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贯彻落实中国残联七代会精神 有力推动残疾人全面小康攻坚*

时间:2024-12-26

侯晶晶

中国残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取得了丰硕成果,批准了张海迪主席代表第六届主席团所作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笔者荣幸地参与了此次会议,体会到张海迪主席的报告具有以下鲜明的特色,对于在当前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推动残疾人精准扶贫和全面小康具有重要启示。

1.《报告》集中呈现了***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历次重要论述,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广大与会代表及全国残疾人工作者的思想站位,强化残疾人工作者的理想信念以及残疾人自身反贫困的内生动力

张海迪主席所作的报告指出,***总书记的历次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怎样认识残疾人、怎样发展残疾人事业、怎样做好残疾人工作、怎样发挥好残联组织的作用提出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残疾人事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总书记强调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以此为重要遵循,我们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具体到残疾人事业,就是以残疾人兄弟姐妹的福祉为中心,帮助残疾人兄弟姐妹实现对更美好生活的期盼。《报告》的这部分内容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了很好的辅导,为“擎起火把照亮残疾人生活道路”提供了思想之光,对于深化残疾人工作改革具有重要的思想理论价值。

2.《报告》系统归纳了近五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在反贫困等诸多方面的显著成就,适时吹响进一步攻坚克难的嘹亮号角,有利于各级、各地残联将自身工作放到更大的格局里对标找差,有针对性地补短提优

全面小康正处于三年攻坚的新征程,时间日益紧迫。之前,各地残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自己已有的优势资源,从一些较易上手的反贫困工作入手,努力开拓布局。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与领导下、在残联的大力推动下,引导当地形成共同支持残疾人反贫困的良好社会氛围。《报告》实事求是地谈了目前残疾人工作中需要着力发展之处,明确提醒所有与会者,以及全国的残疾人工作者,当前工作正面临深水区的一些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借鉴、探索新的经验。在这个特别的时间节点上,一些改革发展中的问题、难题已不容回避,必须尽快摆上议事日程,拿出解决方案。从我参加的对《报告》的分组学习审议情况以及会后一些省、市残联扎实贯彻七代会精神的部署来看,报告确实起到了推动残疾人反贫困等诸多中心工作走向深化的作用。在学习审议环节,我所在的小组里,江苏省、上海市代表紧扣《报告》,充分交流了各自的工作经验,同时坦诚地呈现了各自的需求、下一步工作的重点难点所在。会后,以深入贯彻七代会精神为契机,很多具有互补性的省、市残联组织之间进一步互访交流。

3.《报告》适时进行我国残疾人事业最高级别的经验分享,精准提出在新的历史坐标中反贫困综合施策的富于新意的路线图,有利于各地残疾人工作者据此全力投身于新阶段的反贫困攻坚战

《报告》凝练出的残疾人反贫困新经验包括源头治贫、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度反贫困,具体生动地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精神。《报告》还强调大数据反贫困,即通过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有效了解需求在哪里,以便引导资源往哪里有效集聚。源头治贫至少关涉教育、康复、就业等领域,我们要重视预防、减少残疾人在这些方面的权利贫困。

张海迪主席在报告中强调进一步推行融合教育,不仅有她对于相关教育政策导向以及当代残疾人教育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也融入了她从亲身经历中提炼出来的生命智慧。她儿时虽因各种条件所限无法上学,但是她一边坚持自学,一边坚持和健全小朋友打成一片,主动融合在一起,以平等的心态与大家相处,既接受他人的帮助,又主动帮助他人。这使得她不仅自幼社会性发展免于受到残疾的负面影响,而且培养起比很多同龄人更加自信、更加豁达、更加阳光的心态。这种残健融合的生活方式为她后来担当社会的重任奠定了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在党和政府的有力领导与关心下,在残疾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长期不懈努力下,现在残疾青少年就学的外部条件已有普遍的根本改善。在获得教育机会的同时,如能尽最大可能接受融合教育,会大大提升残疾青少年所受教育的质量及其对于生活重建、参与社会的贡献度。有一些残疾青少年甚至在接受融合教育的过程中成为身边健全同学的学习榜样,例如南京师范大学培养的计算机硕士陆思源同学肢体有残疾,但是他克服身体的不便,在老师们的悉心引领下,在硕士阶段就与他人合作,成功地发表了SCI期刊论文。他刻苦钻研的精神以及勇于超越自我的态度给研究生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实在没有条件接受完全融合教育的残疾青少年,要在中国残联七代会精神的指引下,尽可能地提供部分融合教育或送教上门服务。据笔者所知,地处苏北的连云港市几年来在为无法就学的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工作成效受到重度残疾儿童及其家长的高度肯定。

张海迪主席在报告中强调指出,康复对于残疾人生命的重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张海迪主席的报告、王勇国务委员的讲话都论及了康复的科技化、有效性问题,反映了广大残疾人的巨大需求。康复能否坚持下去的关键之一在于是否有效。要普遍提升康复的效果,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及时对接国际康复发展的科技前沿,都需要有一支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保证的康复工作者队伍。为了研究康复,笔者曾经在家人帮助下二十多次到某三甲医院,作为一位就诊者进行自然观察和开放式访谈,曾当面听到一位康复医生颇为无奈地说“我是从骨科下来的”。康复科在三楼,而骨科在二楼。所以,他说的“下来”不是物理空间上的“下来”,而是心理空间上的“下来”。他作为局内人,一句话折射出包括他在内的一些人对于康复的医学学科地位尚缺乏应有的认同,尚未充分认识到康复对于残疾人生命重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而这种错误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专业发展容易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向残健人群广泛地宣传现代化的康复理念,帮助康复专业人士提升职业自豪感和潜心发展专业素质的职业意愿。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国第一所康复大学的建立,残疾人康复事业一定会迎来更佳的现代化发展前景,经过充分康复的残疾人兄弟姐妹会获得更好的身体条件和精神状态去开发自己的潜能,绽放生命光彩。

张海迪主席的报告强调了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就业的重要性。确实,就业是知识向生产力转化的关键环节,也是残疾人反贫困最直接的环节。基层的案例生动地印证着残疾人多渠道就业的可行性和美好前景。例如,安徽特殊教育中专学校曾派出数名具有优秀计算机技能的残疾毕业生协助砀山梨产地的一位重度残疾女性,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闯出了一条创业之路,不仅自己摆脱贫困,还带动了一些残疾人兄弟姐妹就业。由此可见,在相关组织的推动下实现人才聚合和必要的团队组建,会有力地帮助残疾人兄弟姐妹优势互补,走上更加快捷、宽广的就业之路,稳定地、高水准地实现反贫困。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相信与会的609位残疾人代表以及全国其他残疾人工作者会各展所长,根据《报告》提供的路线图,同时遵照韩正副总理在致词中提出的“五个必须”,像王勇国务委员和邓朴方名誉主席在讲话中要求的那样,“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确保农村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永远把自己的心交给残疾人兄弟姐妹,扎扎实实地把每一件事情做好”,结合我们各自的工作职责与岗位特点,像报告主题所要求的那样,帮助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生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创造美好未来;在高质量地落实中国残联七代会精神的同时,对于残疾人反贫困等重要的时代问题,以新的工作业绩交上一份令残疾人兄弟姐妹和社会满意的答卷。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