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16
王玉芬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 300131)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临床常见,根据其病理类型可分为损伤性疝出、退变型膨出和椎体后缘骨软骨病。由于炎性刺激和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往往导致受累神经根充血、水肿,患者出现腰腿痛,症状较重者往往需手术治疗。近来随着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属于脊柱微创外科中的内窥镜辅助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1]、局麻下操作等优点。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采用椎间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LDH患者42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1 病例资料 本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23~7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月~3年,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CT、MRI检查明确诊断。L3/4椎间盘突出3例,L4/5椎间盘突出29例,L5/S1椎间盘突出8例,L4/5、L5/S1双节段椎间盘突出2例。42例患者均有腰痛,其中伴坐骨神经痛18例、间歇性跛行2例、马尾神经损伤1例。42例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症状均较术前显著缓解,期间无感染等并发症,术后2 d佩戴腰部支具下床活动,住院7~10 d自行步行出院。术后3个月随访,30例症状完全消失,恢复原来的工作和生活;11例有轻微症状,活动轻微受限,对工作生活无影响;1例症状减轻,活动轻微受限,偶发疼痛;所有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42例手术切除标本术后病理结果均证实为椎间盘组织。
1.2 麻醉及手术方法 局部麻醉,患者侧卧于脊柱外科手术床[2],腰部及双侧腿部垫枕,常规消毒,消毒铺单后C臂透视下体表定位,于髂前上嵴上2~4 cm,旁开10~13 cm处为穿刺点,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透视导引下穿刺至椎间孔,透视下示穿刺位置满意后经穿刺针植入导丝,沿导丝逐渐扩张,环形骨钻钻除部分上关节突,放置工作套管,置入椎间孔镜,镜下可见突出椎间盘,切除间盘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所有患者均给予脱水、止痛、神经营养药物治疗3~7 d,回病房后直至出院前所有患者每天均进行下肢直腿抬高锻炼,术后2 d所有患者佩戴支具下床活动。
2.1.1 心理护理 长时间的急、慢性腰腿疼痛和下肢感觉异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患者在手术前会出现恐惧、焦虑、紧张心理反应。为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沟通方式,对20例年龄大、学历低的患者,主动热情接近患者,使之尽快熟悉医务人员与住院环境,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他们交谈,利用图片、教具、视频、宣传册等形式讲解,内容简单、形象,重点突出,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请同病种术后患者与其交流,增加其安全感;调动亲友的力量在生活上关心爱护患者,使患者树立信心,通过以上护理干预,逐渐消除了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完成了角色转换。本组8例患者为本专科学历、年龄小于35岁,求知欲强、接受新知识快,对新的手术易于接受,通过专题讲座、教育处方、会谈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对于护士的讲解内容,8例患者能够完全理解与掌握,患者心态平和,依从性好,能够主动配合治疗。
2.1.2 减轻疼痛 本组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入院后指导患者卧硬板床,采取多与患者交流,让患者参与疼痛评分,根据疼痛评分及时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用数字0~10表示疼痛程度,0表示无疼痛;1~3表示轻微疼痛,不影响睡眠,患者疼痛可耐受不需要给予处理;4~6表示中度疼痛,轻度影响睡眠;7~10表示重度疼痛,严重影响睡眠。本组30例患者属于中度和重度疼痛,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轻疼痛,6例患者缓解,24例患者遵医嘱使用药物镇痛,疼痛减轻,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患者能够很好的配合治疗、检查、保证了良好的睡眠,为手术治疗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1.3 术前准备
2.1.3.1 体位训练 患者手术时取侧卧位,时间1~2 h,为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前行体位训练,体位训练前先向患者讲解动作要点,再演示动作步骤,每天2次,每次30~60 min,逐渐延长至1~2 h。通过训练,患者能坚持侧卧至手术完成,术中能放松肌肉,配合医生,有利于术中操作。
2.1.3.2 翻身训练 翻身时患者双前臂交叉抱于胸前,双膝并拢,屈曲向翻身侧,头、颈、躯干保持一致翻身,翻身角度不超过 60°。
2.1.3.3 床上大小便训练 嘱患者术前开始卧床大小便训练及侧卧排便方式的训练,以适应术后短期内床上排便。
2.1.3.4 指导患者术后锻炼方法 教会患者直腿抬高及腰背肌锻炼方法,告知其锻炼的意义。教会患者在腰围保护下术后上下床的方法,下床时采用侧卧体位,双腿垂于床边,用双手支撑上身后站立;上床时保持腰部平直,用双手支撑慢慢侧卧。所有训练均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内容可同时对家属进行,便于协助老年患者掌握,提高健康教育效果。1例聋哑老年患者,选择非语言性沟通方式如采取图片、写字、手势、动作示范等方法,并借助家属参与的方式进行术前训练,由于术前充分的准备,该患者术后配合非常顺利。
2.2.1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双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及运动恢复情况。密切观察手术切口敷料有无渗液,渗出液的量、颜色、性质。敷料渗湿及时通知医师及时更换,以防感染。本组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I/甲愈合。神经功能。重点观察术前阳性体征及症状的改善,同时进行双下肢的肌力及活动情况、皮肤感觉、神经功能等检查,如踝背屈、拇趾背伸等。
2.2.2 康复训练 麻醉反应消失后即进行膝、踝关节及各足趾主动和被动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每天2~3次,每次15~30 min。术后1 d开始行直腿抬高训练,每天2~3次,每次15~30 min,预防神经根粘连,由被动到主动,次数由少至多,角度由小至大,循序渐进。术后2 d患者佩戴腰围完全坐位,再下床站立,并过渡到行走活动,每日2次,每次15 min,刚下床行走时有专人陪同,防止摔倒,遵循多次、短距离和逐渐增加活动量的原则。术后1周避免久坐,腰部不可屈伸或旋转,动作不可过于剧烈,术后1个月解除腰围。
椎间孔镜手术作为近年来最新的脊柱微创技术,其围手术期护理有着明显的独特性。结合传统脊柱开放手术的护理经验与现代微创手术护理要求,术前对患者充分合理的心理指导和沟通交流,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和心理恐惧,从而为手术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系统化的康复锻炼指导使患者易于接受与掌握,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出院前嘱咐患者出院后继续完成康复训练计划,并保持定期电话随访。
〔1〕 刘昊楠,林欣,闫家智,等.经皮椎间孔镜与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对比[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3,2(1):30-43.
〔2〕 白一冰,徐岭,隰建成,等.椎间孔镜联合椎间盘造影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47):3350-335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