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营改增”新阶段下企业减负增效的研究

时间:2024-04-24

康娜

【摘 要】 “营改增”新阶段下最显著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的减负增效,通过“营改增”有利于企业在进行结构调整和经营发展过程中,更能有效地运用税收政策和税收筹划手段对企业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从目前我国“营改增”实施战略上来看,将这一政策推广到全国是势在必行的。文章将针对我国当前“营改增”实施的现状进行概述,并阐述了实施“营改增”所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实现减负增效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营改增; 减负增效; 企业税负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2-0117-02

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2012年1月1日起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在上海部分行业内进行实施,并于8月1日将“营改增”的试点范围进行扩大,共有10省市进行了这一试点。同时在行业方面,于2013年8月1日将试点行业扩大到交通运输业和其他部分服务业中去,实现了我国“营改增”的前期目标,由于增值税在试点的过程中,还需要克服一些未知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设定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市场的需求。

一、增值税的特点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货物或应税劳务的增值额。就生产经营货物的单位而言,增值额是本单位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收入额扣除为生产经营该货物而外购货物价款后的余额,即本企业经营该货物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这种对增值额的理解称作理论增值额,但它不一定是法定增值额(即各国增值税制度中人为确定的增值额)。在增值税的实践中,各国广泛采用间接的扣税方法计算纳税人应纳税额,即以每一生产经营环节发生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全部销售额乘以规定的税率计算出本环节货物或应税劳务的整体税金,然后从中扣除外购项目前一环节已纳增值税,其余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在本环节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如表1所示,随着产品同质化的现象日趋严重,如今建立在资金、技术优势上的企业生产发展越来越受到阻碍,所以大多数企业在采用了产品差异化的竞争手段之后,又将竞争目光开始转向创造更多营销渠道的方式上来。当面临市场上同一技术的产品,以前很多企业选择研发产品的特性来提升竞争实力,现如今却开始以销售渠道的差异来提升市场竞争力。若税率为17%,对于小规模的纳税人来说,不含税平衡点增值率为17.65%,而相比于税率为13%时,这个增值率就达到了23.08%,若税率为17%时,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含税平衡点增值率为20.05%,而相比于税率为13%时,含税平衡点增值率为25.32%,两者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增值税的会计核算

销项税额是由于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而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核算的账户除“应征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外,还会涉及“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及与货物结算有关的“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销项税额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销售货物和提供应税劳务、视同销售、特殊业务销售、混合销售、兼营非应税劳务情况下的销项税额会计核算。

三、“营改增”在企业税收政策实施中的困境

增值税主要是作为我国税收征收的一种形式,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所实施改革的具体时间不相同。从行业自身的特点来看,对于一些规模小、财务管理和规模还不完善的企业而言,应该按照比较简易的方法来计算增值税,这种方法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税收负担的加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因此,“营改增”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以企业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企业除了自身的竞争力外,更需要外界的金融和税收政策的支持。在增值税实施时,根据企业的发展和随之发生的变化,采取合适的税收筹划,实现企业减负增效的目的,提高企业发展的硬实力。

在不同的行业所制定的标准要有所差异,才能保证企业在增值税转型改革的过程中尽快适应政策的发展和变化,企业依据“营改增”的改革步伐,能够提早做准备,进行有效的税收筹划,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企业在“营改增”转型改革的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把政策的具体细节把握好,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同时在“营改增”转型期间,企业要根据内部财务情况,有计划地实施财务改革,依据增值税的具体政策和细节,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调整,建立专门的部门来进行企业的税收筹划,实现的减负增效。

四、“营改增”新阶段下企业减负增效的策略

(一)加强企业税收的内部控制

根据相关理论,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增值税的作用和影响,而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这就需要企业决策者在进行策划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企业经济的发展,更要考虑增值税的影响。但内部控制同时又是一个可层层细化的控制系统,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控制目标。过于细化的目标又不利于理论概括。在共同的盈利目标之下,企业应致力于构建完整的价值链体系,以实现长久的经营效益;屈云波学者所提出的“无分销时代”理论,即构建厂商一体化的营销联盟,充分发挥广告等其他营销职能的功效。学者刘卫华指出,企业应逐步构建起扁平化的渠道运营模式,提升渠道的拉力,以构建起良性的循环模式。学者刘永炬指出,企业在建设营销渠道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区域市场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及市场营业税和增值税的需求变化,培育企业良好的市场渗透能力、市场攻击能力。

(二)开展税务筹划,合理节税

企业可以通过增值率筹划法、抵扣率筹划法、成本利润率筹划法等方法,选择税负最轻、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增值税纳税人身份,获取最大的节税收益。企业作为纳税主体,在进行纳税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我国“营改增”的政策制度,采取合适的税收筹划进行纳税管理。必须按17%或13%的税率直接计算应纳税额。同时,一般纳税人必须具备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设置完整的账簿,全面准确地进行会计核算。这些都将增加会计成本和纳税费用,所以筹划中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三)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创新

由于企业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经营成本,折旧额的增加将直接导致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减少,并因此降低企业的所得税纳税义务。在企业利润额较高的年度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用新增加的折旧额递减企业的当期应纳税额,帮助企业实现相对税收筹划。税收抵免政策是我国政府引导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方向的行之有效的重要工具,企业充分了解这些政策,不仅可以在短期内降低企业税负,提高经营业绩,更能在长期内把握投资方向,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企业增值税的会计核算

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围绕企业减负增效的指导思想,积极地展开企业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和税收筹划,在企业经营规模一定的情况下,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会计制度,来应对“营改增”的新形势。企业的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要认真学习好、落实好“营改增”的相关政策和制度,要与企业的现状联系在一起,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结 语

综上所述,为了用税收政策调整经济发展,在增值税法规和各种补充规定中有一些减免税优惠政策。由于增值税免税规定的存在,纳税人可以利用法定的免税规定,达到节税的目的。同时,企业也通过兼并、重组等各种努力,使企业达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从而实现企业的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 潘文轩.企业“营改增”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分析[J].商业研究,2013(1):145-150.

[2] 潘文轩.“营改增”试点中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释疑[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1):43-49.

[3] 张丹,杨秋煦.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税负的影响——基于上海市改革试点政策的分析[J].财会月刊,2013(3):15-18.

[4] 陆亚如.“营改增”试点企业如何进行增值税纳税筹划[J].财会研究,2013(5):45-47.

[5] 王茜,李子恒,陈志坚.对企业“营改增”几大误区的分析及改进建议[J].涉外税务,2013(5):19-23.endprint

【摘 要】 “营改增”新阶段下最显著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的减负增效,通过“营改增”有利于企业在进行结构调整和经营发展过程中,更能有效地运用税收政策和税收筹划手段对企业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从目前我国“营改增”实施战略上来看,将这一政策推广到全国是势在必行的。文章将针对我国当前“营改增”实施的现状进行概述,并阐述了实施“营改增”所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实现减负增效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营改增; 减负增效; 企业税负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2-0117-02

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2012年1月1日起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在上海部分行业内进行实施,并于8月1日将“营改增”的试点范围进行扩大,共有10省市进行了这一试点。同时在行业方面,于2013年8月1日将试点行业扩大到交通运输业和其他部分服务业中去,实现了我国“营改增”的前期目标,由于增值税在试点的过程中,还需要克服一些未知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设定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市场的需求。

一、增值税的特点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货物或应税劳务的增值额。就生产经营货物的单位而言,增值额是本单位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收入额扣除为生产经营该货物而外购货物价款后的余额,即本企业经营该货物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这种对增值额的理解称作理论增值额,但它不一定是法定增值额(即各国增值税制度中人为确定的增值额)。在增值税的实践中,各国广泛采用间接的扣税方法计算纳税人应纳税额,即以每一生产经营环节发生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全部销售额乘以规定的税率计算出本环节货物或应税劳务的整体税金,然后从中扣除外购项目前一环节已纳增值税,其余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在本环节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如表1所示,随着产品同质化的现象日趋严重,如今建立在资金、技术优势上的企业生产发展越来越受到阻碍,所以大多数企业在采用了产品差异化的竞争手段之后,又将竞争目光开始转向创造更多营销渠道的方式上来。当面临市场上同一技术的产品,以前很多企业选择研发产品的特性来提升竞争实力,现如今却开始以销售渠道的差异来提升市场竞争力。若税率为17%,对于小规模的纳税人来说,不含税平衡点增值率为17.65%,而相比于税率为13%时,这个增值率就达到了23.08%,若税率为17%时,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含税平衡点增值率为20.05%,而相比于税率为13%时,含税平衡点增值率为25.32%,两者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增值税的会计核算

销项税额是由于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而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核算的账户除“应征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外,还会涉及“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及与货物结算有关的“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销项税额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销售货物和提供应税劳务、视同销售、特殊业务销售、混合销售、兼营非应税劳务情况下的销项税额会计核算。

三、“营改增”在企业税收政策实施中的困境

增值税主要是作为我国税收征收的一种形式,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所实施改革的具体时间不相同。从行业自身的特点来看,对于一些规模小、财务管理和规模还不完善的企业而言,应该按照比较简易的方法来计算增值税,这种方法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税收负担的加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因此,“营改增”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以企业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企业除了自身的竞争力外,更需要外界的金融和税收政策的支持。在增值税实施时,根据企业的发展和随之发生的变化,采取合适的税收筹划,实现企业减负增效的目的,提高企业发展的硬实力。

在不同的行业所制定的标准要有所差异,才能保证企业在增值税转型改革的过程中尽快适应政策的发展和变化,企业依据“营改增”的改革步伐,能够提早做准备,进行有效的税收筹划,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企业在“营改增”转型改革的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把政策的具体细节把握好,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同时在“营改增”转型期间,企业要根据内部财务情况,有计划地实施财务改革,依据增值税的具体政策和细节,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调整,建立专门的部门来进行企业的税收筹划,实现的减负增效。

四、“营改增”新阶段下企业减负增效的策略

(一)加强企业税收的内部控制

根据相关理论,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增值税的作用和影响,而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这就需要企业决策者在进行策划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企业经济的发展,更要考虑增值税的影响。但内部控制同时又是一个可层层细化的控制系统,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控制目标。过于细化的目标又不利于理论概括。在共同的盈利目标之下,企业应致力于构建完整的价值链体系,以实现长久的经营效益;屈云波学者所提出的“无分销时代”理论,即构建厂商一体化的营销联盟,充分发挥广告等其他营销职能的功效。学者刘卫华指出,企业应逐步构建起扁平化的渠道运营模式,提升渠道的拉力,以构建起良性的循环模式。学者刘永炬指出,企业在建设营销渠道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区域市场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及市场营业税和增值税的需求变化,培育企业良好的市场渗透能力、市场攻击能力。

(二)开展税务筹划,合理节税

企业可以通过增值率筹划法、抵扣率筹划法、成本利润率筹划法等方法,选择税负最轻、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增值税纳税人身份,获取最大的节税收益。企业作为纳税主体,在进行纳税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我国“营改增”的政策制度,采取合适的税收筹划进行纳税管理。必须按17%或13%的税率直接计算应纳税额。同时,一般纳税人必须具备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设置完整的账簿,全面准确地进行会计核算。这些都将增加会计成本和纳税费用,所以筹划中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三)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创新

由于企业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经营成本,折旧额的增加将直接导致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减少,并因此降低企业的所得税纳税义务。在企业利润额较高的年度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用新增加的折旧额递减企业的当期应纳税额,帮助企业实现相对税收筹划。税收抵免政策是我国政府引导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方向的行之有效的重要工具,企业充分了解这些政策,不仅可以在短期内降低企业税负,提高经营业绩,更能在长期内把握投资方向,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企业增值税的会计核算

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围绕企业减负增效的指导思想,积极地展开企业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和税收筹划,在企业经营规模一定的情况下,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会计制度,来应对“营改增”的新形势。企业的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要认真学习好、落实好“营改增”的相关政策和制度,要与企业的现状联系在一起,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结 语

综上所述,为了用税收政策调整经济发展,在增值税法规和各种补充规定中有一些减免税优惠政策。由于增值税免税规定的存在,纳税人可以利用法定的免税规定,达到节税的目的。同时,企业也通过兼并、重组等各种努力,使企业达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从而实现企业的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 潘文轩.企业“营改增”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分析[J].商业研究,2013(1):145-150.

[2] 潘文轩.“营改增”试点中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释疑[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1):43-49.

[3] 张丹,杨秋煦.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税负的影响——基于上海市改革试点政策的分析[J].财会月刊,2013(3):15-18.

[4] 陆亚如.“营改增”试点企业如何进行增值税纳税筹划[J].财会研究,2013(5):45-47.

[5] 王茜,李子恒,陈志坚.对企业“营改增”几大误区的分析及改进建议[J].涉外税务,2013(5):19-23.endprint

【摘 要】 “营改增”新阶段下最显著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的减负增效,通过“营改增”有利于企业在进行结构调整和经营发展过程中,更能有效地运用税收政策和税收筹划手段对企业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从目前我国“营改增”实施战略上来看,将这一政策推广到全国是势在必行的。文章将针对我国当前“营改增”实施的现状进行概述,并阐述了实施“营改增”所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实现减负增效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营改增; 减负增效; 企业税负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2-0117-02

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2012年1月1日起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在上海部分行业内进行实施,并于8月1日将“营改增”的试点范围进行扩大,共有10省市进行了这一试点。同时在行业方面,于2013年8月1日将试点行业扩大到交通运输业和其他部分服务业中去,实现了我国“营改增”的前期目标,由于增值税在试点的过程中,还需要克服一些未知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设定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市场的需求。

一、增值税的特点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货物或应税劳务的增值额。就生产经营货物的单位而言,增值额是本单位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收入额扣除为生产经营该货物而外购货物价款后的余额,即本企业经营该货物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这种对增值额的理解称作理论增值额,但它不一定是法定增值额(即各国增值税制度中人为确定的增值额)。在增值税的实践中,各国广泛采用间接的扣税方法计算纳税人应纳税额,即以每一生产经营环节发生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全部销售额乘以规定的税率计算出本环节货物或应税劳务的整体税金,然后从中扣除外购项目前一环节已纳增值税,其余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在本环节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如表1所示,随着产品同质化的现象日趋严重,如今建立在资金、技术优势上的企业生产发展越来越受到阻碍,所以大多数企业在采用了产品差异化的竞争手段之后,又将竞争目光开始转向创造更多营销渠道的方式上来。当面临市场上同一技术的产品,以前很多企业选择研发产品的特性来提升竞争实力,现如今却开始以销售渠道的差异来提升市场竞争力。若税率为17%,对于小规模的纳税人来说,不含税平衡点增值率为17.65%,而相比于税率为13%时,这个增值率就达到了23.08%,若税率为17%时,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含税平衡点增值率为20.05%,而相比于税率为13%时,含税平衡点增值率为25.32%,两者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增值税的会计核算

销项税额是由于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而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核算的账户除“应征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外,还会涉及“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及与货物结算有关的“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销项税额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销售货物和提供应税劳务、视同销售、特殊业务销售、混合销售、兼营非应税劳务情况下的销项税额会计核算。

三、“营改增”在企业税收政策实施中的困境

增值税主要是作为我国税收征收的一种形式,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所实施改革的具体时间不相同。从行业自身的特点来看,对于一些规模小、财务管理和规模还不完善的企业而言,应该按照比较简易的方法来计算增值税,这种方法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税收负担的加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因此,“营改增”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以企业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企业除了自身的竞争力外,更需要外界的金融和税收政策的支持。在增值税实施时,根据企业的发展和随之发生的变化,采取合适的税收筹划,实现企业减负增效的目的,提高企业发展的硬实力。

在不同的行业所制定的标准要有所差异,才能保证企业在增值税转型改革的过程中尽快适应政策的发展和变化,企业依据“营改增”的改革步伐,能够提早做准备,进行有效的税收筹划,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企业在“营改增”转型改革的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把政策的具体细节把握好,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同时在“营改增”转型期间,企业要根据内部财务情况,有计划地实施财务改革,依据增值税的具体政策和细节,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调整,建立专门的部门来进行企业的税收筹划,实现的减负增效。

四、“营改增”新阶段下企业减负增效的策略

(一)加强企业税收的内部控制

根据相关理论,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增值税的作用和影响,而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这就需要企业决策者在进行策划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企业经济的发展,更要考虑增值税的影响。但内部控制同时又是一个可层层细化的控制系统,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控制目标。过于细化的目标又不利于理论概括。在共同的盈利目标之下,企业应致力于构建完整的价值链体系,以实现长久的经营效益;屈云波学者所提出的“无分销时代”理论,即构建厂商一体化的营销联盟,充分发挥广告等其他营销职能的功效。学者刘卫华指出,企业应逐步构建起扁平化的渠道运营模式,提升渠道的拉力,以构建起良性的循环模式。学者刘永炬指出,企业在建设营销渠道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区域市场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及市场营业税和增值税的需求变化,培育企业良好的市场渗透能力、市场攻击能力。

(二)开展税务筹划,合理节税

企业可以通过增值率筹划法、抵扣率筹划法、成本利润率筹划法等方法,选择税负最轻、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增值税纳税人身份,获取最大的节税收益。企业作为纳税主体,在进行纳税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我国“营改增”的政策制度,采取合适的税收筹划进行纳税管理。必须按17%或13%的税率直接计算应纳税额。同时,一般纳税人必须具备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设置完整的账簿,全面准确地进行会计核算。这些都将增加会计成本和纳税费用,所以筹划中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三)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创新

由于企业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经营成本,折旧额的增加将直接导致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减少,并因此降低企业的所得税纳税义务。在企业利润额较高的年度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用新增加的折旧额递减企业的当期应纳税额,帮助企业实现相对税收筹划。税收抵免政策是我国政府引导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方向的行之有效的重要工具,企业充分了解这些政策,不仅可以在短期内降低企业税负,提高经营业绩,更能在长期内把握投资方向,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企业增值税的会计核算

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围绕企业减负增效的指导思想,积极地展开企业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和税收筹划,在企业经营规模一定的情况下,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会计制度,来应对“营改增”的新形势。企业的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要认真学习好、落实好“营改增”的相关政策和制度,要与企业的现状联系在一起,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结 语

综上所述,为了用税收政策调整经济发展,在增值税法规和各种补充规定中有一些减免税优惠政策。由于增值税免税规定的存在,纳税人可以利用法定的免税规定,达到节税的目的。同时,企业也通过兼并、重组等各种努力,使企业达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从而实现企业的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 潘文轩.企业“营改增”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分析[J].商业研究,2013(1):145-150.

[2] 潘文轩.“营改增”试点中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释疑[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1):43-49.

[3] 张丹,杨秋煦.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税负的影响——基于上海市改革试点政策的分析[J].财会月刊,2013(3):15-18.

[4] 陆亚如.“营改增”试点企业如何进行增值税纳税筹划[J].财会研究,2013(5):45-47.

[5] 王茜,李子恒,陈志坚.对企业“营改增”几大误区的分析及改进建议[J].涉外税务,2013(5):19-23.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