀切取消所有输液,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保障治疗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