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有企业资产减值相关利益思考

时间:2024-04-24

黄毅勤

[摘要]合理地确认与核算资产减值损失,有助于全面、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质量和客观地反映资产减值对当期损益产生的影响,可以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鉴于资产减值直接影响着企业当期损益,本文针对国有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中有关资产减值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资产减值影响主要群体相关利益的视角出发,对计提资产减值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经济利益;考核体系

一、国有企业资产减值与相关利益

资产减值是对资产价值的一种调整。通过对各项资产价值的合理计量与对外披露,可使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所拥有的资产质量有更客观的了解,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能够做出更加合理地分析和判断。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更多的企业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尽管新会计准则对有关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方面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但实务中并不能完全遏止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当期损益的现象。企业可能通过高估或低估资产减值从而达到控制当期损益的目的。由于金业资产的多样性和不同行业资产的特殊性,当某些资产计提减值后,经过数年可回收金额一旦高于资产的账面价值,这种减值损失的变化不予转回。就会导致企业的资产价值被低估,从而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

根据财务会计的目标定位,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对于国有企业资产的状况,关注度最高的群体包括:

(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

其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出资人职责,监管中央所属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的国有资产,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同时承担监督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国资委通过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制订考核标准,通过统计、稽核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

(二)企业经营者

企业资产净值作为绩效考核指标的因素,对企业经营者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影响,经营者的经营业绩直接关系到个人贡献和报酬。国资委依据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和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完成情况对企业负责人实施奖惩。企业经营者的绩效年薪与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密切相关。

(三)债权人

债权人主要关注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而衡量偿债能力的重要因素就是资产的质量和价值,当企业不能客观地计提资产减值时,表现为资产价值虚高,偿债能力指标虚高,可能会导致债权人作出错误的分析和不恰当的决策。

二、从利益相关角度看待国有企业资产减值

(一)国资委对国有资产实施管理

主要动机是希望资产保值增值。能否有效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是衡量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主要标准。制定各项管理和考核机制都是为了促进企业不断完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必然使得资产净值减少。由于资产减值涉及到一个比较复杂的判断和认定过程,资产减值的认定和处理不当,会导致国有资产价值的降低或资产流失,因此国资委对资产减值也比较谨慎。

(二)经营者承担了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

根据与国资委签订的经营业绩责任书,经营者要在规定期内达到各项考核指标要求,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企业在会计期间计提各项资产减值,一方面直接表现为企业期末净资产减少,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指标;另一方面,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直接计入到当期损益,导致企业的利润减少,这会影响企业相关绩效考核指标,进而影响企业经营者的绩效年薪。总之,在各项增长指标和绩效考核指标面前,资产减值都是不利的因素。目前的考核指标还不能做到客观、公正,因此经营者对计提资产减值也没有主动的意愿。

(三)债权人需要通过了解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

为此债权人会对资产质量以及企业拥有的资产是否发生减值更加关注。只有准确进行了资产减值处理,企业的资产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作为信息使用者,债权人只能被动地根据报表上的数据作出相应的决策。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债权人对资产减值的参与和监督就显得很薄弱。

三、国有企业资产减值问题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对国有企业资产减值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国资委的考核指标应该更加客观、合理地界定和区分导致资产减值的主、客观原因,细化主、客观原因的认定原则。加强可操作性。设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处理好资产减值与企业考核指标之间的联系,控制或堵住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盈余的动机。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绩效考评体系,把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等)和非财务指标(如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市场份额、创新能力)的考核结合起来,使对国有企业的业绩考核更加科学。

(二)完善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

根据五部委《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要求,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对于资产的管理以及资产价值的管理也应该体现在内部控制制度中。其中,对于资产减值的判断和处理程序也要明确。经测算、审计认定的资产减值准备提取额必须按金额明确审批权限,严格规范授权机制。内部审计监督要贯穿减值准备计提、记录和信息披露全过程。

(三)组成债权人委员会

针对债权人对资产减值的参与和监督薄弱这一现状,可以考虑组成债权人委员会。对资产价值的衡量提出债权人的要求并形成相应的监督机制,使债权人参与到资产减值的认定过程中,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监督。有了第三方的监督与适当的管制,就可对企业经营者随意利用资产减值调节企业利润的行为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