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26
王蒙蒙张悦歆
高校视障学生环境适应的个案研究*
王蒙蒙1张悦歆2
视障学生作为高等融合教育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其对高校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的看法、适应学校环境的状况、策略和建议等,对促进高等融合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以环境的三维度划分为依据,通过对两名视障大学生进行访谈,得出目前高校人文环境与信息环境无障碍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相较之下物理无障碍环境有待更多的完善。结合学生适应环境的策略,提出如下建议:校园应积极改善物理环境的无障碍条件,尤其注重向学校教职工与学生普及融合教育理念;学校应重视开展新生适应主题活动;学生自身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求资源,在转衔期做好技能和心理准备。
高校;视障学生;无障碍环境;适应
自1989年《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试行)》颁布,至2012年国家住建部《无障碍设计规范》规定,无障碍物理环境的建设规范越来越具体化。探讨无障碍环境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以硬件和软件环境为标准的两维度的划分,硬件环境主要指的是物理环境,软件环境主要指的是人文和信息环境[1-2];另一种模式是从人文环境、物理环境和信息环境三方面探讨并构建无障碍环境的综合体系,即三维度的划分[3]。从内涵看,三维度划分与两维度划分的实质是一样的。
目前我国高等融合教育领域多研究物理环境的无障碍建设,虽然较多地指出了高校室外道路、建筑周边、休闲场所等公共空间,和教室、图书馆等室内学习场所的问题,但是问题提出的角度多从无障碍设计本身的原则出发[4-6],缺乏对无障碍环境使用者主观感受的考量。并且已有研究较少针对室内生活场所,如宿舍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另一方面,人文环境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已有的少量关于人文环境的研究建议,全纳教育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7]。随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教学模式[8]、教育网站无障碍设计[9]等的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辅助的适应策略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例如,一些手机应用可以实时反映学校环境,跟踪并指导学生在校园行走,甚至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路线[10]; 各类有助于教学、学生活动、志愿服务等的微信公众号,为学生了解校园学习与生活的信息提供了便利的渠道。
融合教育的发展,需要从学生的视角,逐步建立完善合理的支持系统,建立“有效无碍”的校园环境,进而提升残疾大学生的高等教育质量。进入高等教育的残疾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能动性,能够更多关注到自己的权利[11]。因此,在该阶段倾听学生的需求,提供消除或减少环境障碍的支持,是提高残疾大学生生活品质和自我决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2]。
我国已有研究者调查发现,残疾大学生对高校支持服务的需求及满意度普遍偏低[13-15];且学生的残疾类型、残疾程度对其高校学习生活的品质具有重要影响[15]。国外对影响残疾学生大学适应的因素也作了探索,认为学生大学前和转衔期的教育培训准备经历[16-18]和学生掌握的技能与素养[19-21]是影响其大学适应的重要因素。其中,教育培训准备包括了熟悉校园环境、定向行走技能、了解课程设置和大学服务等;学生掌握的技能和素养包括基本的课程学习能力、计算机使用能力和一定的信息素养等。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了物理环境、信息环境和人文环境三个维度在残疾大学生融合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因此,本研究采取三维度划分的环境概念,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主要以视障学生为对象进行访谈调查。分析在“残健融合”背景下,学生对本校无障碍环境的适应情况;在现有无障碍环境下,学生融入物理环境、人文环境、信息环境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有何适应策略,需要具备怎样的素养等。
2.1 资料收集方法
2.1.1 访谈法。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访谈内容主要围绕三个维度环境的建设现状、学生的适应策略、发展建设建议等展开。访谈时访谈提纲只作为提示,根据访谈对象特点对问题进行调整,或灵活性地扩展延伸;访谈后进行录音转录。
2.1.2 观察法。结合研究对象反馈的信息,研究者仔细观察了校园内教学楼、推拿教室、图书馆等场所的物理环境,作为对访谈数据的补充。
2.2 资料整理与分析
借助访谈的维度,辅以NVIVO11质性数据分析工具,主要以编码的形式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访谈与观察到的实况相互联系、内容有所交叉,所以资料采取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资料进行反复阅读,寻找反映三方面环境现状的重要概念,并将这些重要概念进行分类,归纳出各类环境维度下的二级概念,再对二级概念进行合并、拆分或者删除,归纳形成核心类属,从无障碍环境建设现状、学生对无障碍环境现状的适应情形、适应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释。
2.3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为研究对象。该学院在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残疾人高等教育和指导北京市特殊学校教科研等方面均做出重要的贡献。该学院虽属于北京联合大学,但院址独立,建有现代化的综合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和体育馆。学院同时招收健全大学生和听障、视障大学生,设有专门辅助残疾人教学的资源中心,可见该学院已有一定的残疾大学生高等融合教育资源建设经验,初步具备融合教育的环境建设理念。
表1 两名学生基本信息
表2 访谈文本编码分析——无障碍物理环境建设现状与学生适应
陈向明曾指出,个案研究是对特定的个案进行详尽、系统的描述和研究,进而达到发现更深刻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小样本、强调背景细节化和自然情境等特点;研究者在具体环境中通常使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收集数据,并根据研究者自身对数据的解读来构建出新的假设[22]。目的抽样法对样本数量不做要求,只要根据研究目的所抽取的“关键信息员”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即可[23]。本研究即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两名不同视觉障碍程度的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作为访谈对象,深入了解学生适应现代高校环境的现状、技能与技巧。为了控制入学时间对学生适应环境的影响,两名访谈对象来自不同的年级。基本信息见表1。
3.1 无障碍环境建设现状与学生适应情形
本节综合探讨学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情形,以及在现有无障碍环境建设下学生的适应情形。
3.1.1 无障碍物理环境建设现状与学生适应
无障碍物理环境建设现状与学生适应详见表2,结合学生在适应方面的情况,学校在图书馆与宿舍的光线、文字标识、出入口安全性、盲道、休闲娱乐场所多样化方面急需完善。例如,楼梯拐角处,有时会摆放一些物品,成为全盲学生的障碍物;在通往操场的路上未铺设盲道,而且获取运动器材不方便等,因此学生一般较少使用室外操场。
虽然物理环境存在不足,但被访者却表示,自己也能较好地适应物理环境, “对校园已特别熟悉,(在教学楼和宿舍间)几乎不用盲道”(Z-2)。针对建筑中低层光线不足的问题,同学一般在宿舍内不进行学习活动,多选择在图书馆三层视障生阅览区学习(W-23)。
3.1.2 无障碍人文环境建设现状与学生适应
根据访谈文本分析结果,主要围绕教师专业化、志愿服务、班级氛围、学校活动四个主题探讨学校无障碍人文环境的建设现状与学生的适应情形。其中,在教师专业化和志愿服务方面较为完善。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均为中医学专家,在特殊教育教学方面有一定的专业支持力量。学生在外出活动(多指针灸社外出义诊)时、申请校级范围的活动、日常生活、心理咨询等均会有相应的志愿者服务。学生参与活动时较多使用个人申请志愿服务,一般“提前向指导员去申请,然后指导员给我们安排志愿者,(志愿者)带我们去(参加活动)”(Z-33)。
在班级氛围中有待完善的主要是师生交流方面,被访者反映教师主要与班干部进行交流,与其他学生的沟通比较缺乏。
在学校活动中,被访者则认为目前学校活动多为重大节日主题活动,如五四青年节、元旦活动、心理节等;但是校际联谊活动缺乏、活动举办频率较低、残健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较少。
3.1.3 无障碍信息环境建设现状与学生适应
本研究的信息环境取信息支持的广义含义,即“支持主体提供指导、建议或者是解决问题的信息”[24],指的是能为学生认知以及掌握学习生活技能知识等提供的便捷媒介环境。通过对访谈文本的分析,本研究中信息环境建设主要通过考试安排、课程学习资料、校园卡功能及网络功能四个方面体现。
按完善程度排序,被访者对考试安排最为满意。大多公共课的老师既提供盲文试卷,也会根据学生要求提供电子试卷。其次,学生对校园卡功能的满意度也较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窗口或者支付宝的形式转账,实现就餐、读书及学籍注册。
相较之下,被访者认为课程学习资料和网络功能两方面有待完善。例如图书馆适用于视障生的资源较少,虽然“图书馆电子书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补充”,但是“图书馆一层查询和获取图书信息较困难”,三层盲文图书室中“图书种类较少,主要是教材,盲文版课本更新较慢”。
被访者强调了信息技术能力对自身的重要性,虽然读屏软件获取网络资料的范围有限,但是掌握读屏软件给自己在获取线上学习资源、记录学习笔记、参与校内社团论坛交流、获取服务信息等方面带来便利。
网络功能的不足之处在于,全盲生在使用某些网络平台功能时皆有困难,如贫困生注册、缴纳学费、教学评价等,都需要低视生的辅助。
3.2 适应环境的策略
W同学提到,“在开学之初的一个星期或者是一个月内,基本上都是视力较好的(学生)带着(全)盲生探索校园,(学生)最多两个月左右会适应物理环境”(W-2)。但是学生均比较认同逐步撤销辅助(人员)的帮助,鼓励学生以自主探索方式了解校园环境,发展自己的认知地图。如Z同学提到,“让人带着走的话,方向会乱,自己走会好些”(Z-40),而且,“别人带着去只能走一些没有障碍物的地方,自己去(探索)的话会注意到旁边有什么障碍物”(Z-42),进而能降低遇到障碍的频率。
表3 访谈文本编码分析——无障碍人文环境建设现状与学生适应
表4 访谈文本编码分析——无障碍信息环境建设现状与学生适应
虽然可以通过不断探索结合记忆加工的方式捕捉物理环境信息,但是在信息化校园建设的今天,仍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如积极借助网络获得学校食谱信息、社团活动信息的推送。要在更多学习环境范围内适应信息环境,需要发展基本的技能。正如Z同学所说,“每个人掌握电脑的水平不一样,(电脑)用得好的就是无障碍,用得不好就是肯定有一些问题”(Z-37)。
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前多少会有些心理期盼、不自信,而当真实的环境与自己期盼不符时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落差。W同学谈到,“刚开始来感觉有点不适应,就是盲校条件挺好的,学院相对比较简陋一些”(W-64),他认为有一个好的心理准备很重要,因为“以前尤其是在盲校的话,之前接触的范围很小,这时想到要扩大自己的交流圈,那么就会适应得很快。到了大学之后会发现,我们不再是这个学校的中心了,会觉得还是需要去认知一些朋友”(W-67)。此外,他也强调了主动性的建立,“因为你不主动,别人也不会主动认识你”(W-69)。两名学生在高中时均曾提前观访该校,并且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W同学还在大学前做过一定的心理调节、户外扩展活动等,他认为,这些工作虽然对自己的改变不是很大,但是多少有一些帮助。
4.1 三方面环境建设关系的思考
结合本研究的发现,高校人文环境与信息环境完善度好于物理环境,这可能与本研究的对象为历史较长的特殊教育学院有关,在物理环境改造方面有一定难度。但是在光线、光照、文字标识细节、休闲娱乐场所多样性方面是可以做一定的调整和完善的,这也是其他研究者提出的共同问题[4-6]。
研究者近年对高等教育信息环境、人文环境的探讨,尤其关注如何将信息环境与人文环境中的有利因素相结合,构建二者之间的融通。如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教学的支持、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咨询辅导,尤其是在教学考试方面,学院使用纸卷与电子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与已有研究者的调查相似,即视障学生在高校内获得的十大支持中,位列第三位的为考试支持(43.1%)[25];通过信息与人文的支持,促进学生对无障碍物理环境的适应[2][8]。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在本研究中,虽然物理环境完善度较低,但是学生通过借助人文服务以及信息渠道,也可以提高自己适应物理环境的能力。
因此,今后应该主要通过无障碍信息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构建,普及融合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适应物理环境的水平。
4.2 关于适应学校环境策略的探讨
根据本研究的发现,视力视障学生比较认同逐步撤销人员辅助,以独立探索方式了解校园环境,发展自己的认知地图。探索环境的独立性及有效性尤其与学生的定向行走、自我决策等能力相关。国外关于残疾学生适应大学校园的准备研究中也提到,入学准备工作中,内容涉及自我意识、自我表达[26]。Reed对加拿大六个省的68名高中教师的调查表明,47%的教师提到学校提供的转衔服务中,包括定向行走训练等内容[16]。除此之外,还要有技能尤其是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而且此项技能逐渐成为视障学生融合能力的指标之一[27]。
4.3 关于高校学生入学调适活动的探讨
学校开展学生入学调适活动之前,应结合学生在心理、学业技能、定向行走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度,来安排活动类型。Kyeong对视障大学生的入学准备工作进行调查发现,心理调适在重要性、准备度、满意度上皆是最高的[18];本研究中被访者也提到了心理调适作为适应学校无障碍环境策略的作用。心理调适直接影响学生的自信心以及情绪准备情况。视障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适应大学学业与心理环境有着重要作用[16-17];学生个人情绪调节能力也影响着其对大学学业的坚持性[28]。Kyeong的研究还发现,学业技能准备和定向行走技能准备程度也是影响视障大学生入学适应的两个重要方面[18]。可见,高校入学调适活动不仅包括心理方面的调适,还应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校学习方式,了解高校学习资源,熟悉高校学习环境。高校在开学之初,应通过访谈或者大范围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的形式,综合分析学生的需求之后安排相应的调适活动。
综合研究的结果与讨论,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为视障学生适应融合教育环境提出建议。
5.1 校园应积极改善物理环境的无障碍条件
大学应结合校本资源展开工作。无障碍物理环境的建设不仅仅包括楼道、房屋等基础建设,更应对物理环境的细节之处做出调整,特别是光照度、标识、语音提示等对视障学生意义重大。此外,今后的研究也应探索信息、人文环境建设分别对物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影响。
5.2 应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普通学生、教师、管理者的融合教育观念
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通过课程渗透融合教育理念具有较好的影响,如逐渐将信息无障碍等理念融入信息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中,将无障碍建筑原则融入建筑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中[29]。
5.3 加强学生入学适应培训
相关机构应加强班主任、学校服务中心人员等关于“学生入学适应”主题的培训,初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发现,低视生在看到校园环境后,一般很快会产生心理落差,这时学生自信心及情绪调节等心理调适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全盲的学生对自己独立性要求较高,不习惯寻求必要的他人支持。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心理节等主题活动的开展,引导低视力学生慢慢了解大学、接触他人;通过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方面等课程[30]的开展,以更为公开的形式,让全盲学生正视自己的需求等。
5.4 学生应在转衔期做好技能和心理准备
学生应充分利用假期扩展自己的视野和活动范围,一方面有助于提升自己在陌生环境中定向行走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初入大学环境的局促感。这需要完善对学生入学准备工作咨询指导的研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哪些技能和策略更能满足学生适应校园的多样化需求。
[1]张悦欣.黄星星.李雪贞.刘茜芸.我国近年高校残障人无障碍环境建设现状及解决方法. 法制与社会,2015(33):214-215.
[2]阮永萍. 对高等特殊教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思考.成才与就业,2015(S2):87-89.
[3]李志民.宋岭.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4]周怿鑫.高校室外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研究.湖南:湖南农业大学,2013:6.
[5]范婷婷.残疾人高校图书馆无障碍环境建设研究. 科教导刊,2014,10:240-241.
[6]胡洁.西南科技大学老校区无障碍改造设计研究.四川:西南科技大学,2015.
[7]张诗晨.聋人髙等全纳教育视角下全纳学校的研究.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5.
[8]曾丽艳.王辰.王森.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以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为基础的研究. 残疾人研究,2013,03:63-66.
[9]陈子健. 教育网站的无障碍设计与开发研究.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9.
[10]Amaral, Kevin Michael,Chen, Ping ,et al.Access My Campus.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15,8456 : 238-241.
[11]Mundhenke L,Hermansson L.Experiences of Swedish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Activities and social support in daily lif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2010,17(2):130-139.
[12]Mortier K,Desimpel L,De Schauwer E,et a1.‘I want support,not comments': Childreris perspectives on supports in their life. Disability & Society,2011,26(2):207-221
[13]于松梅.王晶.视障大学生学校支持性服务需求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8,11:9-14.
[14]王晶.视障大学生学校支持性服务的需求与满意度研究.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15]王晶.视障大学生对学校支持性服务满意度调查.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04:66-68.
[16]Reed, Maureen& Curtis, Kathryn.High school teachers' perspectives on supporting studen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toward higher education: Access, barriers, and success.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Blindness, 2011,105: 548-559.
[17]Reed, M. J., Kennett, D. J., Lewis, T.,& Lund-Lucas, E.The relative benefits found for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disabilities taking a first-year university preparation course. A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11:133-142. http://doi.org/cjs64t
[18]Kyeong-hwa KIM,Joungmin KIM.Perceptions of Korean Students with Impaired Vision about Preparation for College in High School,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15, 43(6):967-976.
[19]Newman, L. A.,&Madaus, J. W.Reported accommodations and supports provided to secondary and postsecondary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National perspective. Career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for Exceptional Individuals.2014.
[20]Lightner, K. L., Kipps-Vaughan, D., Schulte, T.,& Trice, A. D.Reasons 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a learning disability wait to seek disability services.Journal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and Disabilitv.2012, 25: 145-159.
[21]Walker, A. R.,& Test, D. W.Using a self-advocacy intervention o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to request academic accommodations.Learn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 and Practice,2011,26: 134-144.
[22]陈向明. 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232,295.
[23]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100.
[24]牛爽爽.邓猛. 融合教育背景下的残疾学生社会支持系统探析.中国特殊教育,2015,(09): 4.
[25]杜颖颖. 视障高等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6]Wintle, J.,Preparing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to audit inclusive university courses.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015,42(2): 183-198.
[27]徐明.庄天舒.全纳教育实践中视障大学生融合能力提升研究.长春大学学报,2016,1(26):120-124.
[28]Mamiseishvili, K.,&Koch, L. C. (2012).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t 2-year institu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Factors related to success. Communiky College Review,2012,40:320-339. http://doi.orgzpb
[29]张悦歆.联邦德国高等全纳教育的现状、支持模式及启示.中国特殊教育,2015(10):3-8.
[30]吕淑惠.滕祥东.郝传萍.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探究.残疾人研究,2012(01):54-57.
Case Study on Environmental Adap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
WANG Meng-meng , ZHANG Yue-xin
As the main participants of higher inclusive education, visual impaired students’ opinions on the barrierfree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daption to the current campus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ir strategies to adaption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barrier-free environ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higher inclusive education practice. This case study which is based on three environment dimensions interviewed 2 college studen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umanistic and information barrier-fre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d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were still many to change. Comparatively speaking, the physical barrier-free environment needed to be paid more atten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view,some suggestions have been conclud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ctively improve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barrierfree condition, especially pay attention to popularizing the inclusive education concept amo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college service centers should hold more theme activities to help the freshmen adapting new environ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Students should also try their best to be prepared for the transi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 Barrier-free environment; Adaption
C913.69
A
2095-0810(2017)25-0021-07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基金:残疾大学生高等融合教育的支持与咨询模式的研究(SKXJS201400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合作项目:Research on higher inclusive education policy of China and Australia(2016GJXM05)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作者介绍:1王蒙蒙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障教育
2 张悦歆 博士 讲师;研究方向:视障教育、融合教育 邮箱:zhang.yuexin@bnu.edu.cn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