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26
[韩]刘承周金龙燮朴一然(著) 尹丽花(译)
韩国残疾大学生融合教育定性研究
[韩]刘承周1金龙燮2朴一然1(著) 尹丽花(译)
本文以在读的残疾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分析韩国残疾大学生融合教育过程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残疾大学生认为,韩国融合教育有“提供残疾学生陪护人员”、“设有残疾人活动支援中心”、“挑战各种经验”、“努力解决矛盾”等优势,在教育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困难包括“学习能力局限”、“身体局限”、“交往局限”、“支援体系不完善”和“融合教育认识不足”等。为了让韩国残疾大学生“接受有成效的融合教育”和“稳定适应大学生活”,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大学内应建立支援在校残疾大学生独立生活的组织,明确规定残疾学生的学习权、获得权和参与权等;其次,实施持续性、开放性的残疾认知与融合教育计划,综合改善大学内非残疾学生的残疾认知模式;最后,运营多边合作组织,提高残疾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并形成规划。
残疾大学生;支援体系;冲突经验;定性研究
在韩国,大学教育被认为是成为职业领域专家的必要条件,残疾学生及其父母也同样期待其成长为行业专家。大学教育可促进残疾学生的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自我决定,提高独立性和生活满意度,提升求职活动的积极性,完成社会融合[1-2]。根据韩国教育部特殊教育年度报告,2004年残疾学生高等教育入学率仅为24.5%,2016年残疾高中毕业生有7443名,其中3444名进入高等教育学校学习,高等教育入学率较2004年增加了近两倍,达到46.3%[3]。
1995年,韩国教育部出台了支援残疾学生高等教育的《特殊选拔制度》,2005年开始实施残疾大学生陪护人员支援项目,2006年确立了融合教育制度,残疾学生和非残疾学生开始在同一教室或者其他场合一起接受教育[4]。2007年韩国颁布了《对残疾人等的特殊教育法》,2011年又颁布了《关于禁止歧视残疾人及权利救济法》,保障了残疾学生的学习权利并奠定了融合教育的基础[5]。融合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对残疾学生提供各方面的支援,目前在228所大学安排了3411名支援人员,包括:一般支援人员3256名,主要负责校内移动与上课代笔支援等;专业学习支援人员130名,主要聘请手语翻译和速记员等负责学习支持等;远程教育专业支援人员25名,主要支持利用网络摄像和音响将讲课内容转换为手语或文章,支援大学内的融合教育[3]。尽管如此,未能毕业的残疾大学生仍占接受特殊教育学生的35%以上[6-7],未能毕业的主要原因在于: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学校设施不完备及可及性不足[8-10],学校、教授以及同学对残疾问题缺乏认识[11],与非残疾学生竞争时残疾学生自尊心受伤害及遭受挫折[12-13]。
本研究通过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试图了解残疾大学生在融合教育过程中所经历的主要困难,通过了解身心障碍对残疾大学生融合教育的不利影响,分析残疾大学生克服不利影响的方法及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是指研究者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获得第一手资料,探索社会或生活问题并进行归纳分析,用描述性语言记述其研究过程[14]。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主要通过理解人们的经验、事件、现象的意义和本质,从而提出实质理论。即,根据经验资料提取概念并通过概念的持续性修改与统合,开发实际性理论的分析方法[15]。
对在校残疾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in-depth interview),主要了解残疾大学生身心障碍情况,在融合教育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及其适应与克服困难的过程。收集资料工作按照选定参与者、制订访谈问卷、访谈、访谈资料转写的顺序进行,收集资料的起止时间为2016年4月4日到2016年7月15日,具体内容如下。
2.1 选定参与者
本研究为选定研究对象,访问了K大学内的残疾学生支援中心,由其推荐目前在读的残疾大学生,通过事先访谈说明研究目的和方法,起初确定的10名参与者中,7名最终同意并参与了研究。包括4名女生和3名男生,平均年龄23.8岁。2名二年级、3名三年级、2名四年级大学生;残疾类别包括视力残疾2名、肢体残疾2名、听力残疾2名,脑病变残疾1名,具体信息如表1。
2.2 制订访谈问卷
访谈开始前制订了访谈提纲。根据与共同研究者的协议,问卷以半结构化的开放型问卷形式呈现,由参与者基本信息、大学生活条件、面临主要困难、解决困难的经验、希望事项等内容构成。选定参与者之后,访谈问卷通过个人电子邮件传送,由参与者在访谈之前确认并做准备。
2.3 访谈
约定访谈日程,根据日程安排以一对一个人访谈方式进行。访谈地点是由残疾人活动支援中心提供的咨询室,访谈平均时间为60分钟到80分钟。一名听障学生通过手语翻译师进行访谈,另一名用口语进行。对于全部访谈内容同时进行了录音与手抄,并记录了研究参与者的访谈内容以及非语言性行为或描述等。
2.4 访谈资料转写
与研究参与者访谈结束后,一周以内转写了录音内容和手抄内容。通过电子邮件将转写内容传送给研究参与者,使参与者能够在三日以内对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或添加。之后将更正的资料再次传送并确认,最终将其资料化。录音访谈内容总共410分钟。
2.5 资料分析
研究参与者的访谈资料用扎根理论方法[16]进行了分析。第一阶段从收集的资料抽取概念并进行了分类,第二阶段比较分析了主范畴和副范畴之间的关系与意义,第三阶段利用这些范畴和概念以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概念化。
3.1 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
对通过访谈收集的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即概念化、范畴化。如表2所示,导出了6个主范畴与12个副范畴,6个主范畴分别是残疾人的生活、融合教育支持制度、理想与现实、帮助与协力、面对变化及共同成长。
3.2 范畴分析
对以上6个主范畴和12个副范畴进一步分析,了解残疾大学生在接受融合教育过程中的优势和所经历的困难。
3.2.1 残疾人的生活
副范畴:学习权局限、身体局限、交往局限
● [B,E]不仅是教室和宿舍,校园和运动场的服务设施也都勉勉强强,课题和试卷等未考虑残疾人特征,因此使用非常困难。
● [D,F]从小在受保护的空间内进行局限性活动,感到注意力和持续性非常不足。
● [A,C,G]与活动中心的陪护人员、员工、教授等接触有限,制约了在大学开阔眼界。
3.2.2 融合教育支持制度
副范畴:支援体系不完善、对融合教育缺乏认识
● [C,D,G]大学至少应以众多的交流为基础,但残疾人的活动领域在校内是有限的,支援中心和政府政策处于被动状态并受制于学校政策,因此管理受限制。
● [A,B,E]在非残疾人群体中残疾人是人格的存在,尽管权利应在平等的环境下受到保障,但把“残疾人”一词定义为身体或精神缺损者却令人讨厌。
表1 研究参与者的基本信息
表2 概念的范畴化(开放式编码)
3.2.3 理想与现实
副范畴:大学生活适应困难
● [D]由于生理现象,在宿舍内有过失误。自己无法解决,当时的状况令本人感到尴尬和被羞辱。
● [E,G]对于那些不愿学习听力残疾人所需的简单手语的同学感到遗憾。
● [A,B,F]我们残疾人也想观看、体会、享受大学生活中的集体旅行或体育大会、庆典等,但不知是否因为有发生事故的危险,负责人或同学们常催促我们赶快回去。
● [C]结束四年大学生活后,残疾大学毕业生会有地方可去吗?对此,现实是“到了现在这个程度,就由自己看着办吧”,感到暗淡、郁闷。
3.2.4 帮助与协力
副范畴:利用陪护人员、残疾人活动支援中心
● [A,E,D]残疾学生陪护人员领取定额并定时提供帮助,对我们残疾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在宿舍一起生活长至两年,对于残疾特征的理解,进一步关系到出行、学习、人际关系等生活的整个领域。他们就像家人,当然有时会发生争执。
● [B,F,G]校内的残疾人活动支援中心是处理从入学到毕业期间安排陪护人员、车辆支援、预备紧急情况、学习支援、校内外活动支援、行政支援等事务的地方,对于经常去的学生来说是亲近、舒适的地方,反之,有些残疾人依然忌讳接触。
3.2.5 面对变化
副范畴:挑战各种经验、努力解决矛盾
● [A,B,E,F]如果我不选择上大学,政府会提供支援,但我相信上大学获得的知识和学历会帮助我找到更多机会和挑战。“想挑战残疾人福祉专业社会福祉师”、“成为听力残疾实用画家是梦想”、“全职公务员”、“想成为咨询师”……(研究参与者的梦想)
● [D,F]与陪护人员或同学偶尔会有矛盾。当初认为他们自私、对残疾人没有关怀,感到委屈。但意识到步入社会后,残疾人会更加艰难,因此会忍耐并努力谦让,但偶尔会不耐烦。如果忽视这一点,受损失的只有自己。
3.2.6 共同成长
副范畴:大学生活稳定化、统合性自我认识
● [C,F]随着与陪护人员相处时间的增长,自然就互相了解,彼此分享并遵守约定,学校生活也稳定。仅仅过了一年级第一学期,看眼色就知道要做什么。学校生活变安宁了……
● [B,C]不想毕业。对于又一个新的开始感到有压力,负担过重,无法入眠。
图1 参与韩国融合教育的残疾大学生的学校适应过程范式模型
● [A,D,E,G]虽然不太充分,但跟着同学们一起准备并计划,也认识到我可达到的目标和该做的准备。四年时间是打造前途和自我的契机。
3.3 主轴编码(Axial coding)
主轴编码是将以开放式编码所构成的范畴为中心分解的资料进行重组的过程,从属性和层次方面与副范畴有机连接。“因果”是发生中心现象的主要事件或因素,包括“多样的身体、环境、交往局限”;“脉络”是管理并调节现象的特殊条件,包括“支援体系与认识缺乏”;“中心现象”是研究对象的变化或状况,包括“大学生活适应困难”;“仲裁条件”是对中心现象有积极或消极影响的条件,包括“利用陪护人员和残疾人活动支援中心”;“作用/相互作用”是中心现象成为结果的条件,包括“挑战各种经验和努力解决矛盾”;最后“结果”是中心现象的条件,是自然的、有意的变化,包括“大学生活稳定化和自我认识”。主轴式编码的范式模型如图1。
本研究以目前就读的残疾大学生为对象,研究在韩国融合教育实践中经历的各种局限、矛盾、制度问题与克服这些问题的努力、帮助、支援体系等,目的在于提出成功的融合教育适应过程的范式。研究结果表明,残疾大学生在融合教育过程中经历的困难有“学习权局限”、“身体局限”、“交往局限”、“支援体系不完善”、“对融合教育缺乏认识”等。1995年高等教育政策虽然规定了残疾大学生能考进一般大学,但实际上教育部—学校—学科为少数残疾大学生所做的具体的、实践性的努力不足,环境改善和服务设施改善微不足道。因此,残疾大学生必须忍受自身残疾局限和后天环境不足等多重困境。
据调查,正向功能范畴包括“残疾学生陪护人员”、“残疾人活动支援中心”、“挑战各种经验”、“努力解决矛盾”等。尽管存在上述困难,支援残疾大学生的组织和组织安排的陪护人员等人力资源协力提供多种志愿服务,加上残疾大学生自身的主动、独立的思考和努力扩大活动范围,融合教育的“共同成长”目标得以逐步实现。研究表明,通过此过程,残疾大学生拥有稳定的大学生活和统合性自我认识, 并逐步适应大学生活。
为了让韩国残疾大学生“接受有效的融合教育”,“稳定适应大学生活”,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大学应设立支援在校残疾大学生独立生活的组织,确保学习权、获得权、参与权等在各个领域得到明确实现。第二,实施持续并开放的残疾认知及融合教育计划,大学内非残疾学生的认知模式应得到改善。第三,为提高残疾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并拥有明确的发展前景,成立多部门合作的协力组织。本研究的局限在于参与研究的残疾学生仅在K大学,但以后将会以本研究为基础,探索扩大研究韩国其他大学的方案。
[1]教育部.2016特殊教育年度报告书.首尔:教育部,2016.
[2]金东日、金慧颖.对残疾大学生上课支援的认识调查:大学教授为中心.融合教育研究,2006,1(2):117-132.
[3]金东日、郑素拉、高慧婷、金周善、金秀妍.关于残疾大学生的大学生活适应过程的定性分析:基于扎根理论.肢体、多重、健康残疾研究.2013,56(1): 65-95.
[4]金圣爱、朴灿熊、李海均.残疾大学生学业成就实况及大学生活要求分析.特殊教育学研究.2003,37(4):335-357.
[5]金紫琼、姜惠珍.根据融合教育经验有无的残疾大学生的不安、忧郁和大学生活适应比较.多重、肢体不自由研究,2008, 51(2), 211-225.
[6[金珍浩.为残疾大学生的教育支援项目分析.人文科学论丛, 2004(13): 119-136.
[7]申华琼.关于残疾人特例入学的大学内残疾人的服务设施实况的研究.自然科学研究. 2003(10): 1-12.
[8]杨在信.残疾人特例入学的残疾大学生教育环境.现场特殊教育.2000, 11(12): 40-44.
[9]郑正珍.为保障大学残疾学生学习权的教育支援体系改善方案.特殊教育期刊:理论与实践.2007,8(1): 109-132.
[10]韩国融合教育学会.融合教育.首尔:学志社,2005.
[11]韩国融合教育学会.融合教育.首尔:学志社,2006.
[12]Creswell, J. W..定性研究方法论.曹兴植外共著,首尔:学志社,2004.
[13]Hughson. E. A., Moodie, S., & Uditsky, B .The story of inclusive post secondary education in Alberta: Final research report 2004-2005.Http://www.steps-forward. org.2006.
[14]Kleinert, H., Jones, M., Sheppard -Jone, K., Harp. B. & Harrison, R.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going to college? Absolutely!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2012.44(5): 26-35.
[15]Strauss. A. .(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 and techniques). (申京林译) 首尔: 现文社,2001.
[16]Strauss, A., & Corbin, J..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2nd Eds.). Sage publication. Inc.1998.
第一届衣恋集善融合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厦门举行
2017年1月9日—11日,第一届衣恋集善融合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厦门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融合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中国衣恋集团主办,来自国内外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五百余名代表参与会议,会议主题是融合教育国际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融合教育实践的问题与挑战。
与会专家代表达成以下共识:融合教育以形成共生社会为理念,是物理的统合、心理及社会的统合以及教学的统合,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一位社会公民的参与。融合教育的目标是终身融合,学前阶段融合是奠定学校融合乃至终身融合的基础。推动有效的融合教育需要由教师培育做起,要打破特殊教育师资和普通教育师资培养的二元化倾向。教师的态度对学生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教师的态度是预测融合教育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教师要采取适合儿童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儿童的发展。在融合教育中,课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要通过课程设计和调整维持对学生的高期望。融合教育的支持体系主要包括学习支持和儿童行为的支持。
此次研讨会对我国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本土化发展有借鉴和推动作用,对于在国际上宣传我国融合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有重要意义。
杜林 颜廷睿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供稿)
A Qualitative Study on the School Adjustment Process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Participating in Inclusive Education in Korea
YOO Seung-ju, KIM Yong-sub, PARK Yil-ye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esent the paradigm of the college life adaptation process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participating in inclusive education in Korea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currently enrolled in college. The study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difficulties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 are factors such as “limitations of learning rights”,“physical limitation”, “limitations of relationship formation”, “inadequate support system”, “lack of awarenes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and good functional categories include “helper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 “disability activity support center”,“challenging various experiences” and “efforts for conflict resolut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e following for “successful inclusive education” and “stable adjustment to college life”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Korea. Firstly, an independent organization to support the school life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the university should be formed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rights, access rights, and participation rights should be clearly implemented. Secondly, the awareness and paradigm of non-disabled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should be comprehensively improved by implementing continuous and open disability awareness and inclusive education programs. Thirdly, it is necessary to operate a multilate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to enhance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nd to create a clear vision.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Helper Business;Conflict Experience;Qualitative Research
C913.69
A
2095-0810(2017)25-0037-06
1 湖南神学大学 韩国光州 500757
2 朝鲜大学公共管理与福利学院 韩国光州 501759
刘承周 教授 博士;研究方向:残疾人福利
翻译:尹丽花 首尔大学 研究生 研究方向:残疾人福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