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对血吸虫性肝硬化分级及肝储备功能的研究

时间:2024-12-03

贾济波 杨文广 朱全新 牛雪花 陈允东

215300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对血吸虫性肝硬化分级及肝储备功能的研究

贾济波 杨文广 朱全新 牛雪花 陈允东

215300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目的: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在评估血吸虫肝硬化程度和肝脏储备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88例,其中轻度、中度、重度血吸虫性肝硬化分别为23例、25例和27例,健康志愿者及因其他疾病行腹部CT检查者13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各组的肝脏灌注参数,研究各组不同的肝脏灌注参数差异、CT形态学分级和Child-Pugh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3组血吸虫性肝硬化组的血容量(BV)、肝血流量(BF)、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分数(HAF)、肝动脉灌注量(HAP)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作为评估血吸虫肝硬化程度和肝脏储备功能的重要参考。

血吸虫;肝硬化;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部分省市曾是血吸虫病重灾区,经过国家长期以来的大力防治工作,血吸虫病已经趋于稳定,但在这些地区老年人群中血吸虫病仍然占有相当比例。血吸虫肝硬化发展缓慢、病程较长,早期治疗效果较好,晚期则不可逆转,将严重损害患者的肝脏功能。所以,从形态学和功能学两个角度对血吸虫肝硬化患者的肝储备功能进行评价可以为临床的治疗做出有效的指导。近几年,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在肝硬化及肝脏纤维化等疾病的评估方面已有研究报道[1,2],但在血吸虫肝硬化中还暂无报道。所以,我们的研究想通过64排多层螺旋CT肝脏的灌注参数以及CT形态学分级和Child-Pugh功能分级对不同程度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硬化的程度进行分级,讨论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血吸虫肝硬化患者75例作为试验组,通过涂蓉的肝硬化的分级方法[3],将患者分3组;其中,轻度血吸虫肝硬化23例,中度血吸虫肝硬化25例,重度血吸虫肝硬化27例;男22例,女53例;年龄50~84岁,平均66.4岁。对比组13例,其中,志愿者8例,余5例因发现其他疾病行腹部CT检查;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58~75岁,平均68岁。

检查方法:早上空腹,检查前喝水800~1 000 mL,对所有患者行肝脏CT灌注扫描。所用机器为GE LightSpeed VCT机,扫描范围包括肝总动脉、门脉主干或其分支的上下层面。扫描方法:同层多期动态灌注扫描,扫描层厚5 mm,层距5 mm,管电压120 kV,管电流,60 mA。最后将扫描获得的所有数据选中并用肝脏CT灌注软件进行后处理。

肝脏CT灌注参数值:选取肝动脉和门静脉峰值得出时间密度曲线,手动设定肝动脉开始流入和最早降低的数值,通过工作站后处理获得肝脏灌注图像,选取肝实质感兴趣区(ROI),获得该感兴趣区各组灌注参数[4],包括血容量(BV)、肝血流量(BF)、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分数(HAF)、肝动脉灌注量(HAP)。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3组血吸虫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灌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正常组及试验组3组血吸虫肝硬化的肝脏CT灌注参数值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运用相关分析比较轻度、中度、重度3组肝硬化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相关性。

结 果

通过和对比组比较,我们发现随着血吸虫肝硬化程度的逐渐加重,BF与BV均呈下降改变,BF、BV与血吸虫肝硬化的严重程度相反,而MTT、HAP、HAF随着血吸虫肝硬化程度的逐步加重呈增高改变,MTT、HAP、HAF与血吸虫肝硬化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各肝脏灌注参数,见表1。

血吸虫肝硬化灌注参数BF、BV、MTT、HAP、HAF在正常组肝脏与试验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HAF在中度、重度血吸虫肝硬化组明显增高,HAP在重度血吸虫肝硬化组明显增高。

肝硬化CT形态学三分级与Child-Pugh功能分级相关性分析,见表2。

表1 正常组肝脏与各组不同程度血吸虫性肝硬化的灌注参数值(±s)

表1 正常组肝脏与各组不同程度血吸虫性肝硬化的灌注参数值(±s)

组别 BV(mL/100 g) BF(mL/min·100 g) MTT(s) HAF HAP(mL/min·100 g)正常肝脏 46.76±8.36 212.65±42.23 14.62±3.31 0.16±0.03 17.14±8.56轻度血吸虫肝硬化 42.75±17.56 184.6±37.45 15.11±1.33 0.25±0.03 19.75±9.83中度血吸虫肝硬化 38.45±21.88 126.89±93.82 17.99±11.83 0.33±0.04 23.74±2.73重度血吸虫肝硬化 25.62±8.13 130.71±45.39 27.72±2.77 0.39±0.06 35.36±13.89 F 24.65 27.67 8.54 26.58 12.54 P 0.005 3 0.004 4 0.018 2 0.004 6 0.008 2

讨 论

正常肝窦由肝窦内皮细胞、枯否细胞、星状细胞和隐窝细胞组成,其中,肝窦内皮细胞占主要成分,由于缺乏基膜,血浆中的物质都可以通过窗孔到达窦周间隙[5]。而血吸虫患者大量虫卵寄生于门静脉系统,形成虫卵肉芽肿,导致门静脉主干和分支阻塞后发生肝脏血液循环障碍,继而引发肝细胞脂肪变性、非特异性变性和萎缩。门静脉主干和分支周围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肝脏微循环系统和生理状况逐渐发生紊乱,最终导致局部肝脏,甚至全肝血流灌注异常[6]。

有关CT肝脏灌注的文献显示[7],轻度血吸虫性肝硬化时组织病理学上仅表现为少部分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和门静脉及汇管区轻度纤维组织的增生,CT灌注扫描可以表现为肝脏BF和BV数值上的小幅变化,但这种变化通过肝脏自身血管特有的代偿功能,尚能使肝脏BF和BV保持相对平稳。当继续进展到中度、重度血吸虫性肝硬化时,肝脏纤维增生逐步加重,肝窦明显损伤,部分假小叶形成,大量肝硬化再生结节压迫周围的门静脉和肝静脉的分支,使血管变细、中断或闭塞。BF、BV显著下降,HAP、HAF显著增高。杨琪已有报道:轻度、中度、重度肝硬化时[8],灌注值HAF分别为(0.22±0.06),(0.28±0.03),(0.38±0.09),而我们的研究得出的轻度、中度、重度血吸虫性肝硬化灌注值HAF分别为(0.22±0.04),(0.30±0.05),(0.38±0.07),与以往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中、重度血吸虫性肝硬化时,肝窦内皮细胞上皮间连接不完全,并且没有基底膜,导致造影剂在血管壁内外可以自由移动,引起了血管表面通透性增高,并且门静脉和肝静脉之间有丰富的交通支,使得造影剂在血管中的MTT值也增高,所以通过对患者MTT值的测量也可以间接地反映出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灌注情况。

本组研究显示:随着血吸虫肝硬化形态学分级程度的加重,肝脏灌注值BV、BF逐步下降,而MTT、HAF及HAP值逐步上升,BF、BV、MTT、HAP及HAF在对比组肝脏与试验组3组血吸虫肝硬化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HAF在中度、重度血吸虫肝硬化组均显著增高,HAP在重度血吸虫肝硬化组显著增高,此结果符合以往文献的报道。表明血吸虫性肝硬化时肝脏的血流灌注量的变化与血吸虫性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随着血吸虫性肝硬化程度的加重,总肝灌注量在下降,中、重度血吸虫性肝硬化尤为显著。

目前,最常用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仍然是临床公认的评价肝脏储备功能最有效方法。通过本组研究将血吸虫肝硬化CT形态学3分级与Child-Pugh3分级进行对比,发现2种分级方法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适用于肝脏灌注参数的测量,是目前临床上非侵入性评估肝脏血流灌注与血吸虫性肝硬化分级相关性较好的方法之一,并且64排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具有扫描速度快、操作安全、简单等优点,可以从肝脏的毛细血管水平评价肝脏血流灌注情况,对临床上血吸虫性肝硬化各期分级评估、早期的诊断、治疗及随访等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由于我们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血吸虫肝硬化每个时期的CT灌注参数的变化情况、各灌注参数与肝脏不同病理变化之间的联系和临床价值,需要我们后期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表2 肝硬化CT形态学3分级与Child-Pugh功能分级相关性分析(n)

[1] 黄渊全,冯耀良.肝脏CT灌注成像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22(5):59-63.

[2] 王婷.不同病理分期老年肝纤维化患者多层CT灌注成像参数变化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72(10):66-69.

[3] 涂蓉,张阳德,伍保忠,等.肝硬化CT分级方法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3,18(9):621-623.

[4] 文利,于仕义.肝细胞癌的CT灌注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4):333-336.

[5] 陈勇,郝凯,尚英杰,等.肝硬化CT分级的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7):1063-1065.

[6] 王彩虹,苏丹柯,刘剑仑,等.多层螺旋CT灌注对肝癌病人肝硬化分级及肝储备功能评价的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2):197-200.

[7] 薛雁山,陈麦林,尚存海,等.16层螺旋CT评价肝硬化患者血流灌注参数变化[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4(4):289-291.

[8] 杨琪.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癌病人肝硬化分级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3):78-79.

Study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hepatic cirrhosis due to schistosomiasis and liver reserve function by 64 slice spiral CT liver perfusion

Jia Jibo,Yang Wenguang,Zhu Quanxin,Niu Xuehua,Chen Yundo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Kunshan City,Jiangsu Province 21530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64 slice spiral CT liver perfusion on the assessment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hepatic cirrhosis due to schistosomiasis and liver reserve function.Methods:64 slice spiral CT liver perfusion imaging in 88 cases,among them,mild,moderate and severe schistosomiasis cirrhosis were 23 cases,25 cases and 27 cases.Healthy volunteers and 13 patients with other diseases underwent abdominal CT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Liver perfusion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in each group.W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hepatic perfusion parameters,CT 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nd Child-Pugh classification.Results: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volume(BV),hepatic blood flow(BF),mean time between contrast agent(MTT),hepatic artery fraction(HAF),hepatic artery perfusion(HAP)value in 3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chistosomiasis cirrhosis(P<0.05).Conclusion:64 slice spiral CT perfusion imaging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evaluating the degree of liver cirrhosis and liver function.

Schistosoma japonicum;Liver cirrhosis;Multi-slice spiral CT;Perfusion imaging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6.6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