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近十年残疾人康复文献研究综述*

时间:2024-12-27

孙 洁 吴一农 徐庆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各省市区残联组织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不断出台新的康复政策,加大康复经费投入,努力提高康复机构服务的能力,通过重点康复工程或专项康复项目实施康复救助与康复服务,提升残疾人康复需求满意率,实现了残疾人康复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康复事业的迅速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康复理论研究,为客观描述、准确反映我国残疾人康复研究现状、内容特征和主要成就,笔者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期刊、特色期刊、教育期刊、博士、硕士、国内会议和国际会议七个库)为数据源,以主题词“残疾人*康复”为检索式,对2008—2017年我国残疾人康复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和成果综述。

1.残疾人康复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1.1 发文概况

2008—2017年,残疾人康复研究领域共计发表文献2607篇(已剔除简讯、政策、公告、征稿、会议通知等非学术文献),其中政策研究类论文 684 篇 (26.24% ), 综述类论文 40 篇 (1.53% ),期刊为主要发文类型。年发文量呈两头低中间高势态,其中2012年、2013年分别以385、360篇为两个峰值。《中国残疾人》《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民康医学》《现代特殊教育》《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等6 种期刊是载文量最多的专业期刊。

1.2 发文机构

康复研究发文量最高的机构是中国残联(包括直属机构及联合办学的康复医学院)(192 篇);其次依序为吉林大学(57篇)、中国人民大学(53篇)、复旦大学(34篇)和北京大学(31 篇)。前10 位机构共发表论文488篇。高产机构的主体是大专院校,占前10 位机构总数的90%。康复事业是一个兼具专业性和管理特色的研究领域,大专院校、残联组织或拥有学科优势,或拥有管理背景,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是康复研究领域的主要高产机构。

1.3 论文影响

单篇论文在学科领域的影响力和认同度可以根据文献间的引证关系,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考量。根据引文量,康复文献被引前10 位的论文被引数量平均达79次以上,其中孙喜斌、于丽玫、曲成毅等合著的《中国听力残疾构成特点及康复对策》引文数量位居榜首(被引量135)。这些论文在康复相关领域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和引导作用。被引前10位的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康复需求、康复服务、残疾人就业、社会保障、康复医学等。

1.4 基金论文

获得基金资助是衡量科研论文研究价值、前沿水平以及受社会关注程度的重要测度指标之一。十年间与康复主题相关的国家级、省部级和海内外各类基金项目论文共达142篇,占发表论文的5.45%,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 项。基金项目对我国康复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基金论文数的迅速增长表明我国康复事业科研团队及其研究项目达到了相当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其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残疾人康复研究的文献内容分析

文献检索显示,残疾人康复研究文献关键词最高词频是“残疾人”“康复”“需求”“社区康复”“社会保障”,此外,“康复机构”“康复人才”“康复立法”等也有较高频次,上述关键词所表征的研究内容体现出我国残疾人康复研究领域的热点与主要成就。

2.1 康复需求

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和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问卷为康复需求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数据。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残疾人康复需求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与救助、辅助器具、康复训练与服务和贫困残疾人救助。相关文献对各类残疾人康复需求进行了分类研究,虽然数据来源不同,但结论基本一致,即不同类型残疾人康复需求存在差异,康复需求与残疾类别、残疾等级、年龄段、婚姻状况密切相关。对不同类别残疾人康复需求差异性的研究,对我国各地残疾人康复服务政策与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及开展精准康复服务具有指导意义。

2.2 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整体评价

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已形成重点工程与社区康复相结合,残疾康复与家属培训同步推动的残疾人康复服务新格局”[1],“与残疾人康复相关的财政投入逐步加大”“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进展明显, 康复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康复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覆盖面不断扩大”[2]。但是研究者同时指出,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不足,残疾人庞大的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供给)局限性矛盾依然存在[3],康复服务覆盖率与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这一既定目标有差距[4],康复仍是当前民生领域亟待补上的一块“短板”[5]。综合相关研究文献,制约我国康复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1)责任主体方面,政府重视不足、政策执行力疲弱[6]。(2)康复保障体系方面,医疗卫生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不足[7]。(3)供给能力方面,康复机构设置总量不足与配置不均,设备、资金、管理与服务网络滞后,专业技术人员缺口大[2,8],部门间缺少协调配合,形不成合力;社会康复服务机构参与康复服务的能力有待提高[5]。(4)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及评价指标方面不完善。(5)残疾人康复服务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等[1]。

2.3 康复机构评价

自20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建立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区(县)级康复中心,形成以国家级康复机构为龙头、省级康复机构为骨干、地(市)级康复机构为支撑、区(县) 级康复机构为基础的四级残疾人康复机构服务体系。2008—2017年,对康复机构进行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现状与对策、组织建设、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营运管理、专业化发展,并形成了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为主体的核心研究团队。

2.3.1 省级康复中心研究

省级康复中心是各省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示范窗口,经过多年努力,省级康复中心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地方残联康复机构的骨干力量。相关研究认为,省级康复机构的主要问题是地区间发展不均衡、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业务能力与全面综合性康复有一定的距离等,因此,建议通过四个加强,即加强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加强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加强与卫生医疗机构间的广泛合作,来推动省级康复中心的建设发展[9]。

2.3.2 区(县)级康复机构研究

区(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是残联康复机构的基层组织。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万春等认为,区(县)级康复机构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人力,建议借助区域内具有专业资质的医疗机构建立区级康复中心,以破解区级康复机构资金和人力困境。其论文调研了上海21 个依托模式建立的区级康复中心,该模式建立的区级康复中心“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残疾人便捷、安全、有效和价廉的机构康复服务”的需求,同时也“培训了社区康复站的骨干人员,提高了社区康复服务的能力”[10]。作为直辖市,上海的区级康复中心在行政级别上虽然不等同于我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区(县)级康复机构,但其“非我所属,为我所用”的建设与营运模式值得其他省、市、自治区的区(县)级康复中心学习与借鉴。

2.4 关于康复人才的研究

2.4.1 康复人才现状与问题

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残疾人康复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康复人才的全面培养、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历教育等多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11],但是康复人才仍存在很多问题。

康复人才严重缺乏。首先,全国从业人员和专业人员数量缺乏。“每10 万人中仅有约2 名相关从业人员,且是不符合国际认可康复治疗师职业标准的人员。其中,全国康复医师70%以上为跨专业行医”[12],有关资料测算,我国目前康复技术人员缺乏约30余万人[13]。其次,各省市区康复人才配备不够合理。郑洁皎等对上海180 家设有康复医学科的医疗机构的人才资源作了统计,认为“尽管上海市是国内经济和康复事业发展的领军城市,但其康复从业人员数量和专业质量都未达到卫生部对康复医学科设置的基本标准”[14]。黄慧等对厦门调研的结论是:厦门市康复人才“从数量和质量上均落后于国内一线城市及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15]。上海、厦门这样的东部发达城市况且如此,中、西部边远地区估计更是匮乏。

康复队伍结构失衡。除了人才数量不足,结构失衡也是制约我国康复事业发展的一个因素。如就从事康复医疗的人员与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人员的比例,以及专业技术人员与非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而言,目前的人才结构还难以满足残疾人多元化、个性化的康复服务需求。

2.4.2 康复人才培养建议

关于高校康复人才培养。何侃、王姣艳等论文引入了ICF(《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残疾理念,提出“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作者认为,康复人才的培养必须跳出传统的康复医学概念,以“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来培养人才”[12]。吴世彩则基于ICF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康复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体系建设问题。这些观点与思路对我国高等院校康复人才向多学科培养目标的转变以及今后康复大学与康复学科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关于康复培训。鉴于国内高校康复人才培养的滞后,多形式、多途径、分层次开展康复业务培训是应对实际工作之需,实现人才培养的另一种模式。对残联“按工作计划组织实施,以各阶段工作重点为培训内容”的康复培训,杨建萍等认为,现行培训与“不同级别和类别的康复机构人员实际需求存在着差异”[16],建议开展培训需求调研,以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同时在培训方法上,应变单纯授课为更加关注实践及互动的教学模式。

2.5 关于社区康复的研究

作为机构康复、社区康复、家庭康复三级网络康复服务体系中的重要载体,社区康复是广泛关注、热点讨论的又一个主题。

2.5.1 社区康复现状与问题

不同于国外社区康复的研究集中于残疾人社区康复的社会融合与康复效果评价,国内研究停留于社区康复现状、模式、需求、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卓大宏、傅青兰等分别对社区康复现状、特点和管理成效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社区康复网络已略具规模,初见成效,模式已从过去的医学模式转变为医学—社会模式;并在管理与运行机制、康复技术、社区发展策略上都形成了特色和优势”[17],卓大宏认为目前社区康复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是向农村推广和普及。张金明持同样观点,他认为社区康复的重点在农村——“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与城市差距很大,因此要大力开展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以实现城乡均衡发展[18]。结合我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的发展,密忠祥、张金明认为未来社区康复发展应关注七个关键问题:跨学科发展与加强部门间协作、个性化服务、农村社区康复发展、关注女性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转介服务以及社区康复评估工具的开发[19]。

2.5.2 社区康复模式与发展策略

除了现状与问题研究,还有相当多的作者讨论了社区康复的资源配置问题,因为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社区康复功能发挥的瓶颈。对于如何改变社区康复资源不足的状况,陈绅建议康复机构发挥“技术支持”的作用,“承担起社区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加强与社区康复站之间的联动,使各级机构有限的康复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20]。关于社区康复模式,国内虽有比较成功的典范,如“政府购买服务”的惠州模式、“多元联动”的宁波江北模式以及“康复中心+康复站”的南京白下模式,但由于国内政策保障机制的落后,机构、人才的供给不足,影响了社区康复服务持续性,部分甚至成为空架子[21]。

3.残疾人康复研究的总结性评述和研究展望

3.1 残疾人康复研究评述

2008—2017年间,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务院、中国残联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我国残疾人康复工作进入了跨越式发展期,同期文献计量研究表明,该时段残疾人康复研究论文数量和质量都较以往有较大的提升,高质量、有影响力的论文显现,作者群及一批颇具研究实力的机构初现端倪,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基金资助数量显著提升,研究能力及研究水平明显提高。

3.1.1 不同类别残疾人康复需求研究受到很大的关注。对各地残疾人康复服务的评价以及康复服务覆盖率与2015 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这一既定目标的比对,充分展示了十年间我国康复事业在国家残疾人政策红利下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揭示了现有康复服务与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之间依然存在着差距。随着残疾人事业的持续推进,残疾人的需求从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向个人全面发展转变,康复需求呈现出深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康复服务如何进一步有效扩大残疾人康复面,保障基本服务均等化,又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的多样化?可以预见,以康复需求为导向的精准康复服务将是未来理论研究和康复实践的方向。

3.1.2 康复人才是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和最终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过往康复人才研究不乏担忧、针砭,也有期盼和建议,但人才瓶颈的突破亟须政府的顶层设计。可喜的是,进入“十三五”以来,康复大学建设、康复人才培训已经纳入2016 年中国残联等五部门印发的《残疾人康复服务“十三五”实施方案》以及国务院颁发的《“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健康中国2030”纲要以及《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的颁布实施,也为康复人才的培养建立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我国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等也已全面推开,康复人才和康复需求的不匹配局面有望改变。关于社区康复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医改(双向转诊)的深入,首诊在社区、康复在社区、养老在社区进入议事日程,社区康复的规划发展、承载能力以及与机构康复衔接、转介服务、社会力量融合、社区康复评估等或将成为社区康复的新话题。

3.1.3 国外康复立法丰富了我国残疾人康复研究的视角。我国残疾人康复法规建设一直落后于残疾人教育、就业、无障碍环境等其他法律法规,2017年颁布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从制度层面确立了残疾人康复的政府职责和康复服务的保障与扶持力度,也为我国康复法律法规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预测未来研究内容将从单纯的国内康复相关条文梳理、国外康复立法介绍向更深层次的,涵盖残疾人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方面的国家层面的康复立法突破。

3.2 残疾人康复研究展望

分析十年来我国残疾人康复研究,还有一些方面有待今后进一步强化和挖掘。

3.2.1 康复需求与服务供给联动研究。根据文献检索,国内康复需求的研究起始于1990 年,作为热点问题,研究时段内仍持续有不少论文产出,但大多论文限于实证研究和差异性结论,内容重复、创新性不足。随着“精确化识别、个性化服务和精细化管理”为特征的精准康复服务的实施,不同类别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及其针对性服务之间的联动研究有待加强。

3.2.2 对策研究与成果分享。康复需求、康复服务、康复机构、康复人才、社区康复等几大方面的研究均侧重于现状、问题探讨,对策研究停留在宏观层面,较为空泛,康复工作走在全国残疾人前列的省市区经验总结、成果交流类论文,特别是比较研究较少见诸于文端。借鉴先进、取长补短对于提升康复服务水平,推进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希望各地各级残联出台一些考核政策或奖励政策,促进基层产生更多的实践性论文。

3.2.3 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献检索发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发表时间主要集中于“十一五”的2007至2009 年间,近十年间的中后期该主题论文基本是缺位的。残疾人康复工作评价是促进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资源、环境、硬件及软件的改善和优化的有效手段,自2005 年全国残疾人康复办公室发布第一个康复评价指标体系以来,先后有北京、上海等地出台过区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量化指标对于各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推进和导向性作用。时至今日,除了2012 年中国残联制定出台了各类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康复训练机构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原有的评价体系距今均已十年。进入“十三五”以来,随着康复事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的形势、要求、内容、方法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随着精准康复服务的推进,对康复机构绩效、残疾人康复效果的考核急需建立一套全新的评价标准体系。

近十年的康复研究文献客观记录和总结了我国康复事业跨跃式的发展和突破,文献呈现的现状与问题启发我们对过往以“项目康复”为目标与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的差距进行思考,同时也昭示了今后康复工作模式转变的必然。上述研究成果为精准康复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源,期望“十三五”时期康复研究补齐短板,开拓研究思路,激发经验交流,实现更大程度的创新和更深层次的突破。

限于篇幅,文章仅聚焦于词频较高的热点问题,残疾人康复相关主题如医学康复、康复保障、残疾人就业等未能一一展开,可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