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27
■布文锋
定向是指个体运用感觉信息确定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以及确认自己与其他物体之间关系、物体与物体之间关系的心理过程;行走是个体在定向的基础上依靠下肢在环境中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即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定向行走是盲人的重要生活技能之一,盲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定向行走。对盲生进行定向行走的训练,就是帮助他们掌握在环境中定向与行走的技能,最终实现在任何环境中能安全、有效、自然、独立地行走。多重障碍盲生作为盲生群体中最困难的一部分,他们的定向行走能力比单一视力障碍的盲生要差得多,这就意味着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融入社会生活的能力更差。
因此,应当根据多重障碍盲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开展定向行走课程与教学的实践研究,通过定向行走的训练使多重障碍盲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学校、家庭和社区的生活中去,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促进多重障碍盲生的健康成长。
视觉的障碍造成不少多重障碍盲生出现摇头、耸肩、碎步等各种盲态,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差,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低下,同时也出现自卑、自闭、孤僻、依赖等不良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在于,他们无法像健全人那样运用视觉去感知周围的环境及其与自身的位置关系,视觉障碍使其活动的能力、活动的空间受到较大的限制,个体认知的广度、深度和信息的获得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多重障碍盲生进行定向行走训练,在身体方面,可以促进个体身体各方面机能的发育和发展,强化身体的机能,纠正和消除各种盲态,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在心理方面,促进个体自我概念和其他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拓展个体活动范围及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使个体获得更多的信息,增强个体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多重障碍盲生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份子,他们应当同样享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力和自由。但是,他们由于视觉的障碍和其他生理、心理上的障碍,给他们感知周围的环境、获取身边的信息、认知空间的事物、参与社会活动和安全独立的行走等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特别是受视觉障碍因素的影响,使他们难于很好地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因此,对多重障碍盲生进行定向行走训练,让他们掌握定向行走的技能,可以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基础,帮助他们在学校、家庭和社区更好地安全行走,特别是在熟悉的环境中安全自如地行走,为他们提供更多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健全人的许多活动都是在视觉下完成,而多重障碍盲生由于视觉的障碍,造成许多活动都无法完成或完成得不好。如由于视觉的障碍和认知能力差,大多数盲生的家长都不允许孩子独自下楼玩耍或去邻居家玩,在家里的各种生活自理活动都是父母包办代替,这无疑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但是,通过对多重障碍盲生进行定向行走的训练,就可以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技能,使他们更快、更好地熟悉学校、家庭和社区的生活环境,拓展活动范围与内容,改善日常生活的质量。
多重障碍盲生开展定向行走课程教学的实践表明,在教师和家人的指导帮助下,在自身的努力下,他们的方向感、空间位置感、行走的能力、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盲态的纠正、对环境的熟悉能力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等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有效提升了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开展多重障碍盲生定向行走课程的教学研究非常必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盲兼多重障碍的儿童得以生存下来,在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下,越来越多的多重障碍盲童进入盲校学习,全国不少盲校已经开展了多重障碍盲童的教育,无论对于个人与家庭还是社会,无疑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定向行走作为多重障碍盲生重要的缺陷补偿、功能康复、社会适应的课程十分重要,但目前全国盲校中却没有针对多重障碍盲生制定国家统一的教材,我国为普通盲生设置和颁布的国家统一课程方案——《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无论是课程设置、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形式都不适合多重障碍盲生的教育需求,各所盲校都是借鉴国外或国内普通盲生使用的定向行走教师用书来进行选择性的教学,课程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方法策略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定位,缺乏系统的思考。广州盲校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的经验成果,进行了多重障碍盲生定向行走课程与教学的建设研究,为各地盲校开展多重障碍盲生定向行走教学提供借鉴,并为规范学校的教学行为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定向行走课程的内容包括有基本概念、方向方位、感知觉训练、导盲随行、交通常识、运用地图、独行技巧等诸多内容,而多重障碍盲生学习定向行走技能的目的是实现安全行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优先”的原则,即一方面对多重障碍盲生生活急需使用的定向行走技能优先学习,如在学生还没有学习其他定向行走技能前,应当先教会学生沿墙法和保护法,保障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独立行走和安全行走;另一方面对多重障碍盲生具备自身优势的定向行走技能优先学习,如有的学生触觉能力强,而听觉能力弱,教师就应当优先教会学生利用触觉去帮助行走,而不是优先加强听觉能力这个弱项的学习,那样会造成学生的挫败感而事倍功半。
多重障碍盲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和注意力等都比较差,因此对这类学生的教学最好使用实物,并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进行,无法在真实环境中教学的,教师也应当创设情境让学生在
尽可能接近现实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多重障碍盲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校园环境”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小小送货员”的情景开展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送各种货物到各个场室的过程中,运用沿墙法、上下楼梯等定向行走技能,将货物送到目的地,并安全返回,从中熟悉行走的路线、经过的地方等,初步形成心理地图,为独自行走打好基础。
表1 小低部教学设计
表2 小高部教学设计
表3 初中部教学设计
由于多重障碍盲生的个体差异大,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别,因此教师在进行定向行走教学时,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形式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掌握相同的内容,而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能力强的则全程参与,能力差的则部分体验,可以采取分层与分类、集体与小组等教学形式,更重要的是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初始阶段的评估,然后结合学生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开展一对一的教学。同时每个学习阶段结束后还要进行评估,重新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让每个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掌握定向行走的知识与技能。
定向行走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在于应用,特别是多重障碍盲生的学习特点是需要不断的强化,因此定向行走的教学要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就要在实践中不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定向行走能力,最终实现在熟悉的环境中独立行走的目标。例如,在学习“上下楼梯”的内容时,教师除了教会学生上下楼梯的方法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校的楼梯中进行实践与锻炼,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不断巩固上下楼梯的方法技巧,同时在随从他人外出时加以运用,不断提高和巩固学生的定向行走能力。
多重障碍盲生的认知能力、管理能力、行走能力和身体素质都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特别是在校内外的实践训练当中要做好安全措施,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例如,在学习“校外行走”的内容时,教师应当先在校内创设模拟的行走环境,如设置马路、人行道、人行横道、盲道、交通信号灯等,让学生了解认知有关知识,学习行走的方法技巧,懂得安全行走应当遵守的秩序,然后才能在教师的带领下在校外行走,如在教师的带领下行走在人行道上、过马路等。教师不能直接把学习的内容放到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更不能要求多重障碍盲生独自外出行走,要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
定向行走技能与盲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多重障碍盲生在学校学习到的定向行走知识与技能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加以运用和巩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定向与行走。因此,定向行走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优势,对盲生的家长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家长在陪伴多重障碍盲生上学、回家、外出等的过程中,引导及带领盲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定向行走技能,保持课堂学习与课外运用的一致性,使知识技能的训练得到延续,强化学习的效果。
在多重障碍盲生中,有的是盲兼智力障碍,有的是盲兼语言障碍,还有的是盲兼情绪障碍等,个体差异非常大。同时由于多重障碍盲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迁移能力等都比较差,因此,他们不可能和单一视觉障碍的盲生学习一模一样的定向行走内容。应当根据多重障碍盲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情况来设置适合他们学习的教学内容,而且不同的年级段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也不同,具体教学内容分为小低部(小学1~3年级)的学习内容与要求(见表1),小高部(小学4~6年级)的学习内容与要求(见表2),初中部的学习内容与要求(见表3)。
从以上三个表的内容比较可见,对小低、小高、初中三个阶段的学生定向行走能力的要求逐级提升。建立和形成与定向行走相关的基本概念,提高感知与认识事物的能力,了解认识身边的事物与环境,补偿其丧失或削弱的感官功能,矫正盲态及错误的行走方法,并基本掌握定向行走的知识与技能是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对初中多重障碍盲生的目标则为基本能在熟悉的环境中安全、有效、独立、自然行走,在他人的带领下能外出行走;并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社会适应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最终完成从校园到家庭,最终走向社会,并进一步融入社会的目的。
[1]王德深.全日制盲校定向行走课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祁立刚.盲人定向行走.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罗观怀,布文锋.定向行走校本教材. 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9.
[4]罗观怀,布文锋.盲校定向行走教学的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盲校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9.
[5]钱志亮.盲校定向行走课程教学.特殊教育研究,1994.1.
[6]钱志亮.盲校定向行走课程教材建设的理论研究.中国特殊教育网.http://www.spe-edu.net/index.html.
[7]沈家英,陈云英,彭霞光.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
[8]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盲校康复教学指导用书.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12.
[9]上海市盲童学校编.多重残疾儿童教育研究与实践,2002.
[10]姚伟.关于失明者定向行走训练的价值.现代特殊教育,1994.1.
[11]钱志亮.谈定向.特殊教育研究,1997.3.
[12]钱志亮.谈行走.特殊教育研究,1998.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