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Y-干扰素与硫酸镁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评价

时间:2024-12-07

李慧英

资料与方法

我科2005年10月-2007年3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115例,其中男67例,女48例;年龄36天-23个月,病程1-5天。全部病例均符合毛支的诊断标准。入院时均有阵发性咳嗽、喘憋、气促、肺部哮鸣音及小水泡音。胸片显示支气管周围炎征象及肺部纹理粗厚,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肺气肿或小点片状阴影。

115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4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方法,包括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扩血管药物及雾化吸入平喘剂等。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Y-干扰素50万-100万U/次肌注,1次/日,3-5天为1个疗程。25%硫酸镁50-100mg/(kg·日)加入5%-10%葡萄糖稀释成0.5%-1.0%静滴,滴速0.5-1.0滴/(kg·分),疗程3-5天。用药期间观察体温、呼吸、血压及血常规等变化。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治疗5-7天,咳嗽、喘憋消失,气促缓解,肺部哕音消失。②好转:治疗5-7天,喘憋、气促缓解,肺部哕音减少。③无效:治疗>7天症状、体征均无好转。

统计学方法数据X±s表示,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结果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见表1。在喘憋缓解、肺部啰音消失、咳嗽消失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01)。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治疗组治愈65例,好转5例,无效0例,治愈率92%:对照组治愈31例,好转14例。无效0例,治愈率69%;两组疗效差舁有统计学意义(X2=7.983,P<0.01)。

不良反应治疗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无皮疹、呼吸、血压改变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

讨论

毛支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所致。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占70%以上:2岁以内的小儿多见,高峰年龄2-6个月。因该年龄组婴儿支气管、肺处于生长发育的薄弱时期,感染后细小管腔易因炎症分泌物,水肿和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引致肺气肿和肺不张。 RSV毛支急性期患儿存在TH细胞免疫紊乱,TH1/TH2失衡,TH,亚群及其代表因子IFN-r明显下降,而TH2亚群及其代表因子IL-4处于相对优势状态。处于相对优势状态的TH2亚群及其因子IL-4可激活B细胞,使IgE和IgG合成增加。大量IgE、IgG可通过其Fc段与呼吸道黏膜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使其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触发I型变态反应,导致咳嗽、呼吸困难和喘憋。

所以,临床上治疗毛支的关键是控制病毒复制、调节免疫功能紊乱,改善气道高反应性,解除气道梗阻,缓解喘憋症状。

Y-干扰素是Ⅱ型干扰素,主要由TH1细胞产生,对于多种病毒感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在于阻断病毒繁殖与复制,在细胞内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mRNA信息的传递,使病毒RNA降解,导致病毒蛋白合成受阻,生长受到抑制。同时提高机体的IFN-r水平,下调TH2细胞的免疫应答,使机体重新恢复TH1/TH2的平衡状态。从而抑制气道炎症反应。

硫酸镁是临床常用制剂,近年来已广泛用于小儿喘息性疾病、重症肺炎的治疗。其治疗毛支的作用机制在于:镁离子可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对平滑肌有抑制作用,可降低支气管平滑肌的紧张度;作为盐类的硫酸镁还可使呼吸道黏膜表面渗透压增加,使周围组织水分吸收到呼吸道而起到稀释痰液的作用,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排出,有利于肺部哕音的吸收;镁离子可稳定细胞膜,抑制内源性致痉物质的释放,抑制其对平滑肌的收缩作用;镁剂的中枢镇静作用可减少机体耗氧,有助于烦躁患儿喘憋的缓解,此外镁离子还兼有利尿、减轻黏膜水肿,增加气道纤毛运动以及消除氧自由基造成的肺损伤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

本文采用了Y-干扰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毛支急性期患儿,既发挥了干扰素的抗病毒及免疫调节功能,又利用硫酸镁的改善气道梗阻,缓解喘憋症状,两药联合应用可明显缩短病程。而且硫酸镁稀释浓度低,无须监测呼吸、血压,使用安全,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