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成本管理视角下公立医院综合效益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4-04-24

刘力宏

【摘要】 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医院”)要想突显其公益性,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并且兼顾其经济效益,努力找到两个效益的和谐点,以社会效益为根本点,经济效益为驱动力,谋求医院综合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文章以最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成本管理的独特视角对医院综合效益的影响进行研究,独创性地提出成本管理对医院综合效益影响的“金字塔”模式并对其进行剖析,旨在找到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 成本管理; 公立医院综合效益; 影响因素; 成本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1-0096-05

一、引言

医院综合效益是指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总和,是医疗规模、医疗质量、工作效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与诸多社会环境作用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医院为社会提供公共医疗服务能力的效果和效率,以及医疗服务活动的成本效益情况。最新版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强化了成本核算,硬化了成本管理,本研究从新制度成本管理的视角对医院综合效益的影响进行研究(由于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虽然其也属于成本管理的内容,但后面内容将其从成本管理中单提出来论述,文中成本管理指新制度中的全成本管理),以医院成本管理的基础理论为起点,独创性地提出成本管理对医院综合效益影响的“金字塔”模式并对其进行剖析,最后就做好医院成本管理工作所需支撑条件进行了探讨。

二、医院成本管理的基础理论

(一)医院成本核算的基础理论

1.医院成本核算的含义

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医院将其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医院成本核算是按照《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及医院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对医院业务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耗费进行分类、记录、归集、分配等,旨在真实反映医疗活动的经营成果,提供相关成本信息的一项重要经济管理活动。

2.医院成本核算内容(如表1所示)

(二)医院成本管理的基础理论

1.医院成本管理的含义

医院成本管理是指医院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医疗成本的活动。其目的是全面、真实、准确反映医院成本信息,强化成本意识,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绩效,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医院只有不断降低患者的成本,让患者不断享受价值的增加,才是成本管理的精髓所在。

2.医院成本管理内容(如表2所示)

(三)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流程

如图1所示,医院通过数据采集(包括科室成本归集、内部服务数据及人员面积参数等基础数据的采集),然后经过“四类科室三级分摊法”,计算出科室、床日、诊次等成本,其结果一则可作为项目成本、病种成本的数据基础;二则可用于内部分析、成本控制、成本考核等,为经营预测与投资决策提供支持。

三、成本管理对医院综合效益的影响模式——“金字塔”模式分析

(一)医院成本管理对医院综合效益的影响模式——“金字塔”模式

如图2所示,此模式形如“金字塔”,塔尖是医院综合效益,塔基就是医院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医院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构成了医院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成本核算与管理进而影响医院的公益性、资源配置、经济收支。其中公益性是通过财政补偿、政府定价和医保支付等手段实现的;资源配置包括整个医疗行业的配置及医院内部的配置;经济收支包括收入、支出、结余。公益性及医疗行业的资源配置更多地影响社会效益,而经济收支与医院内部的资源配置影响经济效益,二者共同构成医院的综合效益。

(二)“金字塔”模式分析

“金字塔”模式:塔基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影响塔尖的医院综合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1.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是指医院在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优质、低耗、高效、快捷地为社会提供物化的医疗服务产品,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社会效益是由卫生事业的人道主义本质所决定的,是所有医院工作的目标和行为归属,其重要性是首位的。医院必须以社会效益为基本原则,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公立医院的战略定位。

医院成本管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达到目标:

(1)为财政补偿提供数据支持

2010年2月21日由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该《意见》还指出: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药品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加强医用耗材的价格管理。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公立医院由此而减少的合理收入,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由此可见,成本核算成为了医院此次改革的基础,将为财政补偿以及药事服务收费等提供数据支持。

(2)为物价部门合理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提供依据

2012年发改委、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规范和完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制定与医疗成本密切相关,物价管理部门在制定项目价格时会以医院的平均成本作为定价的重要依据,医院在申报新医疗技术项目定价申请时同样要向价格管理部门提供成本核算的资料,所以做好成本核算工作,真实反映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种消耗,是主管部门制定价格的重要依据。

(3)为医疗保障偿付提供科学依据

对医疗服务成本进行更加精确的核算是医疗保险费用偿付工作中的重要基础。目前国内外比较常用的偿付方式包括按项目付费、按人头付费制、总额预算制、按病种付费、按定额付费制等,我国医疗保险偿付以按定额、均值付费的偿付方式为主,同时个别地区也在试点按病种付费、项目支付等其他的支付方式。加强成本管理,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医疗服务成本进行核算,可以确定更加精确的医疗保障支付额度,从而达到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医疗保障费用根据成本支付,可以促使医疗机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服务成本,节省医疗资源。对参保人员而言,由于医疗机构有了降低成本的主动性,使得患者就医费用有了下降的可能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贵”的问题。

(4)为整个医疗行业资源配置提供支持

医院通过成本管理提供的信息,政府部门将会逐级汇总至国家级,进而国家会从宏观层面上掌握整个医疗行业的资源配置情况,为国家在宏观层面上进行区域卫生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及有效使用国家有限卫生资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为更好地服务病人、提高社会效益提供有力的保障。

2.经济效益

医院经济效益是指医院在一定时期内,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劳动与服务成果的比值,即有效产出与其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医院通过运用现代化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合理配置和使用有限卫生资源,使医院在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能最大程度得到绩效补偿,并有所积累,从而具备扩大再生产和长远发展的经济实力。对医院进行经济效益评估,不能简单地分析医院的经济投入和产出,而是要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促进医院健康持续发展。

endprint

(1)成本管理是医院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通过成本管理,对医院的成本消耗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运用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等,将医院合理组织的收入、控制成本支出的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核算,并汇总编制经济效益比较分析表,以便掌握成本费用构成、分布及变化规律,了解成本计划执行情况,查找成本升降原因,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使医院经济管理由定性转为定量管理,进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2)成本管理有利于优化医院资源配置

通过成本管理,医院可以动态实时了解到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效率和效益,为医院合理进行资源配置与有效使用提供相应的量化数据支持,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等方面发挥导向作用,从而改变过去在经营管理中忽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医疗资源浪费严重以及争设备、争人员、争空间的现象。医院通过正确的成本管理,强化医院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理念,为医院实现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奠定基础,为医院提高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做好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必要支撑

(一)制度层面:总会计师制度的制度安排

新《医院财务制度》第六条规定:三级医院须设置总会计师。这是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变化的一大亮点,也是为更好地做好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应运而生的。这就从制度层面更好地为医院成本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现代医院成本管理不再单纯是成本管理专设机构和专职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而应拓展至临床、医技、行政后勤各科室,包括成本会计人员、财务管理、IT、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后勤管理、医疗护理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需要全员参与和各部门配合,逐渐形成以成本管理部门与成本会计人员为核心的自上而下、多层次、多部门的成本管理网络体系。医院成本管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了医院的方方面面,需要处理的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这就要求有总会计师级别的领导来组织协调各方关系,才能做好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

(二)信息系统层面: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

医院成本管理对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进行成本管理,必须整合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门诊、住院、设备、后勤、统计和财务核算系统提供的信息,整合人力资源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的信息,使原先分散、各自独立的信息逐步实现信息互联和数据共享,为医院的成本管理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同时,进行成本管理要求医院信息系统在业务上覆盖全部领域,在流程上覆盖全过程,在统计及核算上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信息对应关系清晰,形成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医院投入产出过程及结果的完整的闭合系统。

(三)人力资源层面:复合型成本管理人才

医院成本管理对成本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按照新制度的要求,计算科室成本、项目成本、病种成本等,并且要对成本核算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控制、考核,这其中用到了很多管理会计中的知识,如量本利分析法、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等等,这些知识超出了普通成本会计人员的知识能力范围。因此,必须对成本会计人员进行快速培养,使其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的成本管理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加之健全完善的信息系统,才会使成本管理工作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五、结论

医院实行成本管理是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需要,是有效利用卫生资源的需要,是正确定价、合理补偿的需要,是深化医院财务制度改革的需要。公立医院必须坚持公益性质,以社会效益为根本点,经济效益为驱动力,硬化成本管理工作,增强成本效益观念,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有效使用,从而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为新世纪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 黄丽佳.深圳市某医院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程薇.医院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 郑大喜.公立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J].现代医院管理,2005(4):3-5.

[4] 胡守惠.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理论与实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5] 林秀英.浅谈提高公立医院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J]. 财经界(学术版),2013(5):85.

[6] 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医院财务与会计实务[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

[7] 杨金彩,巫霞,乔丽君.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如何提升经济效益[J].经济师,2013(2):175-176.

[8] 费峰.医院成本控制与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endprint

(1)成本管理是医院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通过成本管理,对医院的成本消耗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运用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等,将医院合理组织的收入、控制成本支出的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核算,并汇总编制经济效益比较分析表,以便掌握成本费用构成、分布及变化规律,了解成本计划执行情况,查找成本升降原因,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使医院经济管理由定性转为定量管理,进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2)成本管理有利于优化医院资源配置

通过成本管理,医院可以动态实时了解到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效率和效益,为医院合理进行资源配置与有效使用提供相应的量化数据支持,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等方面发挥导向作用,从而改变过去在经营管理中忽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医疗资源浪费严重以及争设备、争人员、争空间的现象。医院通过正确的成本管理,强化医院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理念,为医院实现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奠定基础,为医院提高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做好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必要支撑

(一)制度层面:总会计师制度的制度安排

新《医院财务制度》第六条规定:三级医院须设置总会计师。这是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变化的一大亮点,也是为更好地做好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应运而生的。这就从制度层面更好地为医院成本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现代医院成本管理不再单纯是成本管理专设机构和专职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而应拓展至临床、医技、行政后勤各科室,包括成本会计人员、财务管理、IT、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后勤管理、医疗护理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需要全员参与和各部门配合,逐渐形成以成本管理部门与成本会计人员为核心的自上而下、多层次、多部门的成本管理网络体系。医院成本管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了医院的方方面面,需要处理的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这就要求有总会计师级别的领导来组织协调各方关系,才能做好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

(二)信息系统层面: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

医院成本管理对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进行成本管理,必须整合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门诊、住院、设备、后勤、统计和财务核算系统提供的信息,整合人力资源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的信息,使原先分散、各自独立的信息逐步实现信息互联和数据共享,为医院的成本管理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同时,进行成本管理要求医院信息系统在业务上覆盖全部领域,在流程上覆盖全过程,在统计及核算上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信息对应关系清晰,形成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医院投入产出过程及结果的完整的闭合系统。

(三)人力资源层面:复合型成本管理人才

医院成本管理对成本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按照新制度的要求,计算科室成本、项目成本、病种成本等,并且要对成本核算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控制、考核,这其中用到了很多管理会计中的知识,如量本利分析法、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等等,这些知识超出了普通成本会计人员的知识能力范围。因此,必须对成本会计人员进行快速培养,使其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的成本管理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加之健全完善的信息系统,才会使成本管理工作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五、结论

医院实行成本管理是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需要,是有效利用卫生资源的需要,是正确定价、合理补偿的需要,是深化医院财务制度改革的需要。公立医院必须坚持公益性质,以社会效益为根本点,经济效益为驱动力,硬化成本管理工作,增强成本效益观念,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有效使用,从而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为新世纪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 黄丽佳.深圳市某医院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程薇.医院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 郑大喜.公立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J].现代医院管理,2005(4):3-5.

[4] 胡守惠.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理论与实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5] 林秀英.浅谈提高公立医院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J]. 财经界(学术版),2013(5):85.

[6] 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医院财务与会计实务[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

[7] 杨金彩,巫霞,乔丽君.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如何提升经济效益[J].经济师,2013(2):175-176.

[8] 费峰.医院成本控制与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endprint

(1)成本管理是医院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通过成本管理,对医院的成本消耗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运用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等,将医院合理组织的收入、控制成本支出的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核算,并汇总编制经济效益比较分析表,以便掌握成本费用构成、分布及变化规律,了解成本计划执行情况,查找成本升降原因,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使医院经济管理由定性转为定量管理,进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2)成本管理有利于优化医院资源配置

通过成本管理,医院可以动态实时了解到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效率和效益,为医院合理进行资源配置与有效使用提供相应的量化数据支持,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等方面发挥导向作用,从而改变过去在经营管理中忽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医疗资源浪费严重以及争设备、争人员、争空间的现象。医院通过正确的成本管理,强化医院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理念,为医院实现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奠定基础,为医院提高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做好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必要支撑

(一)制度层面:总会计师制度的制度安排

新《医院财务制度》第六条规定:三级医院须设置总会计师。这是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变化的一大亮点,也是为更好地做好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应运而生的。这就从制度层面更好地为医院成本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现代医院成本管理不再单纯是成本管理专设机构和专职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而应拓展至临床、医技、行政后勤各科室,包括成本会计人员、财务管理、IT、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后勤管理、医疗护理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需要全员参与和各部门配合,逐渐形成以成本管理部门与成本会计人员为核心的自上而下、多层次、多部门的成本管理网络体系。医院成本管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了医院的方方面面,需要处理的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这就要求有总会计师级别的领导来组织协调各方关系,才能做好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

(二)信息系统层面: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

医院成本管理对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进行成本管理,必须整合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门诊、住院、设备、后勤、统计和财务核算系统提供的信息,整合人力资源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的信息,使原先分散、各自独立的信息逐步实现信息互联和数据共享,为医院的成本管理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同时,进行成本管理要求医院信息系统在业务上覆盖全部领域,在流程上覆盖全过程,在统计及核算上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信息对应关系清晰,形成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医院投入产出过程及结果的完整的闭合系统。

(三)人力资源层面:复合型成本管理人才

医院成本管理对成本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按照新制度的要求,计算科室成本、项目成本、病种成本等,并且要对成本核算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控制、考核,这其中用到了很多管理会计中的知识,如量本利分析法、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等等,这些知识超出了普通成本会计人员的知识能力范围。因此,必须对成本会计人员进行快速培养,使其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的成本管理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加之健全完善的信息系统,才会使成本管理工作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五、结论

医院实行成本管理是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需要,是有效利用卫生资源的需要,是正确定价、合理补偿的需要,是深化医院财务制度改革的需要。公立医院必须坚持公益性质,以社会效益为根本点,经济效益为驱动力,硬化成本管理工作,增强成本效益观念,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有效使用,从而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为新世纪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 黄丽佳.深圳市某医院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程薇.医院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 郑大喜.公立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J].现代医院管理,2005(4):3-5.

[4] 胡守惠.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理论与实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5] 林秀英.浅谈提高公立医院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J]. 财经界(学术版),2013(5):85.

[6] 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医院财务与会计实务[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

[7] 杨金彩,巫霞,乔丽君.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如何提升经济效益[J].经济师,2013(2):175-176.

[8] 费峰.医院成本控制与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