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评估表在神经科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4-12-17

赵 培 吴元蓉 高书媛 王 利

(天津市海河医院,天津 300350)

神经科作为整个医疗体系中的潜在医疗风险最大的科系之一[1],较其他科室更易发生各种护理问题。患者住院期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会延误病情,增加患者痛苦与经济负担,甚至危害患者生命。我科应用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评估表对211例有导管的患者进行评估,并根据危险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7至12月,我科收治患者中,置管人数共计211例,年龄19~99岁。常见导管置管类型有脑室引流管、伤口引流管、气管插管、气切套管、胃管、腰大池引流管、尿管、PICC管、深静脉置管(经颈内、锁骨下、股静脉)和静脉留置针等。

1.2 评估方法 结合临床观察并查阅相关资料,运用我院设计的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评估表,对211例所有带管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确定患者是否为发生拔管的危险人群,落实护理干预措施。《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评估表》见表1。评估表总分为45分,评估得分≥10分为低度危险,≥15分为中度危险,≥20分为高度危险。评估时,根据表格内容进行信息的采集,必要时收集患者家属的了解内容协助评估。其中,心理状态的评估,采用观察法与会谈法,对被评估者行为表现直接或间接地观察或观测,以及面对面语言交流的方法给予评分。

1.3 评估结果 通过对211例带管患者进行评估,非计划性拔管低度危险76例,中度危险75例,高度危险为60例。

2 护理干预措施

2.1 应用《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评估表》,由责任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的评估,确定危险人群,根据高、中、低危的不同,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所有存在危险的患者,在电脑信息的护理情况中录入有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在住院患者置管情况一览表上,做好患者床号、姓名、置管名称、置管日期以及拔管日期的记录,以便对置管人员做到心中有数。评估表均悬挂在患者床尾的文件夹上,并在床尾悬挂防止拔管的三角警示牌,做好相关宣教。保证患者各种置管妥善固定,保持通畅,避免打折,扭曲,堵塞等,使患者在安全范围内活动,不影响导管的放置。在各种管路上贴有伤口引流管,尿管等不同颜色的管路标识,标明日期,使患者的各种管路一目了然。将防止非计划性拔管作为交班的一项重要内容,护理人员要床旁交接班,加强巡视,特别是夜晚,检查各种管道是否固定良好,长短合适,并了解患者的意识变化及情绪状态,有无陪护等[2]。

2.2 低危患者76例,基本为意识清楚的患者,拔管可能性较小,主要问题是患者对自身所置管道的意义认识不足,缺乏对管道的自我防护意识。此类患者,一般每周评估1次,着重于宣教告知,避免活动时不慎意外拔管。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自行拔管的危害性与避免方法,并告知其放置导管的目的、作用、注意事项、使用警示标识的意义等,让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管道的安全管理[3]。并保持病室环境整洁、舒适、安静、温湿度适宜,减少探视,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减少其不良情绪。通过改善环境与耐心讲解,患者对置管有充分的认识,掌握了避免拔管的方法,积极配合治疗。

表1 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评估表

2.3 中危患者75例,以昏睡、嗜睡、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为主,患者大多有偏瘫,或经历开颅手术后,对于自身形象紊乱与生活自理能力缺陷的影响,加上多种管路致使其舒适度差,容易出现烦躁、发怒等不良情绪,甚至悲观厌世,继而增加了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可能性。对于此类患者,每班进行危险评估1次,以密切观察与提高患者的躯体舒适度为主。注意患者病情变化,意识状态的改变,肢体的活动能力,以及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患者情绪上的异常转变,避免隐患。与患者及家属及时沟通,劝慰患者,使其树立信念,放下不必要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另外,尽量固定陪床人员,避免陪床人员变换时,相关知识的缺乏。在创造良好住院条件的基础上,定时协助患者翻身,保持合理的卧位,落实好患者的基础护理。每天查看各种导管情况,及时更换胶布等,保证患者舒适。比如胃管,每次用温水毛巾拭去患者鼻翼的油脂和之前的胶布印儿,并观察鼻黏膜是否受损,向插胃管侧的鼻腔内滴入少量液状石蜡油。

2.4 高危患者60例,多为意识模糊、躁动不安、愤怒、恐惧、完全不合作的患者,对于置管基本不理解。每班评估1次,并对患者身上的管道有所变化或者病情变化时随时进行评估[4]。此类患者宣教对其收效甚微,可根据病情需要,采取保护性约束,对于意识障碍,躁动明显或是情绪异常的患者,使用约束带进行保护,并做好告知,家属签约束带使用知情同意书。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在浅睡眠或镇静药物即将失效时的朦胧状态,患者的行为可不经过大脑皮层的控制,拔管多是患者本能的自我保护[5]。此时,加强巡视,提高警惕。操作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肢体约束法,肩部约束法或全身约束法。每班进行约束护理记录单的填写,以便了解患者的相关状况,及时适度增减防护措施。约束时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约束带下垫衬垫,松紧适宜,需每15min观察患者的肢体末梢循环情况,每2h松解1次,每次5~10min,避免对患者的皮肤等造成损伤。设专人每日检查约束用具的使用情况,是否结实,作好记录,有损坏迹象及时处理。在采取中危患者相关措施的基础上,随时做好意外发生的应对准备。建立导管滑脱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后,当班护士立即启动应急流程,及时向上级汇报,采取相应补救措施,配合医生进行处理,并将意外发生的经过等作好记录,将患者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由院里或科室定期组织不良事件讨论会,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工作责任心,完善安全制度,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本组60例高危险因素患者躁动不安等状态控制良好,未发现意外拔管事件。

3 小结

运用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评估表,及时发现危险人群,根据高、中、低危险性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低危患者以宣教告知,改善环境为主;中危患者侧重于密切观察、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患者舒适度;高危患者以保护性约束为主,还需做好意外发生的应对准备。2012年1至6月我科收治的患者中,置管患者206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5例,发生率为2.42%,同年7至12月,我科收治的211例置管患者,进行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评估,实行动态管理管道,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数为零,有效保证了患者的住院安全。

〔1〕伍琦.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5):136-137.

〔2〕杨玲,齐姗.夜间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222.

〔3〕陈维维.外科患者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9):3235.

〔4〕贾金丽,潘爱红,艾皖平.非计划性拔管护理防范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11,32(14):2325-2326.

〔5〕正金招,刘连珍,黄瑞琼.阿示法键康教育在老年开胸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0,7(10):464-46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